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吃什麼鈣好

  老年人由於年老了身體的生理機能的下降,所以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那麼老年人吃什麼補鈣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年人吃什麼鈣片比較好

  很多人會想知道老年人補鈣吃什麼好,其實並不是吃了鈣片就能補鈣的,不該也是要有選擇的,選對了才能讓老年人更好地吸收。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老年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鈣片和老年人補鈣的食譜。

  老年人缺鈣會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見的是骨質疏鬆症。所以老人需要補鈣,但是面對各種各樣的鈣片,比如蓋中鈣、葡萄糖酸鈣等,老人喜歡跟著廣告走,其實,這樣很容易進入補鈣誤區。

  專家指出,補鈣劑主要有無機酸鈣鹽和有機酸鈣鹽。老人補鈣最好選擇含有機酸鈣鹽成分的鈣片,即“有機鈣”,因為有機酸鈣鹽更利於腸胃吸收,適合老年人。

  看藥品的成分:乳酸鈣、葡萄糖酸鈣則是有機酸鈣鹽,而碳酸鈣、磷酸鈣、氯化鈣都屬於無機酸鈣鹽。

  市場上銷售的鈣片中,有機酸鈣鹽多指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無機酸鈣鹽包括蓋中鈣、健骨鈣、鈣爾奇D等;雖然無機酸鈣鹽含鈣量高。

  但其溶解度較低,對胃腸道還有一定刺激性,對於脾胃功能本來就弱的老人來說,服用後會出現燒心、噁心、胃輕微疼痛等情況。

  很多人並非注意到自己補鈣出現的疼痛,此時如果再服用治療胃疼的藥,不但症狀沒有緩解,還會影響補鈣效果。

  同時,無機酸鈣鹽通過胃酸使鈣離子化才能被吸收,老年人的胃酸相對較少,服用後吸收率自然不高。

  而有機酸鈣鹽的鈣含量較低,不需要很多胃酸就能被吸收,吸收率較高。

  老年人常吃五種食物補鈣最好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

  2、豆製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另外,長春骨傷醫院專家在此提醒您:豆漿需要反覆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製。但,豆製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

  3、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4、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裡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除此以外,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幹炸魚、燜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補鈣的四個最佳時間

  核心提示:補鈣,什麼時候補鈣最好呢?最適合補鈣的時間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平時補鈣的四個最佳時間。

  鈣元素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一大元素,不同年齡、不同生理狀況的人對鈣的生理需要量是不同,所以膳食的供給量也是不想同。很多食物中含有鈣元素,但是有時食物中的鈣元素攝入不足,那麼就需要通過補鈣的方式來攝取,那麼怎麼樣補鈣呢?

  補鈣,補鈣也是需要最佳的時間,最佳的時間補鈣,那麼人體的鈣元素吸收效果就更好,一起來了解一下最佳的四個補鈣時間。

  1、補鈣——餐後補鈣

  平時在進餐的時候補充鈣劑的話,會使人體對鈣的吸收下降,從而會造成浪費。而餐後補鈣的話,就能更好保證鈣能被充分的利用。提醒,牛奶中的含鈣量是最高的,喝完牛奶後的3-5小時腸道就能完成對鈣的吸收。

  2、補鈣——睡前補

  研究顯示。人尿中隨時會有鈣的排出,而尿鈣主要是來自血液。夜間入睡後空腹排的尿鈣,則幾乎是來自骨鈣的丟失。所以,睡前喝牛奶是最適宜補鈣的,同時臨睡前喝牛奶還能改善睡眠。

  3、補鈣——清晨補

  我們知道早晨6-9點之間是心臟病、哮喘、肺氣腫、腦卒中等病的高發時段,這個時間如果能適量的補鈣,就能夠增加血液中的血鈣濃度,這樣也能都減輕這些病症的高發危險因素。

  4、補鈣——晒太陽後補

  我們知道維生素D有助促進鈣的吸收,而晒太陽能產生維生素D,所以晒完太陽後補鈣也是一個最佳的時間。

  老年人缺鈣最大危害是骨質疏鬆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彎腰駝背,身高越來越矮。人過60歲磕磕碰碰就骨折,有的老年人用力咳嗽,可能“咳”斷幾根肋骨,這都是骨質疏鬆症給老年人帶來的麻煩。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為特徵,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骨病。體內降鈣素、雌激素、甲狀旁腺素等調節紊亂而導致的骨代謝異常是其發病原因。我們在問題中說到的身材變矮、背駝,其實是骨質疏鬆的一種表現,骨質疏鬆的最大危害是容易骨折。實際上身材變矮是多次脊椎體壓縮或骨折的結果。雖然大多數骨折不會導致死亡,但卻有很高的致殘性,特別是椎骨、髖骨和股骨頸骨折,將給老年人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40歲以後,由於胃腸道功能逐漸減退,鈣的吸收減少而流失增加,體內的鈣呈負平衡。45歲以後,每10年骨骼脫鈣率為3%。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鬆已成為全球範圍越來越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為了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0月20日定為“世界骨質疏鬆日”。據統計,我國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女性為90%,男性為61%。

  據研究發現,人在35歲以前,骨代謝非常旺盛,攝人的鈣很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澱,骨骼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為強壯。由於成骨細胞的作用,此期間骨形成大於骨丟失。如果在35歲以前讓骨骼最大限度地儲存更多的鈣,對預防和減輕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

  看來,有了骨質疏鬆的症狀後再補鈣為時已晚,但還是有補救的措施。一要“截流”,減少體內鈣的流失,延緩骨鈣的丟失速度;二要“開源”,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促進鈣的吸收利用;三要加強體育鍛煉。戶外鍛鍊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促進鈣的吸收;鍛鍊還可以增加肌肉的負荷,增強肌肉對骨、關節的保護作用,即所謂強筋健骨;另外,在補鈣和鍛鍊的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一些促進成骨、抑制破骨的藥物,對減緩骨質疏鬆有一定效果。

  專家提醒:老年人補鈣可以預防皮質骨的丟失,而對鬆質骨作用不明顯。椎骨和髖骨對鈣的吸收差,所以要特別注意防止椎骨和髖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