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口苦是什麼原因

  口乾口苦作為一種症狀,經常在臨床和日常生活中出現。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口乾口苦的原因

  口乾口苦,中醫稱之為少陽病,通俗說就是上火、溼熱,屬肝膽之火。中醫說,肝膽相表裡,口苦屬膽氣上溢,因為膽汁是苦的,所以肝膽火易引起口苦。而膽經屬於中醫所說的少陽經,有火,火又容易傷耗津液,所以同時口也會發幹。

  另外,一些疾病也能引起口苦,比如患有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患口腔疾病、感染性疾病、腫瘤也可能出現口苦;其他如疲勞、過度吸菸、酗酒等也會引起口苦口乾。

  人體“上火”時都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用藥不當,盲目“敗火”可能適得其反。此外,由於“上火”證虛實不同,部位不同,臟腑不同,服用中藥“降火”最好由中醫師來辨證用藥。特別是女性,更不能亂用“降火”的寒涼***物,如藥不對症,不僅不能“敗火”,反而對身體有害。

  服用維生素C片能緩解口苦。每天3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服,一般說來,輕度口苦只要服藥2—3次就可消失。但這治標不治本,最好還是找醫生確定病因,進行相應調理,才能根治。

  口乾口苦的症狀

  口乾是乾燥綜合徵的主要症狀之一。其口乾往往難以忍受,即使水不離口也不解渴。患者唾液減少,吞嚥乾的食物十分困難,舌及口角開裂疼痛,易生齲齒。半數左右的患者腮腺腫大,部分患者有頜下腺或附近淋巴結腫大的症狀,部分患者伴有關節疼痛,以肘、膝關節多見。嚴重者可致腎小管受損,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險後果。患乾燥綜合徵者眼內還常有異物感、燒灼感,且鼻孔乾燥,易結痂。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見於急性炎症,以肝、膽炎症為主,這常與膽汁的代謝有關。專家還發現,癌症病人喪失對甜味食品的味覺,而對食物發苦的感覺與日俱增,這與病人舌部血液迴圈障礙和唾液內成分改變有關。

  口乾口苦的食療方法

  1、蓮子湯

  做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2、豬肝

  做法: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3、綠豆粥

  做法: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4、梨水

  做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5、豬腰

  做法: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