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高效養殖方法

  黑魚的環境適應能力強,對池塘水質要求較低,可以高密度養殖。下面是Sara小編給大家分享了黑魚高密度養殖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池塘條件

  養殖面積20畝,池深2米。水質優良,進排水方便,淤泥小於0.2米。配備水泵1臺,自動投餌機1臺,增氧機2套6千瓦。

  二、前期準備

  上年底幹塘結束,清整修復池埂、圍欄設施,凍晒一個月。春節過後,幹法藥塘。待藥性消失進水,進水時過濾。

  三、放養情況

  4月份放養花鰱100尾/畝,規格10尾/千克。鯽魚1850千克,規格15~20尾/千克。以上苗種為自育。7月2日,放養烏鱧1350千克,規格120尾/千克,購自浙江。

  四、飼養管理

  1.投喂管理烏鱧放養前,投喂物件為鯽魚,全程顆粒飼料。烏鱧入池後,先投喂烏鱧專用顆粒飼料5天,轉為冰鮮海魚,前期飼料魚切小塊,方便烏鱧攝食,隨魚體長大,魚塊應隨之變大。投喂堅持“四定”原則,特別是高溫季節,嚴格控制投喂量,防止過剩,敗壞水質。

  2.水質管理苗種入池,天氣剛剛回暖,此時水位保持1米,每半個月加水5~10釐米,至最高水位1.7米,以後每週換水一次,換水量0.4~0.5米。每加換一次水全池潑灑一次聚維酮碘,隔日施用生物製劑調節水質。由於池中魚密度比較大,對於水體缺氧預防工作責任大,陰雨天、霧天、高溫天氣均開動水泵和增氧機增氧。

  3.病害管理 由於2015年高溫天氣偏短,加之高溫期間陰雨天氣較多,病害發生較往年輕,以預防為主。從4月20日開始,一般每15天用一次消毒劑全池潑灑,預防病害發生。每個月內服藥拌餌投喂5~7天,預防病害發生。

  五、產量與效益

  至11月15日,停喂冰鮮魚,開始銷售。

  生產成本327492元。其中苗種76492元,顆粒飼料1500千克、16200元,冰鮮魚86250千克、187500元,租金17600元,藥物及生物製劑25500元,電費1200元,其他雜支3000元。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30000元,其中烏鱧25000千克,平均規格0. 45千克/尾,價格20元/千克,銷售收入500000元;鯽魚10000千克,規格0. 35千克/尾,價格11元/千克,銷售收入110000元;花鰱2500千克,規格1.5千克/尾,價格8元/千克,銷售收入20000元。

  全年預計獲純利302508元,畝均15125.4元。

  六、分析與討論

  1.烏鱧的耐受性很強,使高密度養殖成為可能,該塘口2015年放養密度每畝近萬尾。

  2.烏鱧屬肉食性動物,全程以冰鮮魚為主,特別是後期,攝食量大,高溫期間水質易變壞,一方面注意換水,另一方面依靠生物製劑調控水質、底質。

  3.由於放養密度高,加之全程動物性餌料,病害發生傳染快、死亡高、治療難。7月魚苗入池不久,魚體小,加上長途運輸影響,發生車輪蟲病。8月,烏鱧出現在水面打轉、鱗片發黑、無光澤、腹部膨大現象,解剖發現肝邊有瘤狀組織,魚在淺水近岸處死亡。經診斷為諾卡氏病,後經治療痊癒。兩次病害造成近8000尾魚死亡。這兩種病目前對烏鱧養殖危害最大,在以後的養殖過程中要做好預防工作。

  4.因為2015年高溫期間,連綿陰雨,平均氣溫較往年低,缺氧浮頭的次數較往年大大降低,從安全考慮,此種模式應配置更優質的增氧設施,最好安裝奈米微孔增氧設施,做到防忠於未然。

  5.冰鮮魚投喂會沉底,如果有過剩,會影響水質、底質,建議套放少量甲魚。甲魚不與主養品種爭奪氧氣,對烏鱧養殖管理影響不大。

  黑魚的池塘高密度單養方法

  ***一***養殖前準備工作。

  ***1***養殖設施:土池塘、水泥池等。水深要1-2米。提水裝置齊全。

  ***2***水源:河水、水庫水、地下井水等均可,水質宜中性或弱鹼性。

  ***3***面積:為了方便生產管理和銷售,魚池的面積宜小些,最好1畝左右,最大不要超過2畝。

  ***4***最好有進排水口。在池周邊須設40-60釐米的網攔等防逃設施。

  ***5***在池的四周水面種上水草,一般不超過20%左右為宜,作為隱避物,便於遮擋陽光、避暑、捕食,同時還能淨化水質,調節水溫。

  ***6***在投放魚種前必須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

  ***二***養殖技術

  1、魚種放養:

  ***1***魚種規格,選用10釐米以上***最好14-20釐米,60克-100克***當年魚種,魚種要規格一致,無傷無病。

  ***2***魚種來源最好選擇當地生產的魚種。

  ***3***放養時間,當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為好,可攝食恢復體質,提高越冬成活率。年後放養在3-4月。

  ***4***消毒:下塘前必須嚴格消毒,一般採用5%的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或10ppm孔雀石綠溶液浸泡10分鐘。

  ***5***放養密度:深在1.2-1.5米,50-60克左右魚種每畝投放8000-9000尾,80-100克魚種每畝投放5000-6000尾,若平均水深降低則放養量相應降低。

  2、飼養管理:投餌要堅持“四定”。在投喂前以擊拍聲為“訊號”形成“感官”反應,把黑魚 集合到食場周圍,容易形成抱食局面,提高攝食量,減少餌料浪費。餌料種類以鮮動物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雜魚、蝦為主。淡水中有餐條、麥穗、沙裡爬、幼魚白、小鯽、小馬非、魚旁魚皮、青稍、小青蝦等,海水的有沙丁、青***黃***魚古等各種小雜魚。吃食旺食,魚餌量大約為魚重的8%左右,高者可達10%以上。吃食淡季為3-4%。投餌方式採用“慢、快、慢”投喂效果好,飼料浪費少,大部分魚吃飽後跑掉即可停喂。天氣的好壞、氣壓高低、水質孬好,魚的攝食量是大不一樣的。

  3、日常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巡塘。觀察魚的攝食、活動、水質變化,有無浮頭預兆,有無病魚等,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2***換水。黑魚每天攝入高蛋白餌料,池水中氨的濃度較高,特別夏季水溫高,水體很容易變壞。為此需要及時更換水體,一般每週換去1/3,半個月換去4/5,具體看水質的變化靈活掌握,有條件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養殖,養殖期間水溫以不高於30℃為好。

  ***3***防逃。黑魚種放養初期,魚種尚小,跳躍能力較差。當逐漸增長,跳躍能力增強較大,尤其是在雨天換水時或清晨跳躍十分活躍,因此池埂離水面高度一般應大於50釐米,進排水口要安裝結實的防逃網,池四周安裝防逃網或防逃牆。

  黑魚養殖發展快效益高

  雲夢縣池塘標準化專養烏鱧是由水產經銷戶許建華2001年帶頭興起的,通過多年發展,養殖規模、效益一年一個臺階,目前全縣池塘專養烏鱧面積由最初的9畝發展到3000畝,畝平效益由當初的4000元提高到15000元以上。

  池塘標準化專養烏鱧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成立了專業合作社。2011年由烏鱧養殖戶許建華、褚國平等8人發起成立了護子潭烏鱧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 按照“五統一、一分散”***統一標準、統一苗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統一培訓,分散養殖***的模式運營,全方位服務烏鱧產業發展;二是建立了烏鱧原種場。雲 夢縣水產局充分發揮產業優勢,經多年投資建設,在國營義堂水產養殖場建成了雲夢烏鱧原種場,解決了養殖戶對烏鱧苗種需求;三是制訂了地方標準。在產業快速 發展的同時,由縣水產局與縣質監局共同制定併發布了池塘烏鱧養殖地方標準,規範了養殖戶養殖行為,推行了健康養殖,保證了烏鱧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