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新品種介紹_南瓜新品種栽培技術

  南瓜新品種的出現提升了南瓜的數量和質量,南瓜有哪些新品種呢?你對南瓜新品種有哪些瞭解?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南瓜的新品種介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南瓜的新品種介紹

  “四季綠”南瓜表現為熟性早、瓜蔓短、結瓜多、瓜形圓、皮青綠、品質優、產量高和抗性好,可一年四季種植,是蔬菜高效設施栽培和夏季補淡的理想品種。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種子處理。“四季綠”南瓜種子殼較厚,為提高發芽率,在浸種前可用鉗子等工具把南瓜籽尖頭部輕輕磕開。其他浸種及催芽方法同常規南瓜種子。

  播種育秧。可採用直播或營養缽育苗。

  移栽定植。該品種南瓜結瓜早,因此秧齡不宜過長,以第一片真葉展開時移栽為宜。種植密度夏季一般畝為700株左右,行株距1.5x0.6米;冬季一般畝為900株左右,行株距0.5x1.5米,選壯苗、好苗移栽。技術水平高的農戶,也可用大田直播的方法,但須注意蟲、鼠危害,同時要適當遮陽。

  肥水管理。基肥宜在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豬欄肥等有機肥一般畝施1000公斤左右,條施瓜行間,離瓜根外30釐米處;移栽時按規定株距打好苗穴,在穴內施入每畝20公斤的複合肥,然後放入少量泥土,以防苗根接觸複合肥;移栽後用稀薄人糞尿點根至成活。以後視南瓜長勢決定追肥次數和數量,原則上是“前期足、中期補、後期控”。

  整枝疏果。該品種南瓜具有短蔓特性,分枝較多,栽培時一般宜採取單蔓整枝,在肥力高的田塊,也可採取雙蔓整枝。如過早結瓜,對長勢不利,留瓜檔位越高,長瓜速度越快,瓜體越大。因此,要根據市場需求情況留瓜,一般1--2檔幼瓜宜摘除。

  授粉坐瓜。“四季綠”南瓜雌花多,雄花少,保護地栽培必須進行人工授粉。在自身雄花不夠的情況下,可用其他任何南瓜的雄花;露地栽培必須搭種其他雄花較多的品種,以保證南瓜結果膨大。

 

  病蟲害防治。要及時防治白粉病、病毒病、蚜蟲、蟎蟲、潛葉蠅、小菜蛾等病蟲害。

  南瓜的品種介紹

  紅豆迷你南瓜紅美高粉質 株可結果30個左右,單果重約250克,極易栽培,抗病性強.

  青青迷你南瓜單瓜0.5公斤左右,較早熟抗病,單株可結7-10果,超強粉質,乾麵勝於蛋黃,價值高.

  錦香慄日本原種引進雜交一代優良品種,長勢穩健,葉片中小,株型緊湊,適宜密植,結果力強。單株結果3—5個,單果1.5—2公斤,扁圓形暗綠色、有灰綠色斑紋。果肉橙黃亮麗,水分少,極粉質,乾麵香甜,慄香風味,加工、出口、鮮食均可。謝花後的嫩瓜食用也己香面可口。

  夕陽南瓜臺灣東昇的姊妹品種。早生性,耐低溫性強,耐旱耐瘠,結果力強,定植後約25—30天開花,主側蔓均可結果,一株可結3—4果,單瓜重1.3—2公斤,坐果後約40日成熟,整齊一致。風味優美為純正慄香,回味悠長。夕陽適應性廣泛,較抗霜黴病、病毒病的發生。不易著綠斑,幼果即為黃色。

  青峰F1南瓜 根系發達,適應多類土壤,抗旱耐瘠。長勢穩健,低溫下發育良好,常幾節連續結果,單株結果3—5個,單果重約2公斤。果實扁圓形、青綠色、有灰色斑紋,果形整齊穩定,有光澤,商品性高。果肉金黃色,粉質極高,甜面異常,有如栗子風味,肉厚。嫩瓜15—20天即可食用,風味尤佳。較早熟,產量豐高,適宜密植,抗病力強,最耐貯運,風行世界各地。

  南瓜新品種栽培技術

  一、品種簡介

  1、甘慄王:早熟雜交一代,生長勢強,莖蔓粗壯,葉色濃綠,第1雌花節位6-8節,可連續出現雌花,坐果性好,果實發育期40天左右。單瓜重2千克左右,果實扁圓形,果皮深綠色,果實整齊一致,商品率高。肉厚3.2釐米,肉質緻密,粉質高,風味口感好。耐低溫弱光,抗熱,抗病毒病,適應性廣。一般畝產2000千克左右。

  2、紅慄王:早熟雜交一代,生長勢較強,莖蔓粗壯,葉色綠,第1雌花節位4-6節,可連續出現雌花,坐果性好,果實發育期35-40天。單瓜重1.5千克左右,果實扁圓形,果皮深綠色,果實整齊一致,商品率高。肉厚3.0-3.2釐米,肉質緻密,粉質高,風味口感好。耐低溫弱光,抗病毒病,適應性廣。一般畝產1800-2000千克左右。

  二、春季露地栽培技術

  1、播種與育苗:以上介紹的南瓜品種屬於西洋南瓜型別,春季栽培適宜早播,播期可根據定植時期進行推算。如江淮之間,可在4月中下旬定植,以苗齡30天計,應在3月中下旬播種。如需特定時間上市,也可根據上市期推算播種期。

  採用營養缽覆膜育苗,床土可用2/3的泥土,1/3的腐熟有機肥配以0.3%的三元複合肥混勻。苗床營養缽排緊排平,播種前1-2天用溫水配製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澆透床土,薄膜覆蓋備用。種子播前充分晒乾後用55℃的溫水浸種,不斷攪動至冷卻後再浸種4-5小時,在28-30℃條件下,催芽36小時左右,待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每缽播1粒種芽,種子平放,芽朝下其上覆土1-2釐米厚,最上面覆膜和草簾,保持一定的溫溼度。出苗最適溫度為25-30℃。播種後如天氣較好,2-3天即可出苗,苗期白天最適溫度為25℃,夜間15℃,保持一定的晝夜溫差,以利培育壯苗。定植前7天左右進行煉苗。

  2、整地施肥。南瓜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要深耕。瓜地應選擇排灌條件好的地塊,定植前15天翻耕1次,畝均勻混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千克。按2.5米***單行***或4米***雙行***1畦開廂,作成高20-30釐米的定植畦,四周開好排水溝,距畦溝40釐米處開一施肥溝,每畝施硫酸鉀三元複合肥50千克、鈣鎂磷肥30千克,覆土後整平畦面。定植前5-7天可充分灌好水,覆蓋地膜,以提高地溫。

  3、定植。露地栽培,在幼苗長至2-3片真葉、無霜凍危害時定植。栽培密度因栽培方式、整枝方法與品種有所不同。甘慄王南瓜分枝力較強,多采用雙蔓整枝。單行定植、爬地栽培,株距60釐米,畝栽550株左右;雙行對爬,畦面兩邊各栽1行,株距70-80釐米,畝栽400-500株。搭架栽培,畦寬2.5釐米,每畦栽雙行,株距60-70釐米,畝栽800株。

  宜選擇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前營養缽苗要澆透水,以利幼苗脫缽和防止散坨傷根,影響成活率;定植後要澆1次定根水,並加入20%速滅殺丁,以防地下害蟲。

  4、整枝與坐果。一般定植後7-10天,主蔓留4-5片真葉摘心,待子蔓長至30釐米左右時,選留2條健壯子蔓,其餘子蔓全部剪去,所留2條子蔓同一方向整齊排列,避免交叉重疊,蔓間距一般保持30釐米左右,以利於充分接受陽光。如果蔓較長,可以將蔓往後提,部分環繞於定植穴邊,先端仍排齊,有利於雌花開放期充分接受陽光,促使雌花肥大,同時便於找尋雌花的著生部位,以利於授粉。坐果前整枝打杈要勤,一般每5-7天進行1次,防止枝葉生長過密過旺。所有整枝操作均不宜在雨天或露水較重的早晨進行,避免病菌從整枝傷口侵入。

  坐果節位與植株長勢及品種有關。一般在12-25節坐果,以子蔓上第2-3雌花坐果為宜。最好使2條子蔓上同時坐果,每蔓坐瓜2-4個。坐果節位如果過低,易產生畸形瓜和小型瓜,應及時摘除低節位瓜和畸形瓜,每株選留3-4個好瓜。各蔓授好粉後,可在後1個坐瓜節位後留5-8節摘心,促進坐果,或在坐果後,子蔓長至30節左右或已達到下一條壟時摘心,併除去全部側枝。如生長勢弱,可留1條子蔓不摘心,也可***子蔓摘心時***在坐果節位後留1-2條孫蔓,後期應摘除全部老葉、病葉,以利於通風透光。

  南瓜雌雄花開放較早,一般晴天清晨4時開始開花,9時以後不易受精,故以清晨5-8時授粉為好。露地栽培時,陰雨天柱頭和花粉易受雨淋,可在前1天上午將要開放的黃色雌花的花冠縛住或套袋,第2天開放的雄蕾採回噴水養好,翌晨遮雨授粉,授粉後縛住花冠或套袋,以提高人工授粉效果。

  5、肥水管理。由於南瓜根系發達,吸肥力強,需肥量大,肥水不可短缺,但前期基肥特別是氮肥施用量不可過多。否則,易產生徒長,影響坐果。追肥分2次進行,第1次在開始整枝後,於畦面距定植穴50釐米處開一追肥溝,畝施尿素10千克,硫酸鉀三元複合肥15千克,並結合培土、中耕除草,如伸蔓期未遇降水,應同時灌水1次。第2次在坐果後,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可隨灌溉水施入,土壤墒情較好也可在畦的中央挖穴施入。畝施複合肥15千克。後期可用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至收瓜前維持植株長勢,促進果實膨大。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春夏雨水較多,全期基本不需灌水,如遇多雨季節,還需清溝瀝水,以免病害發生。收穫前15天停止灌水。

  6、病蟲害防治。春季栽培,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疫病和霜黴病等;害蟲主要有黃守瓜、蚜蟲及小地老虎等。防治病毒病主要在於種子消毒、防止蚜蟲傳播,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避免病害蔓延。白粉病等病害主要因高溼引起。因此,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一般應採用高畦栽培,降低田間溼度,並用70%託布津1000倍液、75%代森錳鋅700倍液等藥劑交替使用,一般每7天噴1次,若遇降雨,應及時補噴。

  害蟲主要危害南瓜幼苗,定植後要及時覆蓋地膜,並以敵百蟲、蚜蝨淨、速滅殺丁等藥劑噴霧。一般苗期每隔3-5天噴藥1次。

  7、採收。採收嫩瓜,一般在花後10-15天,老熟瓜在花後40天左右採收。甘慄王南瓜老熟時,果皮由綠色轉為黑綠色,果梗龜裂,木質化。也可第1批採收嫩瓜趕早上市,第2批則老熟後採收,存於通風乾燥處,可貯藏2-3個月上市。


猜你感興趣:

1.南瓜怎樣種植與管理

2.如何種植南瓜

3.南瓜栽培方法

4.南瓜怎樣種高產

5.拱棚南瓜如何種植

6.如何種植金瓜

7.南瓜的做法有哪些

8.倭瓜怎麼種植南瓜,飯瓜,番南瓜,山東地區稱...

9.南瓜的功效有哪些

10.南瓜的加工產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