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基礎知識

  翡翠是玉石中最為珍貴和稀有的品種,被譽為玉石之王,並列於世界七大寶石之一。那麼你對翡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翡翠的底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它色斑的多少程度。由於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 劃分標準

  1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 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 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 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

  翡翠的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 ,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於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豔、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 純正程度 均勻程度 深淡程度 色澤

  1級 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 極均勻 不濃、不淡 豔潤亮麗;

  2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 斑塊、斑點 整體不濃、不淡 豔潤亮麗;

  3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整體不均勻 濃淡不一 豔潤明亮;

  4級 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豔紅色、紫羅蘭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5級 藍綠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6級 灰藍色***含淡黃綠色、 淡紅色、淡紫羅蘭色*** 均勻 淡雅 潤亮;

  ***其實,實際應用中還會有很多其它的干擾因素,比如棉之類的!也摻雜在裡面,會影響其價值的!***

  對於顏色的判斷***另一篇關於顏色的介紹,便於大家加深印象***

  翡翠的顏色有很多,其中包括綠色、紫色、紅色、黃色、灰色、黑色、白色等等。在這些顏色當中,最有價值的是綠色,其次是紫色,然後是紅色和黃色,完全沒有價值的顏色是灰色。可以說,只要灰色進入到翡翠顏色當中,就會產生“髒”的感覺,減低翡翠的價值,比如綠色、紫色、黃色的翡翠如果帶有灰色,翡翠的價值一定會減少。

  白色:玻璃種要夠白,夠純正在舊有的翡翠體系當中,白色本身是沒有價值的顏色,但是近年來,隨著玻璃種翡翠的興起,白色玻璃種翡翠的價值獲得了新的認可。

  對於白色的玻璃種而言,衡量其顏色價值的標準就是夠不夠純正,夠不夠白——越純正、越白就越有價值,大家經常見到的偏黃色調的,或者偏藍色調的白色玻璃種翡翠,價值都不如純白的玻璃種。

  如果白色玻璃種當中包含有陽綠色,那麼其價值就高於純白玻璃種。不過,一般來說,好的玻璃種帶陽綠通常顏色不會太濃。實踐當中對這一點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例如,很多人會把白色冰種或者白色玻璃種當中的“飄藍花”誤認為是綠色——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這些飄著的顏色是墨綠色,有些商家會把這種情況說成是玻璃種帶綠色,實際上是屬於“飄藍花”。“飄藍花”的玻璃種翡翠其價值要低於乾淨的純白玻璃種翡翠。

  黑色:非主流品種

  黑色的翡翠就是現在市面上的墨翠。墨翠以前不被認可,但是,隨著臺灣地區對於墨翠的喜愛,它的市場價值被髮掘出來。在墨翠愛好者看來,墨翠顏色深沉,更有煞氣,有強調驅邪避凶等附帶寓意,因此有著不少講究和說法,但是,墨翠目前不是市場主流品種。

  黃色:要通透濃豔 黃色表現在翡翠上有時候是優點,有時候是缺點,需要不同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只有在種分通透、質地細膩、黃色很濃豔、漂亮的情況下,黃色才會成為翡翠的優點。這些黃色常常被利用進行巧雕,為翡翠增色不少。而顏色暗淡、水頭不好的黃色則往往是翡翠的缺點,用行裡面的話說就是“顯髒”。例如,像一隻翡翠手鐲,如果出現黃點、黃斑,那麼對於手鐲的價值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另一方面,這種現象對於鑑定卻有幫助——收藏者可以憑藉黃點與黃斑的特徵,斷定翡翠為A貨。

  而如果一個手鐲同時帶有綠、黃、紫等三種顏色,又被稱為“福祿壽”,這要比只有綠色的翡翠要更有價值。在2011年萬瑞祥翡翠俱樂部新春翡翠換寶大會及拍賣會上,一件其中一件市場價格在30萬人民幣的冰種三彩翡翠手鐲經過激烈的輪番叫價之後,最終以16.5萬的價格成交,現場的翠友紛紛對這件拍品的得主投去羨慕的眼神,無疑他淘到了很棒的“寶貝”。其實,翡翠不是價越高越好,而是要去尋找那些不貴又有收藏價值的翡翠。

  紅色 :要通透,不要“燒紅”

  翡翠中的紅色要比黃色的價值更高,其產出數量也遠遠少於黃色。從感官看,紅色比黃色更為濃豔,更漂亮,但也不是所有的紅色都有很高的價值。只有那些種好通透的紅色翡翠比較難得,價值較高,這些紅翡做成紅的戒面、花件、平安扣等等,都是難得的好東西,也具有較好的升值空間。不過,紅翡的收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市場上經常可以見到一種“燒紅”的翡翠,這樣的紅翡不值得收藏。紅翡的珍貴在於稀有、天然,而“燒紅”的紅翡不僅不稀有,還與天然翡翠有區別,沒有升值的潛力和收藏價值。“燒紅”的紅翡外表常形成均勻的一層紅色,不美,也缺乏靈氣,商家也往往不承認是“燒紅”的,但行家很容易看出來。

  紫色:要細膩,要濃豔 紫色又稱“紫羅蘭”,或稱為“春”。既有綠色,又有紫色的翡翠稱之為“春帶彩”。有黃、綠、紫、白四色的翡翠,又稱之為福祿壽喜。

  嚴格來說,紫色翡翠的出產量並不算特別少,比紅翡要多,其塊體更大,種份以藕粉地居多,通常結晶顆粒較粗,透明度較低。紫羅蘭中真正名貴的還是其中的優質品種。

  目前紫色的翡翠兩極分化得很厲害,種份很細膩、同時色彩濃豔的紫色翡翠價格上升得很厲害,和一般的顏色淺、暗、質地不細膩的紫色翡翠形成鮮明的對照,而且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原來好的紫羅蘭手鐲不過幾萬元的樣子,現在已經漲到了40到50萬元,而一個滿色的紫羅蘭手鐲,由於顏色較淺,也不過1到2萬元。 ***公盤後價格又上漲了?***

  綠色:飽和、濃豔,不偏不邪 綠色是翡翠中最有價值的顏色,這一點為很多收藏者所認識。但是如果完全沒有種份,即使是滿綠,翡翠的價值仍然不高。例如像緬甸公盤的一塊滿綠的“鐵龍生”原料,底價才8萬元,但仍無人問津。要明白,即使是綠色,也要細膩、通透,才有靈性,才會美。

  關於翡翠的綠色,說法很多,像蔥心綠、秧苗綠、菠菜綠等等,其實這些說法並不重要。看綠色,要看其中有沒有帶有灰色和黑色的色調,如果帶了灰色的色調,綠色就會“顯髒”,如果帶了黑色的色調,顏色就會變暗,灰、黑色調的進入會使得綠色翡翠色偏、色“邪”。還有就是綠色中帶有白色調,其結果就是使得翡翠的綠色被沖淡,顏色變淺,飽和度降低了,這樣就比不帶白色調的綠色翡翠,價值低了不少。

  還有兩種情況,那就是綠色偏黃或者偏藍。偏黃就是俗稱的黃楊綠之類,偏藍則是俗稱祖母綠一類,兩者之間的顏色就是純正的翠綠色。一般來說,綠色中略有一些偏藍或者偏黃是可以接受的,不太影響價值。綠色的價值體現在顏色的飽和度和濃豔程度上。

  總而言之,對於翡翠所有的顏色來說,越鮮豔、越均勻,其價值就越高,這也是符合大眾的基本審美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