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不過為什麼會出現糖尿病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糖尿病的原因

  1、陰虛多:糖尿病其病機是陰虛燥熱。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再加上燥熱傷陰,陰損氣耗,氣陰兩虛導致消渴。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加快,過度消耗體內陰液,產生燥熱而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2、睡眠晚:睡眠不足與血糖控制失調關係緊密,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睡眠不足會加重病情。睡眠時間長短和睡眠質量是直接影響糖尿病的原因。時常睡不著覺或睡眠質量差的病人,血糖明顯不穩定。

  3、鬱悶多:不良情緒也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人體胰島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關內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調節外,還受植物神經功能的影響。不良情緒因素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以中老年人更為明顯。糖尿病病人應保持情緒穩定,樂觀豁達,不患得患失,適當控制情緒,減少焦慮及激動。

  4、吃的多:長期不規律不合理的食物導致身體肥胖,使胰腺長年累月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久之便出現了胰島素抵抗,血糖隨之升高。對於這個糖尿病的原因,應儘可能堅持飲食多樣化,多吃一些粗糧,保持營養平衡,科學計算總熱量,高纖維素、低鹽、禁酒及禁甜食。

  5、活動少:時常活動的人要比不時常活動的人長壽,患糖尿病的危險也小得多。適當的活動可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中葡萄糖被肌肉組織的利用增加,血糖降低,從而減少引發糖尿病的原因。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病人,只要適當活動,也有利於病情改善。

  6、身體胖:肥胖也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肥胖程度越嚴重,糖尿病的發病概率越高。長期堅持適量活動減肥,可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胰島素數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利於預防糖尿病。

  7、懷孕:在懷孕期間,女性有一段時間會出現血糖偏高的現象,如果沒有很好的調節並加以控制,這就極有可能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

  糖尿病症狀的早期表現:

  1、時常飢餓

  飢餓感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一大特色,而且這種症狀會一直伴隨糖尿病患者。當一個正常人突然表現出食慾大增,並且喜好吃甜食時,我們就要留意,可能這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表現之一。

  2、體重減輕

  當你沒有運動,沒有吃減肥藥,什麼都沒做的時候,體重突然減輕。千萬不要欣喜若狂,因為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狀。因為在糖尿病初期症狀時,血液內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從而使得糖尿病初期患者的體重突然減輕。

  3、口腔問題

  糖尿病初期症狀還會表現在患者的口腔方面,比如牙齒鬆動脫落等,牙周炎牙齦炎等等,這些都屬於糖尿病初期症狀的範疇。

  4、口舌乾燥

  口渴,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典型表現。一般平時不怎麼喝水的人,現在突然間水杯不離手,這時就要當心,有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表現了。

  5、眼病多發

  視力減退,視網膜疾病突發等等,這些都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特徵。

  6、面板抵抗力減弱

  糖尿病初期症狀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初期開始,就會出現面板抵抗力的減弱。冬天特別容易出現凍瘡,平時面板經常發癢,面板上出現傷口之後,糖尿病患者也不容易癒合。這些都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表現。

  7、四肢麻痺

  倘若經常出現手退麻痺或者陣痛,那就有可能是屬於糖尿病初期症狀了。另外,還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狀表現為,夜間小腿抽筋。

  8、便祕腹瀉

  糖尿病初期症狀有個特點,那就是腹瀉之後便祕,便祕之後又腹瀉,如此迴圈往復。倘若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那就要懷疑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症狀,最好能夠及時去醫院進行確診。

  9、精神萎靡

  和許多其他疾病的初期症狀一樣,糖尿病早期症狀也包括精神萎靡這一項。其症狀表現基本就是,沒有精神作任何事情,經常喊累,總是想睡。

  10、疲勞乏力

  糖尿病會感到容易疲勞,全身倦怠無力。沒有從事勞動或體育運動,身體常常無原由地感到疲憊不堪,感到雙腿乏力,膝蓋痠軟,尤其是上下樓梯的時候。

  11、尿液發白

  感冒後經常長癤瘡或血壓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氣味,此時就該及早去醫院檢查了。

  12、性功能障礙

  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狀還表現在性功能上,尤其是男性糖尿病患者,會出現陽痿等性功能問題。女性則表現為月經不調等。如果突發性地出現陽痿或者月經不調,我們勢必要引起注意,這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症狀的預警。

  糖尿病的飲食誤區

  誤區一得糖尿病是因為糖吃多了

  真相:導致糖尿病的因素很複雜,除了基因的易感性,肥胖、吸菸、情緒壓力等多種因素都可能誘發糖尿病。

  糖尿病,不僅僅是糖吃多了那麼簡單。

  糖友之所以尿中含糖,並不只是因為糖吃多了,而是因為身體胰島素代謝出現問題,無法利用吃下去的糖。

  誤區二不能吃甜的食物

  真相:糖友不能僅憑味道來選擇食物,還要看食物的成分和能量。

  有些沒有甜味的食物,比如我們吃的米飯、饅頭,雖然吃起來沒有甜味,但是含的澱粉在消化之後會變成葡萄糖,會升高血糖,不能吃太多。

  大部分有甜味的食物都是含糖的,比如餅乾、甜飲料等,糖尿病患者應該控制量,少吃一點兒。不過,現在有些甜味食物其實是用的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雖然有甜味,但幾乎不提供能量,可以適當吃點。

  誤區三可以放心吃「無糖食品」

  真相:很多所謂的「無糖食品」 ,比如無糖餅乾、無糖麥片、無糖藕粉等,雖然不含有人工新增的蔗糖,但仍然含有大量澱粉,有的甚至還添加了澱粉糖漿、葡萄糖漿、麥芽糖漿、麥芽糊精等。它們升高血糖的速度毫不遜色於日常所吃的白糖。

  另外,有些「無糖食品」,比如無糖餅乾,為了改善口感,添加了大量的脂肪,吃多了能量可就超標了。

  所以,「無糖食品」糖友還是少吃為妙。

  誤區四不能吃甜味劑

  真相:阿斯巴甜、甜蜜素等甜味劑,它們能夠提供甜味卻幾乎不含能量,並不會升高血糖。

  如果想吃甜味食物,又擔心升高血糖,糖友可以適當吃點用甜味劑調味的食品。

  誤區五不能吃水果

  真相: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認為,糖友是可以吃水果的。在他們提供的糖尿病飲食建議裡,第一條就是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而且要豐富種類,最好是吃各種顏色的水果和蔬菜。

  如果血糖控制得好,糖友是可以吃水果的。要儘量選擇對血糖影響小、而且含糖量少的品種。而且吃水果的時候要限量,每天以 100~200 克為好,並且安排在兩餐之間,分次食用。比如,上午 10 點吃 100 克,下午 3 點吃 100 克。

  要提醒大家注意,糖友最好不要喝果汁,果汁通常會損失一些膳食纖維,而且血糖反應會高於完整的水果。

  糖友吃水果,選哪些?怎麼吃?點選:記住這四點,糖尿病患者才能放心吃水果!

  誤區六隻能吃素,不能吃肉

  真相:糖友應該注意的是日常飲食的平衡,肉和菜都要吃。優質的蛋白質對於糖友的健康十分重要,不吃肉類會導致蛋白質不足,抵抗力降低,更易發生感染。

  糖友應該保證每天都能獲得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比如瘦肉、豆類等。

  誤區七不能吃主食

  真相:很多糖友誤以為控制血糖只能不吃或少吃主食,其實飲食控制是控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單單控制某類食物是不合理的,過度控制還可引起低血糖及營養不良。

  糖友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健康的主食。少吃的主食主要是精白米麵,我們提倡雜糧主食,如黑米、黃米、薯類等。

  現在的精白米麵,除了損失了維生素和礦物質外,血糖指數也高,的確不利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