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空氣汙染的原因

  空氣汙染,又稱為大氣汙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即空氣中含有一種或多種汙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質及時間會傷害到人類、植物及動物的生命,損害財物、或干擾舒適的生活環境,如臭味的存在。簡而言之,只要是某一種物質其存在的量,性質及時間足夠對人類或其他生物、財物產生影響者,我們就可以稱其為空氣汙染物。換言之,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正常的增量就產生空氣汙染的情形。


空氣汙染

  大氣汙染產生的原因分析

  能源使用不科學

  目前,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能源資源數量正急劇減少,而我國大氣汙染產生的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在於能源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國最主要的煤炭一次能源,在使用過程中用於發電的還不足三分之一,其它資源都直接燃燒了,導致了空氣中汙染物含量的超標。我國以煤炭為主要消耗能源的工廠企業也不重視能源的有效利用,主要表現在煤炭的洗選率過低,價格也比較昂貴。另外,各工廠的煤炭燃燒裝置也比較落後,技術水平不完善,導致了能源消耗過多,造成了大氣汙染現象。

  對大氣汙染的嚴重性認識不足

  目前,很多企業和工廠都把目光集聚在了經濟利益的獲得上,沒有重視起環境汙染這一嚴峻課題。大氣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一旦大氣遭到汙染破壞,那麼就無法得以修補。所以,國家和企業、個人都要明確瞭解大氣汙染是不可逆的,必須重視大氣對人類的重要作用,在資源利用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另外,企業不能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更不能以大氣汙染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否則就會嚴重影響人類生存的環境,引起身體危害。

  對大氣汙染治理的投入不夠,監管力度也有待加強

  據調查瞭解到,全國各大企業和工廠用於汙染治理和預防的資金少之又少,僅佔了生產總值的0.8%,與我國大氣汙染的嚴重情況不符。另外,國家和企業也沒有明確制定監管制度,有關汙染治理以及預防的體系還不健全,執法力度也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