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經

  讀經就二個字,一個是"讀",一個是"經"。字面上很容易搞清楚,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這二個字常常被曲解,從而讓讀經教育存在許多的變數,令人無所適從。我們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讀經

  當時,我沒加思考的回答:放大格局,提升眼界,開闊胸懷,智慧處事,積極向上, 喜悅生活。 最終目標:讓子成龍,讓家幸福,讓社會和諧。

  她說“讓孩子成龍,就牽扯一個什麼是龍”,言下之意自己的孩子只想做個普通的孩子。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我因此開始考慮,用一句話來說明讀經的話,到底,是為什麼?

  正巧今天看到“什麼是真正的富有”小短文。洗衣服的時候我總結出這句話:讀經,正是為了心靈的富有。

  當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似乎是在不斷地追求財富,當然,大多人是傾向於物質的財富,能賺多少錢,能有幾套房?能何時買車?…….。也許你不承認自己追求這些,但實際上,生活的空間裡充滿了這樣的氣息,我們也不由自主的被帶入其中,希望自己住的更好、穿的更漂亮、吃的更好、去更多的地方旅遊、有更多的錢能夠自由支配~~對於心靈的富有,在意的人似乎並不多。試想,很多人所謂讓自己的孩子要“自由成長”,那麼,毫無預見性的引導、無任何規劃性的自由成長,將來,孩子就真的能“自由”了嗎?孩子的心靈就能夠真正的“自由”了嗎?

  只有心靈的真正富有,才能有心靈的真正自由。

  心靈的富有,能讓孩子充滿陽光的看待這個世界,積極樂觀,寬容大度,並運用經典中的的智慧去為人處世。

  心靈富有的人,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看待這個世界,遇到任何的人和事、物都能坦然面對;

  心靈富有的人,即便他處在物質不富有的境界,也同樣能樂觀面對,“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陋巷,回也不改其樂”;

  心靈富有的人,在生活中碰到問題的時候,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決,而不是簡單的抱怨、指責、悔恨、生氣;

  心靈富有的人,能誠信做人,獲取周圍人的信任,同樣,他所做的事情,也是大家可信的事情;

  心靈富有的人,知道心中的原則是什麼,知道怎麼巧善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正面衝突;

  心裡富有的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一個受人尊敬、受人歡迎的真正“富人”。

  而《易經》教我們成就完滿的人生,教給我們君子之道;

  《內經》教我們愛惜身體,治未病;

  《孝經》讓我們敬畏生命,敬愛父母;

  《金剛經》教給我們慈悲精神;

  《老子》教我們無為而治,明道修德;

  《詩經》教我們提煉生活,昇華生命的質量;

  《大學》教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中庸》告訴我們執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時制宜;

  《孫子兵法》教給我們謀略······

  只有經過真正的系統經典培養的孩子,經過幾千年沉澱的智慧薰陶,其心靈的富有,才有可能能達到以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