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大便有血絲什麼原因

  看到這麼小的寶寶大便裡有血,這個真的讓新手父母極度恐慌。那寶寶拉大便有血絲有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寶寶拉大便有血絲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拉大便有血絲的原因

  1.媽媽乳頭破潰出血

  母乳餵養期間,特別是初期,媽媽的乳頭很容易破潰,如果孩子吞嚥了媽媽乳頭破潰處的血液,大便就會帶有少許粉色或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查不到紅細胞,卻能查出潛血。這種情況孩子通常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家長不必緊張。

  2.服用了補鐵***鐵食品***製劑

  如果孩子服用了含鐵的多種維生素製劑或補鐵的藥物,其中的鐵不可能全部被吸收,會有少量經腸道排出。這時大便中可能含有黑褐色點狀物,大便潛血會呈現陽性,第一個例子中的球球就是這種情況,因為醫生經詢問得知,球球從出生後6個月開始,每天服用含鐵的多種維生素***維生素食品***。這種情況與孩子腸道發育或疾病無關,只要孩子生長正常,就不必擔憂。

  3.小腸黏膜受損

  如果小腸黏膜受到損傷,大便也會帶有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潛血呈陽性。誤服藥物或異物會造成腸道黏膜受損,但對於小寶寶***寶寶食品***來說,這種可能性很小。大多數造成腸道損傷的原因是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牛奶。腸道不能耐受某種食物,使小腸黏膜受到損傷,血液進入腸腔,由於這些血液在腸道存留一段時間才會隨大便排出,此間會被腸液破壞,因此大便檢測只能查到便潛血,並沒有紅細胞。但是,這種小腸損傷在不改變飲食的情況下會持續存在,造成孩子生長髮育遲緩。第二個例子中的強強就是這種情況。強強出生後主要以嬰兒配方奶餵養為主,出現了對牛奶蛋白的不耐受。經過轉換氨基酸***氨基酸食品***和深度水解的特殊配方粉後,強強大便恢復正常,生長也很快恢復正常。

  4.消毒劑損傷腸道

  一些化學物質,特別是消毒劑,也會對腸黏膜造成損傷,第三個例子中的小東就是這樣。家長認為消毒能使孩子遠離病菌侵襲,但是孩子無形中接觸消毒劑的機會也明顯增多,長久下來,慢性消毒劑食入成了損傷腸道的元凶。此後,父母改用清水擦洗代替消毒紙巾,孩子的大便不久就恢復了正常。

  5.肛裂

  如果大便中可見鮮血,而且血液附著於大便表面,檢查提示有紅細胞,多半是由於肛裂所致,就像第四個例子提及的那樣,孩子會伴有哭鬧、排便費勁,但大便不一定乾結。因為嬰兒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夠成熟,收縮和舒展調解不夠完善,經常出現排便過程造成的小裂口,導致大便帶有少量鮮血。這時在肛門處塗上少許含有抗生素的軟膏,很快就會好轉。

  寶寶拉大便有血絲怎麼辦

  過敏

  症狀:大便中混有少量的血絲,沒有發熱或伴隨低熱,可能伴隨面板和呼吸道過敏症狀,首先考慮食物過敏引起。

  對策:尋找寶寶和母乳媽媽飲食中是否存在導致過敏的食物,如果有,那媽媽在日常飲食中就避免此類食物。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生菌觀察一下,如果自己好了就不用去醫院了,如果持續不好,就去醫院看看。

  肛裂

  症狀:血絲附著在大便表面,常常由於肛裂所致***息肉也可以導致***。一般是因為寶寶大便乾燥,排便有些困難導致的。有的寶寶便祕,大便乾結,排便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對策:檢查肛周是否有裂傷。若是肛裂,首先通過調節飲食等方法,改變大便的性狀***可以給孩子喝點水,吃粗纖維的輔食,可以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促進寶寶排便***。可以每天用溫水洗或坐浴1-2次,每次15分鐘,並在肛裂的區域性塗抹紅黴素軟膏。

  注意:平時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以上這兩種情況中,過敏算是最常見的,基本上父母不用太擔心。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嬰幼兒大便帶血的情況,大家也可瞭解一下。

  病毒感染

  症狀:稀水樣便混有少量的血絲,可伴隨發熱,大便常規檢查結果偶見紅/ 白細胞,考慮病毒感染。

  對策:對症護理,預防脫水。

  細菌感染性腸炎

  症狀:惡臭的膿血便,大便常規檢查結果中白細胞高於15?20個/HP***高倍視野***,同時伴有紅細胞,有伴隨發熱,可能為細菌感染性腸炎。

  對策:對症護理,預防脫水之外,需要抗生素治療。

  乳糖酶缺乏

  症狀:泡沫樣便或稀水樣便,混有少量的血絲,沒有發熱或伴隨低熱,伴有腹脹、腹痛、排氣等症狀,且腹瀉已超過1周以上。考慮可能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對策:在控制進食其他來源乳糖的同時,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每次吃奶前加外源性乳糖酶,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臨時吃幾天低乳糖配方奶粉。

  腸套疊

  症狀:如果大便為血性,伴嚴重的哭鬧,甚至嘔吐,但沒有發熱,需要除外腸套疊。

  對策:緊急就醫,在B超或X線下行診斷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