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腸鳴時老是放屁

  腸鳴是腹中胃腸蠕動漉漉作響的症狀。在正常情況下,腸鳴聲低弱而和緩,一般難以聞及。當腸道傳導失常或阻塞不通時,則腸鳴音高亢而頻急。臨床根據作響的部位及聲音來判斷病位和病性。放屁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人在吃食物時,由於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產生了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隨同腸蠕動向下執行,由肛門排出。排出時,由於肛門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產生響聲。而這兩者同時出現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腸鳴的中醫解釋

  胃腸部鳴響如囊裹漿,振動有聲,立行或推撫脘部,其聲漉漉下行者,多為水飲留聚於胃;鳴響在脘腹,如飢腸漉漉,得溫得食則減,飢寒則重者,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腹中腸鳴如雷,脘腹痞滿,大便洩瀉者,多為感受風、寒、溼邪以致胃腸氣機紊亂所致。腹內微有腸鳴之聲,腹脹,食少納呆者,多屬胃腸氣虛、傳導功能減弱所致。胃腸功能紊亂 消化不良引起的,建議你服用多酶片,乳酶生治療觀察看看,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

  腸鳴常見有以下三種表現

  一、腸鳴音活躍表現為腸鳴音次數增多,響聲也加大,隨著腸鳴音的出現,自覺肚子裡的腸子在活動。這種情況多見於腸炎、菌痢、阿米巴痢疾等頻繁腹瀉的疾病。

  二、腸鳴音亢進表現為腸鳴音次數有顯著增多,每分鐘達15次以上,音響明顯增大,有時會出現"氣過水聲",彷彿有股氣流在水面上衝擊而過時發出的聲音。

  三、腸鳴音降低或消失與亢進相反,腸鳴音次數顯著減少,音響低落,甚至根本聽不到腸鳴音。這是由於腹腔裡有炎症、損傷、出血等情況的不祥徵兆。

  腸鳴食療祕方

  1. 小麥麵粉取小麥麵粉500克,白糖適量。麵粉放鍋內炒到焦黃,每次50克,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勻,早晚飯前服,3--5天有特效。忌吃香蕉、柿子、油膩。

  2. 大蒜米粥用粳米100克大蒜30克。大蒜去皮,切碎末,共加水1000毫升煮粥,早、晚溫服,有止痢、止瀉效果。

  腸鳴時想放屁

  屁的產生,是因為我們吃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纖維和糖類,就成為大腸菌的食物。大腸菌飽餐後就會排氣,這些氣體在體內累積,造成一股氣壓。當壓力太大時,就會被排擠出體外,形成了屁。屁的多少與人們的飲食有關。有些人愛吃洋蔥、生薑、生蒜、薯類、甜食、豆類和麵食,由於上述這些食物含有可產生大量氫和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基質,所以食後往往會廢氣大增,不斷放屁。屁的多少還與人的消化機能強弱有關。消化不良時,腸道細菌發酵快,容易產生氣體而使人排屁。有個科學家調查發現,一個人每天放屁大約14次。每天,每個人釋放的廢氣,大約500毫升左右。屁雖臭,但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對人的健康有利。一個人一天到晚不放一個屁,這對健康不利。一年到頭絕不放屁的人,極有可能是胃腸道出了毛病。

  建議服用谷維素片和整腸生膠囊以及思密達和補脾益腸丸。另外注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和生冷食物,避免加重胃腸道負擔, 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