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後成功的事例

  成功,有時候需要耐心的等待。你覺得呢?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等待而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等待而成功的事例篇1: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因為年齡大了,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他應人們邀請,決定做一場演說。

  這天,會場上座無虛席,人們焦急而又熱切地等待著。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吊起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巨大的鐵架。推銷大師在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

  人們好奇地望著推銷大師,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巨大的鐵錘,放在他的面前。主持人邀請了靈位身強體壯的聽眾到臺上來,推銷大師請他們用鐵錘去敲那個巨大的鐵球,知道它蕩起來。

  這兩 位聽眾掄起大鐵錘奮力向那個大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後,吊球紋絲未動。他們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鐵球,他們氣喘吁吁,還是未能將鐵球敲動。

  會場寂靜無聲。這時,推銷大師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錘,然後開始認真地敲打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地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接著,再敲一下。

  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人們各種聲音和工作發洩著自己的不滿。然後推銷大師仍然以小錘一小錘不停地敲打著,彷彿根本沒有看見人們的反應。許多人憤然離去,會場上到處是空著的座位。

  40分鐘後,坐在前排的人突然叫道:"球動了!"

  霎時間,會場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個鐵球以很小的幅度擺動起來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大師仍舊一小錘一小錘的敲著,人們默默地聽。

  鐵球在大師一鑲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年強人用大錘也沒有打動的鐵球,在推銷大師小錘的敲打中卻劇烈地擺盪起來。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最後,大師開口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能面對失敗。"

  等待而成功的事例篇2:

  1927年6月,美國有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帶著他的新婚妻子來到舊金山謀生,他們在這裡開起了一家冷飲店。事實上,這個店只是在一家麵包店隔開了一角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店,只不過是個冷飲攤,而且只賣汽水。

  後來因為全球經濟衰退,沒多久,他們的冷飲店被迫關門。但他們並沒有就此放棄而離開這裡,隨即他們把冷飲攤擺在了附近一個十字路口,不久年輕人發現這裡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不管將來是做什麼生意,都是很理想的位置。所以儘管關門歇業了,他還是照樣付房租。

  有一天當他收攤回來的時候,看到隔壁麵包店的生意好過往常,受此啟發,他與愛妻商量決定開一家快餐店。他推出的熱食品,有辣椒紅豆、墨西哥薄餅、夾烤肉三明治等,再加上年輕人用心寫成的廣告標語一渲染,更顯得奇妙無比,這正迎合了人們好新奇的心理。

  此外,他還以強調“熱”來表現特色。他煮了一大鍋玉米湯,不時地掀鍋蓋,熱氣從鍋裡湧出來,繚繞在店面上空,給人一種熱氣騰騰的感覺。尤其在冬天,這一招特別吸引人。

  同時,這種小店,爐灶跟店面連在一起,他把爐灶做成白色的,妻子則穿著時髦的衣服,圍了條白色圍裙,站在爐邊烤肉。

  在夫婦兩人齊心合力的經營下,小吃店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年輕人一看發展的時機來臨,立即著手準備擴充套件的計劃,他讓妻子親自主持訓練廚師,他自己則一有空閒就到外面去勘察地點,以備將來增設分店。

  這時候的美國經濟仍在陰霾的籠罩之下,豪華的餐廳,一家接一家地倒閉,而大眾化的小吃店,卻成為飲食業的一枝獨秀。再加上年輕人經營的小吃店別具特色,生意就更加興隆了,到了1932年,年輕人所經營的小吃店已增加到7家。

  經過近30年的奮鬥,年輕人擁有了大小餐館近千家,員工3萬多人,年營業額在4億美元左右的大企業,創造這一奇蹟的就是離世界500強企業只有一步之遙的梅瑞特公司的創辦人約翰·梅瑞特。

  等待而成功的事例篇3:

  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時時可見厚厚的冰層上面散落著一些冰窟窿,它們是海豹的出氣口。一隻體形碩大、渾身雪白的北極熊正晃動著略顯笨拙的身軀,在這些出氣口間來回徘徊,期待著能夠獵取到定時上來出氣的海豹。北極熊起初顯然未意識到這種主動性的進攻不是明智之舉,因為海豹通過北極熊行走時冰層的振動能夠覺察到它的一舉一動,進而選擇恰當的出氣口。因此,大多時候北極熊的來回奔波往往徒勞無功。

  當北極熊意識到這種行動的愚蠢後,它便停止了能夠暴露行蹤的走動,堅定地守住一個出氣口,一動也不動。北極熊的“不動”顯然比“動”能帶給海豹更大的危險。這是因為海豹由於北極熊的“不動”,它就對冰面上的情況一無所知,喪失對安全出氣口的準確判斷率,因此選擇出氣口往往帶有很大的賭博性。而由於海水的浮力,海豹一旦露出水面,想在短時間內返回水中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如果出氣口邊恰有一隻北極熊,它就只能面臨滅頂之災了。但北極熊的運氣並不會因此多麼好,一隻海豹的出氣口有十幾個之多,很顯然想捕捉到一隻海豹就需要付出長久的努力和等待,一天、兩天、三天……冰天雪地中的這種等待,考驗著北極熊的毅力、意志和勇氣。只見狂風吹得它雪白的絨毛如波濤起伏,揚起的雪屑落在它的眼睫毛上,讓它睜不開眼睛。但對生存的渴求以及源於內心對成功期望值的堅守,使得它不為外界的殘酷因素所折服,不為外界的淫威所震懾。所幸北極熊的等待不會白費功夫,每週它都能成功地捕獲一隻海豹……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北極熊的聰明在於,它掌握了身邊事物發展的規律,它知道,在成功之前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煎熬,過程是通往結果的必由之路,只有懂得等待,並在等待成功時能夠承受住磨練和打擊,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是啊,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啊?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一定需要努力。而筆者想再加上一句:努力還需要耐心的等待。北極熊的成功不就主要源於耐心的等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