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女性勵志文章故事

  失去金錢的人損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損失極多,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8日報道,美國得克薩斯州麥卡倫的17歲女高中生安德里亞·塞拉·薩拉薩爾***Andrea Sierra Salazar***不幸患上了癌症,但她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為自己拍攝了一組光頭照片,併發布到社交網站上,鼓勵那些跟她有同樣遭遇的病人。

  2016年2月,安德里亞發現自己的脖子裡有腫塊,後檢查發現胸部也有,這才知道自己換上了淋巴癌二期。安德里亞的人生自此從彩色變成黑白,一度喪志。她說,當她開始掉髮的時候曾一度失去信心,更沒有勇氣頂著光頭拍攝寫真。

  她說:“我開始也沒有勇氣頂著光頭拍照,但是後來我意識到自己沒必要自卑,應該樂觀起來。”她在圖片下面評論道:“癌症也不能阻止我成為一個公主。”

  安德里亞的照片在網路被分享近10萬次並收穫了20萬點贊,她也持續通過化療對抗癌症。對於受到外界重視,她很開心,也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和她一起對抗病魔,找回自我。在這組圖片中,安德里亞在花園裡穿著一席拖地長裙,擺出各種美麗的姿勢。她說,她從來沒有想到過會頂著光頭出鏡。她現在已經學會接受自己,並堅信所有的女孩都是公主。

  攝影師傑勒德***Gerard***在他的網站上說:“安德里亞告訴我們,無論你遭受了什麼,生活中都充滿了美好。她是堅定信心的最好的寫照。”

  :2

  25歲的哥倫比亞姑娘蘇麗·桑吉諾因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綜合症,生來四肢不全,雖因身體缺陷曾遭受欺凌和性侵,甚至險些自殺了斷,但她還是以堅強的意志面對殘缺人生。可是如今,蘇麗已成為哥倫比亞國內一位眾人皆知的勵志演說家,她正在以自己的故事激勵著無數人鼓起勇氣戰勝困難。

  出生於貧窮家庭的蘇麗,因身體缺陷,成長之路充滿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艱辛——一蘇麗在出生就被醫生判處“死刑”,宣佈她的一生都必須在床上度過。雖然蘇麗的三個哥哥和兩個妹妹都沒有患上這種罕見病症,但是還是給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留下極大陰影。雪上加霜的是,蘇麗兩歲時,她的父親自殺身亡。

  失去了父親的保護,蘇麗在少女時期又遭遇強暴,導致她一度對生命絕望——15歲時,她爬上四層樓的樓頂,想一死了之,所幸她的母親吉列米娜及時發現並阻止了她。

  蘇麗坦承,其實自己在六歲時就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對生活有許多絕望的想法,包括為什麼我生來是這樣?為什麼我的父親會自殺?為什麼我身體殘缺?”然而,母親吉列米娜給了她無微不至的呵護和鼓勵,還支援她學習油畫,鼓勵她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

  蘇麗也以實際行動證明就算沒手沒腳也可以無所不能。從鋪床、刷牙、穿衣等對平常人來說最簡單不過的小事學起,現在,她不但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還在18歲時考上了藝術學院,學會了用嘴叼著筆作畫。

  此外,蘇麗還走出了幼年被性侵的陰影,甚至還在19歲時有了男朋友,“他並沒有任何殘疾,但是他卻接受了我。我們在一起有一年多,之後我們分手了,因為他對未來沒有什麼想法。在23歲時,我又談了另外一個男朋友,我希望結婚,也希望能有孩子,”蘇麗說,“曾經有醫生告訴我,我這輩子不可能成為媽媽,但是現在我很享受生活。”

  更讓人敬佩的是,蘇麗從來沒有接受過政府的任何經濟援助。如今,她經常出現在電視或電臺的節目中,作為一位勵志演說家,致力於用自己的經歷,為幫助哥倫比亞國內的殘疾人而四處演講,籌集善款。

  作為一個肢體健康的你,在困難面前倒下時,請想想女性勵志故事裡四肢不健全的姑娘蘇麗·桑吉諾,想想一個不健全的人的成功,想想成功都是經過磨練,而且堅持不放棄的意志。

  :3

  這幾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有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人們出門的行頭裡不得不添上了口罩,國內一家生產防霧霾口罩的企業都打算上市了;菜場裡木耳、豬血等清肺食材也供不應求。

  90後女孩郭雯雯也從中嗅出了商機,推出了專門針對肺、肝、心、脾、腎,獨一無二的養生茶,搶佔細分市場。並非是製造噱頭,她為此花了1000多萬買回配方,並申請了專利。在郭雯雯的背後,站著一個疼愛她的好爸爸。他全力支援女兒創業,還成了女兒的投資人和“義務宣傳員”。

  24歲的郭雯雯和其他“創二代”們不太一樣,她沒有商人的犀利和精明,更像是一個鄰家女孩。

  郭雯雯一邊泡茶,一邊給大夥兒長知識:“我們的茶用普洱調湯色,現在你們喝的是生茶,可以減肥解酒,但最好不要空腹喝;別小看了這包茶,雖然只有4克,但卻包含了36種中草藥;養生茶的植物蛋白含量高,喝一杯,相當於吃了3個雞蛋……”

  事實上,郭雯雯走上“茶道”,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我老家福建泉州是茶鄉,我們福建小孩根本不用學泡茶,耳濡目染,從小就會的”。

  郭雯雯6歲的時候,父親到武漢創業。半年後,他將女兒接到武漢讀書。

  可以說,父親絕對是郭雯雯創業路上的導師,“父親到武漢時一無所有,賣過鞋子,做過箱包、禮品,還開過銅礦,漸漸闖出了一片天地。父親很疼愛我和弟弟,小時候我們家條件不好,看見別的小孩吃麥當勞,我和弟弟也想吃。父親買不起,但他不想讓我們產生自卑感,就會說,這有什麼好吃的,爸爸做的更好吃。他會買麵包,煎幾塊肉,夾上新鮮蔬菜,親手做給我們吃。我走上創業這條路,很大程度是受父親的影響”。

  2012年,郭雯雯大學畢業,在就業和創業之間,她幾乎沒太多猶豫就選擇了後者。

  事實上,此前4年校園生活裡,郭雯雯已經試水做生意了。她從大一開始就做促銷員。大三時,她又瞄準了一個商機:寫字樓裡許多白領和老闆經常出差,賣機票不需要太多本金,又不愁客源。那年暑假,她掙了幾千元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但到了真正創業的時候,郭雯雯有點迷茫了,該從什麼專案切入呢?她連續逛了幾天街,結果發現,武漢人同樣愛喝茶,這一點從大街小巷遍佈的茶葉店便可窺一斑。

  最初,郭雯雯自信滿滿,覺得賣茶應該不難。可很快,現實就給她上了一課:“我先去找父親生意圈裡的一些朋友推銷,可有一次,我剛上門,那個叔叔就直接對我說,你應該先學會什麼才是真正的茶,再來找我。不是分得出幾種茶,就叫懂茶道了。”

  這次的失敗,讓郭雯雯從創業的衝動中冷靜下來。滿大街都是賣茶的,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思來想去,她決定要做就做獨一無二的產品,從細分市場切入“藍海”。

  郭雯雯決定找父親當自己的投資人,她為此還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書,成功從父親那兒拉來了資金,花1000萬從北京幾名老中醫手裡買來了養生茶的配方,並找到佛山一家醫藥公司代工生產。

  有了產品,郭雯雯並未盲目投入市場,而是在會所整整泡了一年茶,邀請朋友們品嚐“挑刺”,“ 就像一款遊戲開發,必須經過一段測封期,不斷完善更新,才能增加成功機率。”

  2013年,郭雯雯覺得時機成熟了,開始嘗試著在朋友圈和商會圈裡推廣自己的養生茶,很快攢起了一批“粉絲”。這讓她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了信心,和父親商量後,他們在老家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自己做養生茶,“這樣產品的品質更穩定,可控制”。

  對於未來的發展模式,郭雯雯目標很明確,就做“圈子”,發展會員,“我希望聚一批愛茶的人,定期舉辦沙龍,講講茶道。這是事業,更是我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