如何成功在網上開店

  自5月份開業至今已有8個月,從最初的9000多的月營業額,到11月的46000,實戰演練加上前輩們的經驗學習,應該說還是收穫了不少。用文字把他們記錄下來,一是對自己的經驗的總結,二是經營中的一些疑惑也想和大家探討。

  找店鋪

  開店第一頭疼的事情就是去找店鋪。從萌生開店的想法開始,就一直留意店鋪。我在南方的小省的省會城市裡,店鋪的情況無非兩種:合適的鋪面價格太貴,便宜的鋪面又看不上。本人資金有限、經驗為零,自然不敢妄下大投資。就這樣拖了將近半年。將近4月底的時候,終於在猶豫中選定了店址。

  屬於市內最老資格的商圈,緊鄰最老資格、人流量較大的商業大樓,只不過是在這幢樓的背面,面臨停車場,是進入該商廈停車場的必經的兩條路徑之一。人流當然也和前廣場那些寸土寸金、人流烏泱泱的鋪面所不能比的。這一排面臨停車場的鋪面是某開發商挨著該商業廣場的背牆蓋起來的,應屬臨時建築,共有11個鋪面,每個鋪面36-40平米左右,店面還是比較漂亮。開店做買賣做什麼好?這個位置最令人頭疼的地方是,店鋪門口即是停車場的部分,也就是說門口是個停車位,週末的時候門口基本被堵住。這排店鋪基本上是品牌女裝、美甲店、飾品店等等。我是唯一的童裝店。房東直租,進場費18000,租金6500/月,三個月一付,押金是三個月的房租也就是19500,前任店主的裝修設施轉讓費6500,這個店鋪其實也不在我預想的承受範圍內。但是找鋪面實在找的很疲憊,18000的進場費相比之前聽的動輒3萬以上的轉讓費要能讓人接受。讓我最終下定決心的是因為有一個做女裝的朋友提出要和我分租那個鋪面,一人一半,上述的費用將減半。我方才下定決心。就這樣我的進入資金就是32000左右,加上接下鋪面以後的簡單裝修費用,進貨前的啟動資金用了37000左右。

  總結:

  現在回想起來,找了這麼多個鋪面,可能還是要慶幸一下這個鋪面還算是我的資金、經驗承受範圍內較合適的鋪面。這個鋪面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1. 人流比前廣場差遠了,這裡常常靜悄悄。很多人不知道這裡還有一排鋪面,我常常要很費勁的向朋友們解釋我的鋪面在哪個位置。就在我經營的這八個月裡,共有四家鋪面撤走,其中有兩家已經因轉不出去***10月旺季的時候***而直接扔回給房東,另有一家開了4個月的內衣店也準備撤退扔給房東,除了緊鄰商廈後門口的女裝品牌店,其它幾家似乎都是在掙扎中。我開始意識到嚴峻的形勢,原來不是店店都掙錢的。難怪有前輩說 服裝行業看似門檻很低,其實淘汰率最高。開店做買賣做什麼好?不過在後來的經營過程中,我也認識到,生意不好,不能一味的怪地理位置不佳,還是可以有努力的空間的。2.租金偏貴。3. 另一個頭疼的事情是門口是個停車位,門口常常被堵住。8月份開始,這個停車場改為收費,情況才有所好轉。當然,它的缺點也是優點,那就是進車場的一半以上的車輛都要經過我的門前,而這些開車人要比在前廣場閒逛的人要有消費力。那就需要在櫥窗和陳列上下功夫了。另一優點是,這一排鋪面就我一家做童裝,商廈裡因為有大部分的面積用來做兒童遊樂場,只有6-7個個國內品牌童裝店,根據我的眼光來看,只有一個牌子的衣服入得了我的法眼。如果在貨品和價格上下功夫,還是可以把一部分該商廈的客人爭取過來。當然這些總結都是事後才慢慢體會出來的,當時只是滿腔熱情的在折騰,似乎感覺前途一片光明,看問題也不能這樣深刻的。

  進貨

  這基本是一個店面生存發展的最根本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再分點小節吧。

  1. 貨品定位。一開始我也是走了彎路,交了學費的。進貨就像平時買東西一樣大手大腳,很容易被推銷員打動。進貨很具有隨意性。當時合夥人看好了日子,說26日是個良辰吉日,也就是我接下鋪面的第4天,合夥人在外地進貨***她還有另一家店***,我只得在店裡張羅裝修事宜,同時還上著班,根本沒有時間去外地進貨。就決定在本地批發市場進一個我曾在廣州考察過的牌子先鋪點貨。這個牌子款式是中規中矩的風格,但質量是不錯的。我去那個批發商那裡很大方的隨意挑了將近9千的貨,就匆忙開張了。到後來慢慢有空了,又開始在淘寶上淘,很隨意的下訂單拿貨,質量參差不齊,到後來這兩類貨品基本都被我很辛苦的清理掉了。開店做買賣做什麼好?一開始幾個月生意真是清淡,一是進入時期正好涵蓋整個淡季、且新店人氣不足,二是貨品沒特色,這個牌子我是再也不敢碰,根本不保護市場,當地低檔市場都有這個牌子,價格根本做不起來。三是定位不準確,貨品很雜亂,進貨很具有隨意性。四是進貨量沒把握好,進貨量和銷售量比例不符,很佔壓資金。 後來到廣州批發市場進貨,新手第一次進入批發市場,那是怎樣一個眼花繚亂,很難下手。這次拿貨主要是以外貿為主。外貿單主要包括歐美單、日韓單。日韓單普遍要比歐美單貴,但是款式新潮、時尚。從嘗試銷售日韓單到現在以日韓單為主,店鋪的定位慢慢清晰起來,在宣傳過程中也直接標榜為日韓童裝店,貨品檔次和賣價相應提高,逐步進入了正軌。趁著換季,我忍痛把夏季雜亂風格的貨品全清理,就當交了學費。九月份全面上架日韓單外貿,其中又以日單為主,因韓單仿單較多,日單的質量比較可靠***這一點還是不得不佩服小日本的質量控制***。也是在九月,營業額終於有了較大的突破,由上月的1萬升至2萬,而當時隔壁某女裝品牌店只做了不到一萬的業績。到11月,正趕上我們這裡剛換季,遇冷空氣,當月銷售4萬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