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普知識的黑板報

  科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而真正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豐富這個令人類都能受益的知識寶庫。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未來的太空站

  人類進軍太空的計劃,若只停留在地球研究的階段,就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我們需要有一個跳躍的中途點。但是,如果在地球上把一切的裝置裝置都打點好,再設法運送到太空中,就要花費很多的金錢、時間和勞力。比較經濟可行的方法,是把材料運送到太空中,在太空中建立一箇中途站。目前我們邁向這個目標的第一步,是 nASA的“自由號”計劃。

  “自由號”和70年代的太空實驗室完全不同。“自由號”的第一階段工程完畢時,看起來會像是一隻巨大的外星昆蟲,有寵大的翅膀,翅膀尾端共有88個吸收太陽能的裝置。而外星昆蟲的身體部會則會設計為居住、辦公和實驗的地方。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新時代新能源

  隨著環境汙染愈來愈嚴重,酸雨、地球溫度上升等問題愈來愈迫在眉睫,利用新的能源取代石油和煤是未來必然的趨勢。但是,近年來,我們卻少見有人極力推展利用太陽、風或海所產生的無汙染能源,來取代現在造成嚴重汙染問題的煤和石油。推展不利的主要原因,並非是這些能源不存在,而是使用這些能源的費用較煤和石油高出太多。

  要降低新能源的價格,需投注許多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然而,在80年代,這樣的努力十分欠缺。在未來,最有潛力的新能源是太陽能。如果能在將太陽能轉轉換成電能的技術上有更多的改進,使得太陽能的取得更加容易和經濟,則太陽能極可能發展成未來主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