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工資常用的公式

  工資與勞動生產率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兩個話題,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希望能幫到你。

  

  法定假日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

  雙休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規定:每週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計算方法 ***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

  年工作小時數:250天×8小時/天=2000小時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一年有4個季,3個月/季***

  季工作小時數:62.5天/季×8小時/天=500小時/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一年有12個月***

  月工作小時數:20.83天/月×8小時/天=166.64小時/月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8元計算,如果某勞動者08年春節長假七天都加班,那麼前三天是法定節假日***即除夕、春節、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費為3008÷21.75×300%=414.9元,後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即初三至初六***拿雙薪,每天加班費為3008÷21.75×200%=276.6元。08年該勞動者春節期間的總加班費為2351.1元,而調整前應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核算的定義

  會計核算也稱會計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對會計主體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進行的事後核算,也就是會計工作中記賬、算賬、報賬的總稱。合理地組織會計核算形式是做好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對於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正確、及時地編制會計報表,滿足相關會計資訊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工資的定義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型別,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係裡的員工所得的薪酬,是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

  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係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