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親戚話題作文

  走親戚是春節中一項必不可少的習俗,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今天,媽媽帶我去親戚家。媽媽很早就把禮物準備好:給外婆的八寶飯、牛奶;給小姨的蘋果、梨。出門時,媽媽還要檢查我的指甲有沒有剪乾淨,衣服上有沒有沾著灰,好像親戚家是衛生檢查院。親戚家住的很遠,在擠第三輛公共汽車時,媽媽帶的八寶飯被壓扁了,蘋果從口袋裡鑽了出來,像球一樣在車廂裡滾來滾去。我去摸口袋裡的蘋果,蘋果少了四隻,倒摸到幾粒葡萄,大概也是別人送親戚的禮物。媽媽抱怨親戚家住的遠,其實,我是不喜歡親戚家住的太近,太近了有點像鄰居,穿著拖鞋就能去,一點也不正規。 到了親戚家,外婆就端了一盆糖果給我吃,媽媽說:“不用了,我兒子又不是五歲。”我不知道是聽外婆的還是聽媽媽的。過了一會兒,大人們開始說話了,我連打了幾個哈欠,媽媽怕我的哈欠越打越多,就說:“快去玩吧!”我連忙奔到弄堂裡玩,於是半個哈欠也打不出來了。我和弄堂裡的小孩一塊玩,開心得像在過年一樣。 吃飯像是大人們在做遊戲。今天吃的菜一盤一盤端上來,他們坐下來慢慢吃,可以吃幾個小時。特別難受的是,我的碗裡已堆滿了菜,但外婆又夾了兩隻雞腿給我,小姨像是和外婆比賽,夾了四塊醬鴨要我吃。我想吃得快些,在大家下一輪夾菜前逃走,可手忙腳亂,兩次打翻醬油碟,一次打翻醋碟,捱了媽媽三次罵。 我跟媽媽離開親戚家的時候,已經變成了另一個我:頭髮亂糟糟的,衣襟上有三塊醬鴨油漬,鈕釦掉了兩顆,新鞋子變成了舊鞋子。但我的心裡充滿了快樂。我期待著下次去親戚家的日子快點來臨!

  2:

  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萬家團聚的日子。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剪窗花、貼對聯、包餃子、蒸饅頭、走親戚、發壓歲錢等,其中我最喜歡走親戚,因為可以領略到好久不見的溫情。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媽媽到姥姥家走親戚。做了三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才趕到姥姥住的小鎮。我們“艱難”地下了車後,看見一條漫長且凹凸不平小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終於,在我和媽媽長途跋涉了進半個小時後,姥姥家的房子漸漸出現在我的眼中。我欣喜地跑了過去,在門前大喊:“姥姥,姥姥!我來了,我來看你了!”鏡頭一轉只見一個老人快步從房中小跑出來,臉上泛著焦急的神情,四處張望著,當她的目光停留在我的身上時,臉上不禁掛起了笑容......這人自然是我姥姥了。我趕忙走了過去,弓著腰大聲說:“姥姥,新年快樂!”與此同時,媽媽也提著各種塑料袋滿臉笑容的走了過來,道:“娘,我回來了!”姥姥帶著幸福的笑容,顫抖著說:“好,好,回來就好!快進來,我做了好菜。”這時侯,也該吃晚飯了我和媽媽一進屋,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媽媽說:“怎麼那麼香?”外婆說:“哦,你們來的真是巧啊,今天孩子的舅舅做了他的拿手絕活——糖醋排骨,孩子,得多吃一點啊。”

  就在做飯的這點空,媽媽便和外婆聊起了天。外婆一會兒問我的學習怎麼樣,一會兒問媽媽的工作順利嗎……

  “飯好嘍。”舅舅說。我看著糖醋排骨,嘴裡不時的流出一點口水。外公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大家快吃吧。別等涼了。”我心裡高興極了,心想:終於能吃糖醋排骨了。

  吃完飯,外公帶我去外面買零食,媽媽則和外婆一起聊天。

  到了超市,我買了一袋新年大禮包,準備給外公、外婆和媽媽一起吃。買完東西,我們到了家,我把新年大禮包分給了外公、外婆和媽媽一人一袋,他們都誇我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終於,我和媽媽還是要走了,臨走時,外婆給媽媽拿了一些自制的香腸,很好吃。外婆又給媽媽說了幾句悄悄話,又拍了拍媽媽的肩膀。

  “外婆再見,外公再見!”我對他們說。我看見,外公好像哭了……

  3:

  快過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著辦年貨。

  街上貨物琳琅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們正在商店選購“新年禮服”呢,周圍圍著一群可愛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著鬧著要買新衣服、新玩具。這些媽媽被吵得沒辦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帶“寶貝們”一陣狂購後,再來為自己添置。

  “對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髒了。”這時突然傳來一句道歉。怎麼回事?原來一位大伯剛買完魚出來,不小心將正在購買年畫的幾位小姑娘的衣服弄髒了。“沒關係!”小姑娘笑嘻嘻地拿著剛選好的年畫又走進了另一家商店。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邊又傳來了一陣陣笑聲……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了幾朵鮮花,五彩繽紛,原來是幾位小朋友在放煙花。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明亮的彩燈照耀得清晰可見,遠處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隨著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驚喜的歡呼聲。小河之畔,時而隱現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漫延。

  一家人圍著大圓桌,吃著熱氣騰騰的團圓飯,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待著新年的到來。

  走親訪友

  “恭喜發財!”一陣陣問候傳入耳中,原來是路上走親訪友的熟人互致問候。而夥伴們則是跑東家串西家,“跟你拜個年!”手中的鈔票也多了起來,甚至手中還會賺得一大把香菸。而這大多是送給自己的老爸,有時也會試著抽一下,可咳嗽幾聲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們則在一起咬著嘴皮子悄聲細語地說著什麼。大人們在一起談談家常,老人們則在兒女們的陪伴下觀看著TV節目,精彩的節目時而惹得老人們會心地笑個不停。

  4: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