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生村官創業故事

  大學生村官,他們無怨無悔地在鄉村奉獻自己的青春。無論身處什麼環境,只要有心,到處都可以從創業致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學生村官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案例1:甌海一大學生網上開莊稼醫院 銷售額超500萬

  今天上午,“農村青年創業故事”媒體尋訪行——溫州團市委、郵儲銀行溫州分行,舉行啟動儀式。

  今年七月份,2015年“郵儲銀行杯”溫州市第五屆農村青年創業大賽啟動,120個專案經過近兩個月申報、競賽、初審後,共有40個專案進入到9月份的決賽。

  今天開始,歷經五天,賽事組織方邀請的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金融專家等,將對這40個專案,進行實地走訪,並展開面對面指導。

  莊稼醫院:賣的不是農藥,是技術

  早上9時40許,記者來到甌海區下川村的愛農惠農莊稼醫院,它的所有人是一名大學生村官。

  眼前的這家“醫院”是一間低矮的平房,屋頂蓋著瓦片,兩片木板門閉著,紅色的門板上留著小廣告被撕掉後還未清理乾淨的痕跡;門栓是一根鐵條,中間掛著把黑色老舊鐵鎖。

  “你不要看這裡樣子破爛,一年他可以賺500來萬。”等待老闆蔡正輝過來開門的這段時間,一名同行人員告訴記者。

  蔡正輝穿著拖鞋過來了,開啟門,裡面疊著一袋袋肥料,似乎是倉庫。

  “不,不是倉庫,這是我的門市部。”蔡正輝說,這樣的門市部,他共有兩家,賣的就是農藥和肥料。但他一年約500萬的銷售額,大部分都是靠這兩家實體店面賣出去的,網店只佔很少的一點。

  蔡正輝說,他沒有資本、沒有平臺、沒有產品、沒有政府資源,沒有任何優勢,唯一的優勢是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學歷。專業優勢,是他可以將普通產品,賣到現有業績的祕訣。

  他說,2008年在淘寶上開了網店,僅僅將產品陳列在網頁上而已,沒做任何宣傳推廣,靠的就是通過旺旺對購買產品的客戶,進行一些專業上的諮詢解答。

  “客戶就會覺得你很專業,就會信任你。”蔡正輝說,由於客戶群體都是四五十歲的農戶,網上支付並不熟練,通常都是通過線下交易送貨。

  取名“醫院”,非常恰當。“人會生病,作物也會生病。”蔡正輝說:“醫院裡醫生根據病情,不同的藥品配出針對性的藥物;我們也一樣,同樣的肥料、農藥,根據作物不同的病害,我們也要調製出不同的配方。”

  蔡正輝說,他其實賣的不是肥料,不是農藥,而是服務和技術,雖然最後這兩項現在還不值錢。

  點評——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權偉

  在“網際網路+”、“全民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蔡正輝作為一名80後大學生村官發揮專業特長,建立的愛農惠農莊稼醫院電商平臺,不僅為當地的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服務,同時輻射了全國的很多地區,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建議今後可以與當地的農業科研院所***溫州市農科院***合作,更好地服務當地農業發展,提升知名度;充分發揮實體店所在的區位優勢***甌海麗嶴***,打好“浙南花鄉”的金名片,與當地花木企業加強溝通合作,服務當地的花木產業,實現共贏;做好線上、線下的品牌宣傳推廣,提升服務品質,擴大業務量。

  休閒觀光:當初丟掉的,卻是值錢的

  從山腳往甌海區曹平村大約有7公里的路程,開車也要10多分鐘。

  地理劣勢正是當初賈秀強要開農家樂,受到非議最多的地方。“腦子有問題啊,在山坳坳裡面開餐館。”賈秀強回憶2008年左右,開曹平山農家樂時,村民們質疑的言論。

  不過,他還是堅持。曹平村戶籍上有1500人,如今常住人口大約是100人,都是留守老人。這個在外闖蕩,做過鞋革,搞過礦泉水生意的男人,堅信鄉村旅遊是一大趨勢;而且當時又正是溫州各地農家樂如雨後春筍爆發的一段時間,他相信曹平村自然的風光、原生態的環境、儲存完好的石頭房,會在將來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於是賈秀強加另外兩位村民,各出幾萬塊錢,簡單裝潢了一下,農家樂就開業了。“那個時候很多吃客的心理是,‘哪裡新開的一家店,要趕過去吃一下’的心理,現在農家樂太多了,這種心態反而沒有了。”賈秀強真的摸準了顧客的心態,就是靠著這幫“吃客”,名聲很快就出去了,最火爆的時候,一天有 110桌客人。

  到了2011年的時候,當初的合夥人在今後的規劃上,產生了分歧。賈秀強覺得要多元化經營,其他兩位合夥人則堅持專做餐飲。

  3人分道揚鑣,如今賈秀強從村裡租了300畝土地,種植蔬菜並提供採摘活動,而且還設定了CS場地,還有養殖場,裡面有毛驢、孔雀,還有住宿。“客人進來了,怎麼把他們留下來。”這是賈秀強這幾年一直思考的問題。

  當初的地理劣勢,反而成了優勢。“基本上都是早年農村的房子,石頭加木頭,儲存的非常完好,生態也都是純自然的。”如今甌海區將草坪村作為美麗鄉村打造,投入幾千萬,建設基礎設施,作為村黨支部的委員,賈秀強是這個專案的對接人,而且村裡把曹平村的整體旅遊開發工作,交給了賈秀強。

  賈秀強說,這些當初村民們紛紛逃離的石頭房,接下來會是他旅遊開發中最有價值的一環,並重新開發曹平山的酒文化。

  他說,自己已經有了一整套的思路,並邀請了專業的團隊設計,將來要打造一個以酒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景點。

  點評——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權偉

  在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賈秀強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從傳統的溫州皮鞋老闆轉型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成立溫州曹平山農業休閒觀光有限公司,通過流轉村裡土地,建設農業休閒觀光園,開展民俗活動、農業科普教育等系列專案,使得村裡的閒置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帶動了村民致富。目前企業處於關鍵的轉型發展建設階段,要做好總體規劃,避免盲目投資;做實農業基礎,做強“曹平酒文化”品牌,開發曹平酒系列產品,增加收入渠道;加強企業管理,多渠道進行推廣宣傳,增強園區知名度。

  網際網路:從田地到餐桌

  今天,記者還走訪了平陽縣卓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溫州菜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平陽縣卓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榮炮介紹,該公司是一家電子商務服務型企業,公司的電商城總共有246間店面,37個小倉庫。目前簽約入駐的企業已經有150餘家,主要以平陽周邊地區的傳統生產型企業為主,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為解決本地農特產品推廣、農民就業、農產品資訊不暢等問題做出貢獻。

  溫州菜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旗下有浙江菜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溫州天澤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兩家子公司。

  該公司主要以泰順、平陽山門為基地,產品包括農家土雞、土雞蛋、貴妃雞、獼猴桃、高山大米等幾十種當地特色農產品。

  該公司與520戶農民簽訂農產品收購協議,從產品的播種到施肥,從生長到收割,進行全程監控,從而保證產品的原生態品質。

  客戶可以通過公司的PC端、手機端輕鬆下單,由公司專業的運輸團隊將客戶所需產品從基地直接送到客戶手中。實現網際網路+農業+菜場的運營模式。

  案例2:女大學生村官陸瑞:激情創業給村民帶來實惠

  今年剛滿27歲的女孩陸瑞,2011年從南京農業大學畢業後,來到蒙城縣立倉鎮二郎村,成為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3年來,她以“幹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的信念,用滿腔的熱情,創辦了一處30餘畝的草雞養殖場,帶領群眾致富。

  二郎村地處立倉鎮西南部,距立倉鎮政府7公里。從到任的那天起,陸瑞堅持走村串戶,與村民拉家常,瞭解村情民意。她利用三個月時間,跑遍了全村所有村民組。她幫徐莊徐燈亮網上找工作,為付西莊老黨員付有喜聯絡幫扶物件,協助村幹部解決鄰里矛盾糾紛。暑假裡,她利用農家書屋,組織留守兒童閱讀課外書籍,擴充套件他們的知識,幫助他們補差補缺,提高學習成績。王巷村民組的王夢瑤身患疾病,發育遲緩,9歲了,才讀小學一年級。在夢瑤3歲的時候,母親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父親常年打工在外,年紀小小的她,一直跟著年近花甲的爺爺奶奶過,生活困難。陸瑞為她爭取到了“春蕾計劃”,2012年,縣婦聯給了小夢瑤資金救助,陸瑞也成了王夢瑤的知心大姐。陸瑞說:“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每一項工作都得用心。大到修路建渠、房屋拆遷,小到夫妻吵架、鄰里糾紛,均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無鉅細,件件馬虎不得。 ”

  2011年11月,陸瑞經過市場調查,與村裡有養雞經驗的村民、返鄉大學生合夥經營,共同投資20餘萬元,創辦了二郎村草雞養殖場。在租場地的過程中,陸瑞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和村民協商。從雞苗育雛到雞糞打掃、苗雞防疫、粉碎飼料等等,她都搶著幹。她說:“凡事都在於人去努力,如果你輕言放棄了,幹什麼都不會成功的。 ”經過4個月的努力,她飼養的第一批草雞終於成功出欄,3000只草雞淨賺30000元。陸瑞並沒有沾沾自喜,她決定用“第一桶金”繼續投資,用於擴大再生產,以“滾雪球”的方式接著發展養雞事業,帶動群眾共同增收。目前,在陸瑞的帶動下,養殖戶已有3戶,每戶年收入40000多元。

  她幹得風風火火,有聲有色。二郎村黨總支書記朱學林說:“她來之後,二郎村的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群眾對她的評價很高,因為她給村民帶來了實惠。”付出總會有回報。3年來,她被評為蒙城縣“三八紅旗手”、亳州市首屆大學生村官“十大創業之星”、“省優秀大學生村官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