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版潛力股

  想要在創業版中尋到潛力股,來個股票一飛沖天麼,看看這些有前景的潛力股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尋找創業板未來牛股 13只潛力股現身

  創業板開板近5年來,湧現了一批牛股。未來在創業板上還將有哪些牛股誕生?

  《投資者報》記者近日仔細研究了創業板上市5年來的50只牛股所具備的“基因”,包括業績良好、公司進行過併購重組、處於計算機或傳媒等新興行業中、機構持股集中度高等等。

  遵循這一邏輯進行篩選,記者最終找到了9只業績優良的股票和4只具備重組概念的股票。9只業績優良的股票包括:愛爾眼科、上海凱寶***300039,股吧***、漢得資訊、香雪製藥***300147,股吧***、中海達***300177,股吧***、華平股份***300074,股吧***、東富龍***300171,股吧***、佐力藥業***300181,股吧***、安科生物***300009,股吧***;具備重組預期的4只股票則包括:立思辰***300010,股吧***、福安藥業***300194,股吧***、數字政通和凱利泰***300326,股吧***。

  51只股初具條件

  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有392家,根據“牛股基因”,《投資者報》記者對已經找出的50只牛股之外的股票進行了有邏輯的篩選。

  第一步,剔除記者已經研究過的漲幅居前的50只牛股,還剩342只。

  第二步,剔除2014年中報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公司,還剩193只。

  第三步,按照行業分類,從上述193只股票中,記者挑選出來自計算機行業的26只個股、來自生物醫藥行業20只和來自傳媒行業7只個股,共計53只股票。

  第四步,從上述53只股票中,剔除今年中報末沒有獲機構持有股票的騰信股份***300392,股吧***和三聯虹普***300384,股吧***,剩下51只個股。

  這51只個股成為《投資者報》篩選出的一個濃縮的“股票池”,是具備“牛股基因”的創業板公司,從中長期的投資來看,其中,可能會誕生未來創業板“牛股”,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不能一一列表。

  當然這樣的梳理和分析還不夠全面,記者從這51只股票中進一步重點關注兩類企業:一類是業績持續增長的企業,一類是最近有重大併購重組預期的企業,從中選出13只股票。

  9只股票業績良好

  業內一位資深的投資合夥人,曾與《投資者報》記者分享他做股票投資的一點心得。做股票長線投資的核心是什麼呢?他歸納為:“第一是業績,第二是持續增長的業績,第三是持續的高成長業績。”這是個“笨辦法”,卻也是最基本的辦法。

  基於此方法,可以尋找上述“股票池”中有此“基因”的股票。上述的51只股票2014年中報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了增長。

  記者上述股票中篩選出最近3年***2011年~2013年,下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在“股票池”均排名前20的股票,共有9只入選,分別是愛爾眼科、上海凱寶、漢得資訊、香雪製藥、中海達、華平股份、東富龍、佐力藥業和安科生物。

  其中,計算機行業的漢得資訊是最近3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最高的企業,達到32%;醫藥生物行業的愛爾眼科是最近3年營業收入符合增長率為6.5%,成為9只個股中增長最快的企業。

  愛爾眼科2014年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1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淨利潤為1.4億元,同比增長41%。公司最新機構持股數量為92家,持股數量為3.9億股,持股市值為96億元,佔流通股比例為75%。

  愛爾眼科作為目前眼科醫院領域唯一一家上市的民營眼科醫療機構,自成立以來,歷經11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已經初具規模。

  在第一季度末,愛爾眼科釋出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2000萬元與深圳前海東方創業***600278,股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深圳前海東方愛爾醫療產業併購基金,作為專門從事眼科醫療服務產業併購整合的投資平臺。

  信達證券中小市值團隊分析師認為:“愛爾眼科首次發起設立醫療併購基金的公告,可看做是公司發展模式的探索創新,短期內對生產經營沒有實質影響,長期將有助於公司成功併購優質專案,加快全國網路佈局。”

  4只股票存重組預期

  今年併購題材類的股票一直是資本市場追逐的熱點。所以,具備重大併購重組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具有成為牛股的潛質,在上述51只股票中,符合這一條件的有4只,分別是立思辰、福安藥業、數字政通和凱利泰。

  數字政通屬於計算機行業,其最近3年淨利潤複合增率為23%,是4只併購重組概念股中淨利潤增長速度最快的企業。

  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淨利潤2688萬元,同比增長28%。今年二季度末,公司機構持股數量為6499萬股,持股市值為21億元,佔流通股的53%。而在今年一季度末時,數字政通持股機構持股數量為2124萬股,持股市值為8.9億元,佔流通股的27%。

  公司於2014年7月18日釋出了《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之前,公司唯一的一次併購重組事項是在2012年,當時漢王科技***002362,股吧***擬以1.16億元的價格出售全資子公司漢王智通,數字政通以及漢王智通4名高管分別認購90%以及10%股權。

  資料顯示,漢王智通成立於2010年11月。公司主營業務為高速公路領域的收費系統、稱重系統、超速布控系統及安防領域的城市卡口監控系統、電子警察系統、停車場車輛管理系統等。

  信達證券的分析師邊鐵城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2014年上半年,數字政通在數字城管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公司還陸續推出了多個新產品,其中‘智通慧眼’和‘智泊’等智慧停車場系統,可以實現停車場智慧化管理,目前已經在超過1000個停車場安裝部署等。此外,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加速佈局智慧城市和發展的戰略已經開始實施。”

  :創業板上演紅與黑 中線佈局6只成長潛力股

  創業板市場在近期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創業板指數迭創歷史新高、創業板新股成為今年上市新股的主力、創業板個股受益經濟轉型的預期持續升溫;另一方面,首批面臨退市風險的創業板個股開始浮出水面,創業板公司的業績表現明顯低於市場預期,而老生常談的創業板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潮依舊洶湧澎湃,就在這“紅與黑”的交織纏繞中,創業板的兩極分化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

  紅

  創業板指數迭創新高

  儘管下半年以來大盤指數的快速上行以及權重藍籌股的輪番活躍使得市場對中小市值個股的關注度有所降低,但創業板市場依舊在強勢主機板市場的陰影下煥發出勃勃生機,特別是進入9月份後,創業板綜合指數迭創新高並在本週四重新整理1630.45點的歷史最高點位。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創業板綜合指數已累計上漲30.52%,本月漲幅則達到8%,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累計漲幅分別只有4.65%、4.28%。

  創業板指數昂然挺立,創業板個股的表現也異彩紛呈,據本報資料中心統計,以後復權價計算,長盈精密***300115,股吧***、億通科技***300211,股吧***等98只創業板個股的股價在本月創出歷史新高,全通教育***300359,股吧***、智飛生物***300122,股吧***等56只創業板個股在本月有過漲停的記錄,任子行***300311,股吧***、明家科技***300242,股吧***等9只創業板個股的股價月內漲幅超過30%。

  而在創業板市場持續火熱的背後,則是市場資金對創業板個股的積極追捧,本報資料中心的統計顯示,雖然8月份市場對藍籌股的青睞導致創業板市場的日均成交金額縮水至298.43億元,不過在本月的前9個交易日中,這一資料卻急速回升至405.08億元。

  利好政策紛至沓來

  創業板市場之所以能在今年實現超越大盤整體水平的超額收益,其底氣無疑是來自於投資者對創業板公司未來成長性的良好預期。

  據本報資料中心的梳理,在目前全部392家創業板公司中,屬於資訊服務、資訊裝置、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公司就多達202家,來自傳媒娛樂、家用電器、旅遊休閒、食品飲料、汽車等大消費行業的公司則佔到57家,而發展新興產業和大消費行業正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主要方向。

  與之相對應的是,相關行業也在今年持續獲得利好政策的扶持,僅本月以來,政府便先後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大氣及水汙染防治、城市節水、旅遊業改革、體育產業等領域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這不僅為相關產業中的創業板公司提供了政策預期,同時也為大禹節水***300021,股吧***、明家科技、津膜科技***300334,股吧***等受益創業板個股股價的爆發提供了契機。

  創業板領銜新股上市

  本週,A股市場先後迎來7只新股上市,其中除了亞邦股份***603188,股吧***和好利來以外,其餘5只新股均為創業板新面孔,而這也成為今年創業板個股擔當新股主力軍的一個縮影。

  據本報資料中心統計,自今年IPO重啟以來,A股市場已上市新股78只,其中主機板新股19只,中小板新股22只,其餘37只新股則都來自創業板,由此可見創業板市場已成為當前新股發行的主要陣地,而這一趨勢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仍將延續,因為根據證監會此前確定的IPO發行節奏,今年內主機板中小板發審會、創業板發審會每週分別各召開一次,每次會議大致安排2家左右企業,也就是說年內上市新股中,創業板新股至少將佔到50%。

  除了扮演新股發行主力軍的角色外,創業板新股上市後的表現也相當不錯,36只創業板新股***昨日上市的中來光伏暫未統計***上市以來的股價整體漲幅已達112.87%,飛天誠信***300386,股吧***、易事特***300376,股吧***等16只創業板新股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00%。

  黑

  大股東高管套現如潮

  對於投資者而言,迭創新高的創業板市場為其提供了新的交易機會和投資方向,但對於創業板公司的大股東和高管來說,創業板市場的強勢表現卻成為自己高位套現的天賜良機。

  據本報資料中心統計,本月以來已先後有天壕節能***300332,股吧***、銀邦股份***300337,股吧***等85家創業板公司釋出了大股東或高管減持公告,減持總量約1.82億股,合計金額約29.69億元,這一資料已經超過8月份創業板市場23.08億元的減持總規模,其中僅南風股份***300004,股吧***原第一大股東楊澤文便在此期間通過減持1100萬股公司股票套現了4.475億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月獲得公司股東或高管增持的創業板公司僅有安居寶***300155,股吧***等6家,增持總金額也不過0.94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本月減持金額較大的創業板個股大多也是當前市場中的熱門領漲品種,比如在本月減持金額超過1億元的10只個股中,金信諾***300252,股吧***、瑞豐光電***300241,股吧***、銳奇股份***300126,股吧***等股都剛剛在本月創出股價歷史最高紀錄。

  中報虧損公司達27家

  雖然創業板公司已經開始分享各項利好扶持政策,但令人失望的是,利好政策轉化為上市公司實際收益的效率卻不盡人意,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總計實現淨利潤約152.11億元,同比增長15.17%,雖然增速好於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9.47%的整體表現,但卻較一季度17.58%的整體淨利潤增速下滑了2.41個百分點,特別是機器人***300024,股吧***等市值處於前50%的創業板權重股在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增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落。相形之下,A股主機板公司、中小板公司的中報業績增速均好於今年一季度,也就是說,在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有所復甦的背景下,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增速卻在放緩。

  另外,今年創業板中報業績下滑超過100%的公司共有19家,中報業績出現虧損的公司達到27家,這兩項資料分別較去年同期多出2家和4家,而在已釋出三季報預告的62家創業板公司中,有17家公司表示存在“預減”、“續虧”、“首虧”等風險。

  首批退市股魅影乍現

  就在創業板新股風生水起的同時,首批可能退市的創業板個股也逐漸浮出了水面,天龍光電***300029,股吧***於昨日釋出《關於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表示公司因為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虧損,加之今年上半年再度報虧,公司可能觸及“最近三年連續虧損”的紅線,進而導致公司2014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暫停上市。除了天龍光電以外,寶德股份***300023,股吧***、萬福生科***300268,股吧***也同樣因為連續虧損的原因釋出了可能暫停上市的風險預警公告。

  據瞭解,與主機板、中小板不同,創業板公司如果連續虧損3年,無需ST將直接暫停上市,同時創業板公司不允許借殼上市,這無疑加大了天龍光電等三家創業板公司退市的風險。雖然天龍光電、寶德股份都有重大事項正在進行,存在爭取政府補貼、資產重組、處置閒散資產等“救命”希望,但在創業板公司連年虧損狀況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創業板市場出現首家退市公司已經是近在咫尺。

  後市展望

  創業板仍有衝高潛力

  儘管當前創業板市場創出的並非都是好訊息,但創業板的強勢表現還是令投資者對其後市的走向心存憧憬,而業內人士也認為,就短期而言,創業板市場仍有慣性衝高的潛力。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投資顧問周明認為,創業板與主機板市場之間一直存在“蹺蹺板效應”,當8月份主機板在週期性藍籌股的帶動下迅速崛起時,創業板市場的走勢就較為平淡,但由於8月份的新增信貸規模低於市場預期,CPI、PPI資料都有所下滑,導致市場對週期性藍籌股的看法重新趨於謹慎,而前期缺乏表現、對資金需求較小的創業板個股則獲得了輪動的機會。同時近期上市的新股還是以創業板股票居多,這些股票在上漲之後均獲得了市場的連續爆炒。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效激發了市場對創業板股票的炒作熱情。此外,符合政策導向的行業多數在創業板,而新經濟在近期不斷攻城略地,在二級市場上自然也會獲得表現的機會。

  華融證券投資顧問李佳則表示,近期創業板市場的量能持續放大,顯示資金正穩步介入此輪創業板行情的炒作,在國內巨集觀經濟處於轉型期的背景之下,一些創業板股票由於是新興產業的行業龍頭,因此在後市具備更多的併購重組機會,這也為創業板股票的炒作增加了新的理由。而且從已經公佈的公募基金中報來看,機構投資者仍看好身處新興產業的創業板股票,眾多創業板股票出現在公募基金的前十大持股名單當中,對創業板股票的上漲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考慮到四季度創業板限售股解禁規模為年內最低,減持壓力可能有所減弱,目前已經開始呈現出逼空走勢,創業板市場應具備慣性上衝的潛力。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當前創業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65倍左右,而整個深市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30倍,滬市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1倍,隨著創業板的持續上行,因估值與業績背離而引發的創業板個股之間的分化將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