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財會知識問答

  隨著我國經濟與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國企業內部的財會管理模式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1、 確定高階財務會計內容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1***以經濟事項與四項假設關係為理論基礎確定高階財務會計的範圍。劃分中級財務會計與高階財務會計的最基本的標誌在於它們所涉獵的經濟業務是否在四項假設的限定範圍之內。屬於四項假設限定範圍內的會計事項屬於中級財務會計的研究範圍;而背離四基假設的會計事項則屬於高階財務會計的範圍內。基於這一點考慮將外幣會計、物價變動會計、合併會計、破產會計等內容歸於高階財務會計。

  ***2***考慮與中級財務會計及其他會計課程的銜接。中級財務會計闡述的是基於四項假設基礎之上的一般會計事項,但有些會計事項雖然未背離四個基本假設,但並不具有普遍性,而業務處理的難度也較大,不宜放在中級財務會計中講述,如衍生工具、租賃業務等。

  2、購買法下,購買成本大於可辯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應如何處理?

  答:購買方在購買日對合並取得的各項可辯認資產、負債應按其公允價值計量,購買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的可辯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定為商譽。商譽有會計處理視合併方式不同而不同。

  ***1***在吸收合併方式下,購買方按取得的被購買方的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登記賬簿,購買成本大於所取得的可辯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在購買方賬簿及個別資產負債表中確認。

  ***2***在控股合併方式中,購買方在合併日編制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對所取得的被購買的資產、負債按公允價值列示,購買成本大於合併中取得的各項可辯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確認為商譽。

  3、 什麼是資產的持有損益?它適合於哪一種物價變動會計?這一損益在財務報表中如何列

  示?

  答:根據個別物價指數將非貨幣性資產賬面價值調整為現行成本,調整後的現行成本金額減去原來按歷史成本計算的金額,其差額就是持有損益。如果現行成本金額大於歷史成本金額,其差額就是持有利得;反之,就是持有損失。持有損益按其是否已經實現,分為未實現持有損益和已實現持有損益兩種。未實現持有損益是指企業期末持有資產的現行成本與歷史成本之差,是針對資產帳戶餘額而言的,是資產負債表專案;已實現持有損益是指已被消耗資產的現行成本與歷史成本之差,是針對資產類帳戶的調整賬戶而言的,是利潤表專案。在確定各項資產的現行成本後,應分別計算各項資產的未實現持有損益和已實現持有損益。

  4、 請簡要回答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的基本內容。

  答:***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參與合併的企業在合併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同一方是指對參與合併企業在合併前後均實施最終控制的投資者;相同的多方通常是指根據投資者之間的協議約定,在對被投資單位的生產經營決策行使表決權時發表一致意見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投資者;控制並非暫時性指參與合併各方在合併前後較長的時間內***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參與合併的各方在合併前後不屬於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例如,甲企業控制人為A,乙企業的控制人為B,則甲、乙兩企業的合併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一般為購買性質的合併。

  5、 哪些子公司應納入合併財務報表合併範圍?

  答:在我國,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的子公司具體包括:

  ***1***母公司擁有其半數以上表決權的被投資企業。A、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B、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C、母公司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和控制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2***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資企業。母公司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下的表決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應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A、通過與該被投資企業的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持有該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的表決權。B、根據章程或協議,有權控制該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C有權任免董事會等類似權利機構的多數成員***超過半數以上***。D、在董事會或類似權利機構會議上有半數以上表決權。

  6、 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應具備哪些前提條件?

  答:由於合併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會計主體與獨立法人,所以為了保證合併財務會計報表能夠準確、全面地反映出企業集團的真實情況,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前提。這些前提條件主要包括:

  ***1***統一母公司與子公司的財務報表決算日和會計期間。

  ***2***統一母公司與子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

  ***3***統一母公司與子公司的編報貨幣。

  ***4***按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日常會計核算中,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核算。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過程中,應當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為權益法後,再由母公司編制合併報表。

  7、 簡述未確認融資租賃費用分攤率確認的具體原則?

  答:由租賃開始日租賃付款額現值計算採用的折現率不同,租賃資產的入財價值基礎不同,分攤融資費用所選擇的實際利率也有關差異。具體包括四種情況:

  ***1***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作為入財價值,現值的計算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的,應將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2***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作為入財價值,現值的計算以租賃合同規定利率作為折現率的,應將租賃合同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3***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作為入財價值,現值的計算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的,應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4***租賃資產以公允價值作為入財價值,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該分攤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等於租賃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8、 為什麼將外幣報表折算列為高階財務會計研究的課題之一?

  答:外幣在匯率變動的情況下,流動專案和非流動專案、貨幣專案和非貨幣專案受匯率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型別的專案必須採用不同的匯率折算。由此而出現的折算匯率選擇和折算差異的處理問題是中級財務會計中的理論和方法所無法解決的,從而使外幣報表折算成為高階財務會計研究的課題之一。

  9、 簡述傳統財務會計計量模式,在物價不斷變動環境下對財務會計資訊的決策有用性的影

  響?

  答:***1***導致財務狀況不真實。物價變動中的資產負債表上所列示的各個單項資產價值和資產總值,既無法反映企業在各項資產上擁有的實力和總資產水平,也不能說明企業的現實生產能力或經營規模。

  ***2***導致經營成果不符合實際。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傳統財務會計計量模式實際上是在用較高物價水平的收入與較低物價水平的成本與費用進行配比計算,其結果必然是虛增利潤;相反,如果物價持續下跌,就是在以較低物價水平的收入與較高物價水平的成本與費用進行配比計算,其結果必然是少計利潤。這兩種情況都導致企業成本補償的不真實。

  ***3***不利於資本保全條件下的收益確認。在物價變動情況下,按照配比原則計算的會計利潤不能準確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以此為依據進行利潤的分配,必然會導致多分利潤、侵蝕資本或利潤分配不足,又會同時影響到企業債權人的資產保全水平,因為權益資本保全與債權資本保全具有一定的博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