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回鄉創業種多肉植物

  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第二次創業又失敗了,還要繼續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年入居然上百萬。

  創業之初大學生挫折連連

  出生於***的翁傑是個地道的農家男孩,個頭不高,面板黝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我沒有其他優勢,唯一的優點就是能吃苦。”這是翁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翁傑的出生地是縉雲縣新建鎮丹址村,這是縉雲縣西部的一個小山村,務農收入低,村民多外出謀生。鄉親們為生計四處奔波的情形,暗暗在翁傑心中種下了“為村民們做點什麼”的種子。2012年6月,當時的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向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線路運輸專業的翁傑伸出了橄欖枝。面對一份專業對口的高薪白領工作,翁傑心中糾結萬分。推薦創業創富微信:cycf99,帶你創業致富。回農村:四年的專業知識相當於白讀;留在大城市:房子、車子重壓下,最初的夢想何去何從?綜合權衡下,翁傑還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回到農村創業。

  回到縉雲老家後,翁傑先後經歷了家族企業縉雲縣七彩照明材料有限公司破產,為還外債瘋狂接單鎖具拋光加工的落魄經歷。

  2013年底,五水共治浪潮襲來,由於鎖具拋光加工產生粉塵汙染,翁傑也不得不停下,那時他仍欠賬20多萬。

  負債起家種植多肉植物

  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第二次創業又失敗了,還要繼續嗎?

  “工廠倒閉後,我負債30萬元,雖然當時心裡有點慌,但我不後悔,更加堅定了要創業,要翻身,證明給自己也給別人看。”翁傑說。

  翁傑根據家鄉多山、多竹林的特色,開始擺弄各種石製品、竹製品,並在淘寶網上開起了網店。各種新奇的根藝花盆、石頭花盆、竹子花盆等手工花盆一掛到網上,很受愛花人士的喜歡,訂單接二連三飛來。

  在網店賣花盆、花瓶,翁傑常常會拿些花花草草當拍攝道具,多肉植物也在其中。翁傑發現,光顧網店生意的顧客除了購買花盆、花瓶外,還希望連帶多肉植物一起購買。顧客購買花盆後,也大多用來種植多肉植物,而且搭配起來非常好看。2014年春,經過慎重考慮後,負債30萬的翁傑,又向親戚借款10萬元,大膽建起了縉雲縣老翁家庭農場。“當時欠有外債,又摸不清整個行情,只能小心翼翼地推進。推薦創業創富微信:cycf99,帶你創業致富。”翁傑說。大棚裡種植的多肉植物,搭配石頭、竹製器具,再在植物根部鋪上鋪石、黃金草等,一個創意多肉盆栽躍然眼前,價格也比單買器具多了好幾倍。

  為了學習多肉植物的栽培與管理經驗,翁傑花費2個多月時間走遍了山東、江蘇、安徽、福建、上海、雲南、廣東等10多個省市的多肉種植基地,並且帶了大量種苗回到了縉雲,建起了2個種植大棚。

  品種引進後,就是種植技術的問題了。因為不懂多肉的習性,去年冬天凍死了一批夏天品種的多肉,今年夏天又熱死了一批冬天的多肉。“雖然代價有些慘烈,但通過自己的摸索,積累下來的就是實在的經驗。”翁傑說。如今他已基本掌握了各個多肉品種的習性和種植方法。做出名堂後,他又向銀行貸款80萬元擴大種植規模。現在翁傑的農場面積近30畝,種植大棚20多個,多肉品種600多個。

  “小多肉”也可做成“大生意”

  雖說多肉植物比一般的植物易養活,但翁傑還是走了不少彎路。剛開始買的2000多株幼苗,由於對它們的習性不熟悉,很多還沒長成就枯死了。翁傑便在網上遍訪名家,向種植大戶取經。比如,玉露等品種需要陰養,不能晒太陽,他就在大棚外面再加一層黑色的遮陽網;林賽、卡羅拉等品種對土壤透氣性要求很高,他就在配土時多加一些顆粒物……經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翁傑慢慢摸清了多肉植物的“個性”,有了自己的一套“種植經”。翁傑還專門開通了微信,和朋友們分享養“肉”心得,還不時地“晒”一下自己的“小新寵”。

  對於自己的創業路,翁傑信心滿滿,“萌”感十足的多肉植物擁有大批粉絲。“我也在淘寶上‘試水’,市場反映很好。不到三個月,淘寶上的銷量就做到了三顆皇冠!”翁傑對創業魚介紹說,現在雖是淡季,但還是忙得不可開交。

  “多肉”的銷路完全不是問題,但是缺乏資金流轉卻讓翁傑覺得很棘手。

  縉雲縣就業管理服務處在瞭解到翁傑的的情況後,專門組織人員送政策上門,並且鼓勵其創業。“現在大學生創業,政府給予大力支援,並且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比如:一次性創業補貼、大棚的場地租金等,我們還提供不超過3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並且給予全額的貼息。”就業管理服務處負責人介紹說。

  有了政府的鼓勵與支援,翁傑坦言,自己又多了一份信心。“現在創業雖然很苦,但我相信一定可以闖出一片新天地。”

  現在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翁傑的大棚內培育的多肉植物品種也已越來越多,達到了600多種,價格從幾元錢到幾百元、幾千元不等。“老翁農場”也從起初月銷售2000多元發展到現在日均銷售3000多元,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萬多元的日銷售額,月銷售額達到了10萬元左右,年收入將達到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