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如何計算

  績效工資制可以提高工作績效,若使它能更好發揮作用,僱主必須確信能有效地對工作績效進行評估。小編整理了一些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計算,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計算

  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

  基礎績效佔績效工資的70% 獎勵績效佔30%

  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準額 是根據標準來的,比如管理崗科員是1740,辦事員1620等,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準。

  職工個人獎勵績效月標準額 是個人基礎績效標準額 除以7乘以3得到的,比如1740除以7乘以3=746.

  單位每年在財政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全體職工全年的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全體職工基礎績效標準數額之和+全體職工獎勵績效標準數額之和****12個月

  分配:

  1、基礎績效直接進入工資,同時取消了其他津補貼

  2、獎勵績效:單位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分配方案***怎麼分,多長時間發一次***,還有相應的職工考核辦法。

  誤區:

  獎勵績效,比如都是科員,標準都是746/月,但是不等於實際就給大家每人每月發746,因為要有考核,出勤神馬的、工作有好有壞等等原因,有可能拿到的不是標準額度,這就是獎勵績效。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基本特徵

  它的基本特徵是將僱員的薪酬收入與個人業績掛鉤。業績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比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內涵更為寬泛,它不僅包括產品數量和質量,還包括僱員對企業其他貢獻。企業支付給僱員的業績工資雖然也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和福利等幾項主要內容,但各自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體現了績效工資的綜合性特徵。

  與傳統工資制相比,績效工資制的主要特點;一是有利於僱員工資與可量化的業績掛鉤,將激勵機制融於企業目標和個人業績的聯絡之中;二是有利於工資向業績優秀者傾斜,提高企業效率和節省工資成本;三是有利於突出團隊精神和企業形象,增大激勵力度和僱員的凝聚力。

  績效工資體系的不完善之處和負面影響主要是:容易導致對績優者的獎勵有方,對績劣者約束欠缺的現象,而且在對績效優者獎勵幅度過大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一些僱員瞞報業績的行為,因此,對僱員業績的準確評估和有效監督是績效工資實施的關鍵。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考核標準

  5分工作績效始終超越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在規定的時間之前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等明顯超出規定的要求,得到來自客戶或上司的高度評價或表揚。通常都是很主動自覺地去完成,根本無需催促。

  4分工作績效達到或超過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按照規定要求完成任務,經常在數量、質量上達到或超出規定的標準,能主動自覺地去完成,無需催促。被服務的物件是滿意的。

  3分正常可接受,工作績效經常維持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基本上達到規定的時間、數量、質量等工作要求,基本沒有投訴現象,基本能主動自覺地開展各項工作,屬於基本滿意。

  2分需改進,工作績效未達到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時有小的疏漏,有時在時間、數量、質量上達不到規定的工作標準,有投訴現象***但不嚴重***,經常需要他人的催促才能完成任務,屬於不太滿意。

  1-0分不良,工作績效顯著低於常規本職位正常工作標準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工作中出現大的失誤,或在時間、數量、質量上常常達不到規定的工作標準,經常有投訴發生,屬於很不滿意。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考核原則

  1、客觀公正。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為主,定性考核為輔;

  2、考核與績效工資及工資調整等掛鉤原則;

  3、輔導改進原則。考核的最終目的是持續激勵員工提升工作績效,完成經營管理目標。每次考核期間和考核後,主管應及時向被考核者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幫助其改進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