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鬧的主要原因怎麼辦

  嬰兒不會使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需要,哭就是他們的語言,嬰兒哭鬧一定要引起重視哦。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嬰兒哭鬧的主要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嬰兒哭鬧的主要原因

  1、肚子餓

  吃飽穿暖,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嬰兒也不例外。尤其是離上一次餵奶的時間超過2、3個小時之後,嬰兒就會漸漸有餓的感覺,然後想辦法讓您知道。仔細聽,這時他的哭聲會比較強而且有節奏。家長需要及時給它吃的。

  2、怕黑黑

  處於黑暗、孤單時,人的大腦就會傳出訊息,讓人產生害怕、擔心的感覺,並且本能的想要找到依靠,尤其是新生嬰兒。嬰兒愛哭鬧,來試探爸爸媽媽是不是在身邊、有沒有人照顧陪伴。

  您的迴應很重要,即使只是哼哼哈哈、唱個歌、發出一些聲音都可以安撫嬰兒。對付一關燈就啼哭不止的嬰兒,使用夜用式的安撫奶嘴是很好的方法。當在黑暗狀態時,夜用式安撫奶嘴會發出舒服的亮光,不僅轉移了嬰兒的注意力,也能讓嬰兒覺得很舒服。

  3、不舒服

  不舒服有很多種,尿片溼了不舒服、太熱或太冷不舒服、有時流汗衣服包得太緊也不舒服。這時,嬰兒就愛哭鬧,他的哭聲會比較急促但是小聲,好像還可以稍微忍受一下。但是,如果你不理他,嬰兒也會大聲哭鬧抗議你。家長們就應該仔細檢查一下嬰兒們是否舒適,及時調整。

  有時呼吸困難、有時感冒發燒或是腸胃不適,都會讓嬰兒痛、癢、噁心,但是,他卻一點也沒有抵抗、自我治療的能力。嬰兒愛哭鬧的時間持續很久,尤其是在吃飽之後或是睡前,哭鬧幾十分鐘,有時連帶著呼吸的不順暢,甚至還會有哭不出來的感覺。這時要趕緊帶他上醫院檢查。應該帶著嬰兒及時就醫。

  4、缺鈣質

  缺鈣的嬰兒就容易哭鬧。一般來說,嬰兒偶爾哭鬧幾次就正常的,如果是一天到晚都哭鬧或者哭鬧很多次,那就顯得不太正常了,很可能是因為嬰兒缺鈣造成的。如嬰兒在長牙、長頭髮、長身體等,嬰兒都容易導致缺鈣,嬰兒不舒服等,就容易哭鬧了。解決嬰兒哭鬧最好的辦法是給嬰兒補鈣。

  嬰兒喝奶時哭鬧的原因

  嬰兒的腸胃不舒服是吃奶時哭鬧的常見原因,小嬰兒的腸道發育尚未完善,百天之內的嬰兒經常會出現脹氣,因此民間有“新生兒百日哭”的說法。另外,如果嬰兒是混合餵養,每日都會出現無規律陣發性哭鬧、吐奶、排氣多,排便次數多且大便稀,就應考慮是不是牛奶蛋白不耐受或者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可以嘗試更換部分水解蛋白同時較低乳糖的配方奶粉。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採用先進水解蛋白技術,將完整牛奶蛋白分子分解成易消化的乳蛋白部分水解分子,普通牛奶蛋白好比一整串長長的珍珠,從5個點把珍珠斷開,得到5、6小串珍珠,也就是部分水解蛋白質,對嬰兒消化系統更加溫和更容易吸收。

  另外,由於嬰兒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消化道中的乳糖酶並未完全活化,降低乳糖水平可能對出現乳糖敏感性相關症狀的嬰兒有利。與全乳糖的常規配方奶相比,乳糖含量大幅度降低能幫助嬰兒減少乳糖不耐受症狀,從而更容易被嬰兒稚嫩的腸胃吸收,減輕消化不適的症狀,

  當嬰兒吃奶哭鬧時,並不能排除他身體有些不舒服,這是嬰兒在通過哭聲向媽媽發出訊號。如果你按照之前的建議還不能讓嬰兒的哭鬧減輕,那最好帶他去醫院檢查一下。

  嬰兒哭鬧怎麼辦

  白天嬰兒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為太熱或者太冷,也可能是因為旁邊太吵,這些都是小問題,抱著嬰兒搖一搖哄一鬨就好。對小嬰兒而言,將他包裹起來抱著輕輕搖晃、來回走動或輕輕拍背,聽媽媽哼唱睡眠曲是讓他迅速入睡的最好安撫。但對大一點的嬰兒來說,是時候給他一件安撫物了。一條毯子或一個絨毛玩具,能轉移嬰兒對母乳或安撫奶嘴的情感依賴,幫助嬰兒克服分離焦慮和恐慌。

  如果嬰兒哭鬧的厲害,就可能是餓了、困了,媽媽們要記得嬰兒的吃飯時間、睡覺時間,給嬰兒及時補充能量。如果嬰兒突然高聲哭鬧,而且表情痛苦,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嬰兒可能是生病了!這時候媽媽們一定要沉著應對,第一件事兒就是給嬰兒量體溫!

  哭鬧的嬰兒很容易打碎水銀體溫計,使用電子體溫計能最快速有效地測量出嬰兒的體溫。測量肛溫最為準確,開啟溫度計,用水溶性漿潤滑溫度計尖端,用一隻手分開嬰兒的臀部。用另一隻手輕輕地將溫度計的尖端滑入直腸約不到12毫米的位置,溫度計發出提示音表示插入到位。隨後取出溫度計,就可以知道嬰兒的體溫了。

  如果超過了38度,並且伴隨腹瀉、嘔吐的狀況,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