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勵志故事何炅

  何炅是湖南衛視"快樂家族"主持的核心人物,那麼關於他的勵志故事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高三開始就做起了主持

  何炅的中學時代在湖南師範大學附中度過,學校檔案室裡,我們看到何炅沒有嚴重的偏科現象,每一門都是八、九十分,但文科顯得更好,化學卻是何老師的心頭痛,“不知道為什麼,數學物理也都還可以,就是化學老學不好。”除了成績好,何炅還是學校的活躍分子,多才多藝。

  何炅與丹妮在高三成為同學,為準備新年節目,學校團委的老師讓他們出一個相聲。兩人以校園的幽默笑話為內容湊成的相聲,卻不想,竟成了學校最受歡迎的節目。

  除自編節目,何炅和龍丹妮還自己設計造型,“我記得又一年我們穿得特別像神經病,我穿了一件黑色的呢子中山裝,繫了一條大紅色的圍巾,還用五四青年的方式系在脖子上,丹妮穿的是件毛衣。倆人都很‘搓’的樣子,體育館全校同學上千人,我們倆就這樣嗒嗒嗒跑上去,其實不用開口就已經很好笑了。後來連校長都笑翻了,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算是奠定了一個小小的基礎吧。”何炅如是說。

  高三的時候,龍丹妮拉著搭檔何炅一起去電臺毛遂自薦。“那時候我們倆就跟神經病一樣站在一個大辦公室中間,像我們平時說相聲那樣,把我們學校一些好玩的事說出來。說完之後電臺的人都笑翻了,當時的主持人就說‘那這樣吧,你們就留下來上今天的節目吧’。從那天開始我們倆就做起了主持人。”

  何炅坦言,當年“是劉純燕挖掘我做的主持人,我差不多也是她給帶出道的。”兩人當年一同主持央視少兒節目“大風車”,自己一直將劉純燕作為學習和模仿的物件:“那時候我們一個是金龜子,一個是毛毛蟲,我跟董浩叔叔的形象不太一樣,於是就學劉純燕,結果人家便說‘大風車’有兩個娘們兒。”

  《快樂大本營》誕生於1997年7月11日。李湘和李兵是快樂大本營的1997年開播時的首批主持人。從第二期節目開端到1998年3月,電臺主持人海波被導演選中,李湘和海波擔負了八個月的“快樂”主持。1998年,海波由於某種原因離開,何炅加入。

  1998年,製作方找來了還是老師的何炅,何炅開始代班,然而何炅曾因覺得收視率太低迷,想過放棄,但是,他最終還是選著了堅持。

  1999年李維嘉加入。2004年10月30日,李湘離開呆了八年的大本營,離開了主持人行列,隻身去了北京,成為了北京某公司的製作人。而且那段時間還在準備結婚。但快樂大本營並沒有停播,堅持下來的李維嘉跟何炅兩個男生繼續做主持。

  2000年謝娜以葉子的身份加入大本營主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又離開;2002年謝娜再次加入大本營與何炅李維嘉搭檔主持,2005年07月又離開;2005年10月再度迴歸加入快樂家族。

  家族形成:快樂家族是2006年選出的新一代主持團體,何炅、李維嘉、謝娜、杜海濤、吳昕五人組成,號稱“湖南第一主持天團”、“收視第一天團”。

  :為了別人愛自己

  飛機的常客都知道,在飛機上和嬰兒同座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飛機上的密閉空間、無趣的漫長路程和壓力的變化,常常會讓孩子們扯開最大號的隨身音響嚎啕大哭,旁邊的我們能不能休息倒在其次,被孩子持續不斷的悲嚎一直一直揪著心那真的不是個滋味。

  這天上了飛機我就暗自叫苦,飛機滿員不說,鄰座的就正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個小寶寶!我在飛機上補覺的計劃是徹底泡湯了。

  失望了一會兒,我還是調整心情朝這萍水相逢的母子倆友善地笑笑。這個孩子也真是神奇,一直從他媽媽的懷裡探出頭來認真地打量我,一邊淋漓盡致地流著口水,一邊朝我不停地燦爛地笑。我想入非非地問:“你幹嗎盯著我呀?是不是在電視上見過我啊?”伸出手指給他,他馬上就用小手緊緊握住,我立刻被這溫柔的示好行為收服了,心裡充滿了柔情。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該寶寶就是個省事的主兒。本來還在裝天使一直可愛地笑笑笑,飛機一起飛立刻上演小魔鬼整套節目。哭喊,噴鼻涕泡,掙扎,揮動雙拳打媽媽的臉,還十分有勁兒地拿小腿一直蹬我。年輕媽媽一直跟我說不好意思,我一直說沒有關係,大家在飛機上各自都好忙。

  年輕媽媽一直欣賞和慈愛地看著寶寶,還試圖尋找一個讓孩子會稍微舒服點的姿勢,找了好幾個角度發現一個自己最擰巴的姿勢讓孩子最有安全感。於是這位偉大的母親就扭著腰、斜著肩、窩著胸,一隻手抱著孩子,一隻手撐著前座,用這樣的高難度動作很技巧地呆著。

  我真的為她感到辛苦。那個姿勢呆一下還好,長久下去怎麼受得了?年輕媽媽滿頭大汗,可還是一直欣賞和慈愛地盯著自己的寶寶。她拒絕了所有的飛機餐食,連水都沒法騰出手來喝一口。我有心說我拿著杯子你來喝,又實在沒熟到這份上,左右為難,真是大家都各懷心事。

  飛機在遇到雲層的時候開始顛簸,因為年輕媽媽的技巧動作化解了起伏震動,孩子沒什麼感覺,皺皺眉頭睡得還是很安穩。只是媽媽的表情就不怎麼好。突然,她著急地指著嘔吐袋朝我示意,我趕快開啟拿給她,她坐直了騰出隻手,接過去就匆匆忙忙地吐了。

  她吐得挺厲害的,而這個過程中,她居然很小心地沒有驚動自己的寶寶,然後又是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說抱歉,說是暈機,是老毛病了。

  因為事發突然,我在旁邊真是目瞪口呆。之前看她為孩子忙碌辛苦,真是沒有發覺她一直在忍受暈機的痛苦。我由衷地說,你真是不容易。自己不舒服,可還是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年輕媽媽不在我突然想到,我小時候雖然我媽媽沒有帶我坐過飛機,但也一定是出過遠門的。在火車上,在長途汽車上,在不舒適的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媽媽也一定是這樣,不管自己多麼辛苦,也要想方設法地讓我舒服吧?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沒有什麼特別不愉快的片斷,這是父母花了多少心血才完成的奇蹟!

  每個父母親不也都是這樣?不僅僅是出門在外的路途上,其實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裡,父母總在殫精竭慮地為孩子著想,苦了自己沒關係,一定也要孩子少些苦痛,少些波折,少些遺憾。我們的成長,因為別人這樣的用心,顯得多麼地珍貴啊。

  下飛機的時候我鄭重地和母子倆告別。那個寶寶又恢復了天使的模樣,揪著我的手咧嘴“呀呀呀”。我對他說著些他鐵定聽不懂的話:“你要好好長大,為了你的媽媽要好好地珍惜自己啊!”

  孩子衝我非常友好地繼續淋漓盡致地噴著口水,顯然沒把我的話放在心上。那個年輕的媽媽,慈祥地衝我笑著,我想她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吧。

  :表面的風光背後雙倍的努力!

  只要沒有虛度光陰,最後都會有路可走。努力吧!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完美動人的句號。阿拉伯語專業奇難無比。我們每天背新詞、句型到深夜,第二天在課堂上依然難免犯錯。我和我的同學當慣了所謂的“佼佼者”,面對這樣的狀況都傻了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自己的成就感在哪裡?

  同學們迅速分成了幾類:有不分晝夜苦讀阿語的,有搶時間、擠精力學英語的,有心眼兒活搞點兒副業的,也有逃避現實耗費青春沉迷於戀愛、玩樂的。每種選擇都體現了一種人生態度,事實上這些大一時的選擇最後都導致了不同的就業去向。後來我也發現,除了逃避現實的那部分人畢業時慌了手腳外,不論大學期間學了什麼、忙過什麼,只要沒有虛度光陰,最後都會有路可走。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我要是當年就明白這些就好了。因為從小在美術、表演、演講方面受到鍛鍊,入學後不久我就自覺不自覺地展示出在宣傳及文藝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校學生會也很快注意到阿語系92級有那麼一個上躥下跳的何炅,便向我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加入學生會讓我的大學生活完全變了一個樣子。我發現大學的學生會原來可以自主地做那麼多事情,而自己也可以從為同學服務中獲取無限的快樂。

  然而,表面的風光需要背後付出雙倍的努力。阿語的學習沒有竅門可言,每一點進步都要付出相應數量的刻苦努力。我的同學們都一絲不苟地學到11點宿舍熄燈才洗漱休息,而我往往這個時候才結束學生會的工作離開辦公室。躡手躡腳地回到宿舍,我會悄悄地點上一根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開兩三個小時的夜車,儘量把做學生會工作佔用的時間補回來,保證自己的學業不要落下。

  同學們都驚訝於我的精力和耐力,有時室友睡了一覺醒來還看到我在搖曳的燭光前,常常動用武力把我這個拼命三郎趕到床上去。

  在我的入黨發展會上,大家這樣說:雖然何炅的阿語成績不算很好,但他的確一直很努力,而且他有為同學服務的熱心和能力,較之只會讀書的學生更可取。我聽得只想流眼淚,更從這席話中聽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深深的期待。

  1994年的6月,我通過北京市的一次高校小品比賽獲得了參加中央電視臺當年大學生畢業晚會現場直播的機會。我在那次晚會上表演的小品《滲透》獲得好評,我也經由那次晚會見識到另一個五彩繽紛的廣闊世界。

  面對機會,我沒有留戀象牙塔裡的風平浪靜,未涉世事的我相信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我開始走出校園。從校園走向社會,我比我的同齡人快了一步。

  我考慮了很久,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可學生的天職畢竟還是學習。更何況我已經培養了那麼多年能力,也該好好學點東西了。於是我做了一個很艱難的決定:退出校學生會,推掉一切外界活動,辭掉電臺主持的工作,收心回教室,專心學習。

  在北外求學的最後兩年,我從喧囂歸於平靜,安安靜靜地走著宿舍——教室——圖書館的三點一線,同學們有些驚訝我真能那麼徹底地把心收回來,而我也重新感受到了做一個純粹學子的樂趣。1997年畢業時,我的阿語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並在系裡老師的幫助下順利地留校擔任教師,為我的大學生活畫上了一個出人意料但完美動人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