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營養價值功效作用和好處

  吃蘋果有什麼好處?蘋果,屬於薔薇科大宗水果,不僅是我國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種植最廣、產量最多的果品。現在,小編來告訴你蘋果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作用。

  蘋果的營養價值 吃蘋果有什麼好處

  俗話說:“一天吃一個蘋果,醫生遠離你。”蘋果具有多種祛病養生的功效,還是美容養顏佳品。另外,蘋果所含的營養既全面又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蘋果表面光潔,色澤鮮豔,清香宜人,味甘甜,略帶酸味。其所含的鉀能與人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因此,當你攝鹽過多時,可吃些蘋果。蘋果所含的營養既全面又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常適於嬰幼兒、老年人和病人食用。蘋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磷、鈣、鋅及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和鉀、鈉等。

  1、止瀉

  因為蘋果含有豐富的鞣酸、蘋果酸、有機酸、果膠和纖維素等物質有收斂作用。其中的果膠和纖維素又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所以能利腸止瀉。只需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個蘋果,即可見效;治療水瀉則用半成熟蘋果適量加水煮,連湯食之。

  2、通便

  食用蘋果能促進通便,治療大便乾燥

  蘋果中的有機酸和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鬆軟,便於排洩,因此食用蘋果能促進通便,治療大便乾燥。宜將蘋果烤熟了吃。

  3、適用於妊娠女性食用

  對於女性妊娠反應者,吃蘋果不僅能補充熱量、維生素等,還能調節水鹽及電解質的平衡,防止頻繁嘔吐所致的酸中毒。

  4、防治高血壓

  蘋果含有較多的鉀,較少的鈉,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因此,常吃蘋果或常飲蘋果汁,對於高血壓患者很有好處。

  蘋果的功效作用

  1、蘋果具有降低膽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

  法國科研人員經過試驗得出:吃蘋果可以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加膽汁分泌和膽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膽固醇沉澱在膽汁中形成膽結石。有人實驗發現,經常吃蘋果的人當中,有50%以上的人,其膽固醇含量比不吃蘋果的人低10%。

  2、蘋果還具有通便和止瀉的雙重功效與作用

  蘋果中所含的纖維素能使大腸內的糞便變軟;蘋果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可刺激胃腸蠕動,促使大便通暢。另一方面蘋果中含有果膠,又能抑制腸道不正常的蠕動,使消化活動減慢,從而抑制輕度腹瀉。

  3、蘋果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蘋果中含有較多的鉀,能與人體過剩的鈉鹽結合,使之排出體外。當人體攝入鈉鹽過多時,吃些蘋果,有利於平衡體內電解質。蘋果中含有的磷和鐵等元素,易被腸壁吸收,有補腦養血、寧神安眠作用。蘋果的香氣是治療抑鬱和壓抑感的良藥。

  專家們經過多次試驗發現,在諸多氣味中,蘋果的香氣對人的心理影響最大,它具有明顯的消除心理壓抑感的作用。臨床使用證明,讓精神壓抑患者嗅蘋果香氣後,心境大有好轉,精神輕鬆愉快,壓抑感消失。實驗還證明,失眠患者在入睡前嗅蘋果香味,能使人較快安靜入睡。

  蘋果還具有降低膽固醇含量的作用。法國科研人員經過試驗得出:吃蘋果可以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加膽汁分泌和膽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膽固醇沉澱在膽汁中形成膽結石。有人實驗發現,經常吃蘋果的人當中,有50%以上的人,其膽固醇含量比不吃蘋果的人低10%。

  煮熟的蘋果對緩解腹瀉確實有效。因蘋果內含有鞣酸和果膠,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而蘋果的果膠成分在煮熟以後也有收斂、止瀉的作用。

  蘋果的果肉及果皮內均含有鞣酸,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膠分佈在果肉內近皮處,因而用蘋果煮水時不要削皮,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熟蘋果可以止瀉,但生吃的作用卻相反。未經加熱的生果膠有軟化大便、緩解便祕的作用,所以生吃蘋果可能會加重腹瀉。

  蘋果煮水的做法很簡單:取蘋果1只,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鐘,待溫後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在吃煮熟的蘋果時不要為了口感而加蔗糖,因為蔗糖會加重腹瀉。

  蘋果含有豐富的糖分、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及鈣、蘋果酸、果膠等,除了止瀉外,還有補心益氣、生津止渴,以及健脾胃、防止膽固醇升高等功效。但為了避免過多的果膠、鞣酸和胃酸相互作用後形成膠狀物堵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每次不宜多吃。

  此外,有些食物對腸道有刺激,腹瀉期間不宜多吃,比如瓜果、冷拌菜等生冷類,以及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同時,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韭菜等也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