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形成的原因

  月食百科: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執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在同一條直線上。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食只可能發生在農曆十五前後。


月食


        地球在揹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為本影和半影兩部分。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月球在環繞地球執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地影,這就產生月食現象。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進入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預計2011年12月10日我國可觀測到月全食,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月食?月食發生的條件是什麼?月食的過程是什麼樣子的?以下將為您解答。

  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在農曆十五、十六,月亮執行到和太陽相對的方向。這時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就產生月偏食。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應該是半影食,但由於它的亮度減弱得很少,不易察覺,故不稱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由於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這也意味著在發生月全食時,月球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內,所以不會出現月環蝕這種現象。每年發生月食數一般為2次,最多發生3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據觀測資料統計,每世紀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發生的百分比約為36.60%,34.46%和28.94%。

  發生月食的條件是,月球必須位於地球背向太陽的方向,即位於日地連線的延長線上。在一個朔望月內,只有在農曆十五、十六,月球才有可能位於地影所在的方向。因此,月食總是發生在滿月的時候。

  月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1. 初虧:標誌月食開始。月球由東緣慢慢進入地影,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2. 食既: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

  3. 食甚:此時前後月球表面呈紅銅色或暗紅色,標誌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4. 生光:月球在地球本影內移動,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5. 復圓:月球逐漸離開地球本影,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