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的論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已經是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中小學生,如何進行心理輔導已成為學校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及對策》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已經是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農村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現狀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學生;心理健康;學會、尊重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學習問題、人際關係問題、青春期心理問題、挫折適應問題。為促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地全面發展,學校必須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現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然而,我們注意到,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複雜化,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實踐,總結了一些點滴的經驗和方法,現簡述如下:

  一、學會關注和信任學生

  在諮詢者眼中,每一位來訪學生都同樣是遇到困難、需要關心的人。當學生前來尋找諮詢幫助時,往往已經較多地感到其他同學或老師、家長對他的不滿、指責或者歧視,心理上相當自卑。因此,諮詢者給予他的接納和關懷更顯得特別重要。

  二、學會傾聽學生心聲

  傾聽並不是簡單地聽,它是全身心投入,專注地聽。輔導人員對當事人的談話不僅僅是聽聽而已,還要藉助各種技巧,真正聽出對方所講的事實,所體驗的情感,所持有的態度。傾聽的習慣和態度比傾聽的技巧更重要。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願意說不願意聽,習慣於說不習慣聽。傾聽時應注意以下藝術:

  第一,充分運用提問。

  提問分開放性提問與封閉性提問兩種。在傾聽時,通常使用“什麼”、“怎樣”、“為什麼”等詞語發問,讓來訪者對有關問題、事件作出較為詳盡的反應,這就是開放性提問。如在會談開始時,為了儘可能充分地收集到真實資訊,諮詢者應注意多用開放式提問,如“說說看哪兒遇到麻煩了?”“怎麼覺得不順心了?”等。這樣的提問會引出當事人對某些問題、思想、情感等的詳細說明。在使用開放性提問時,應重視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輔導關係上,只有當事人對輔導員信任,他才會在提問時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諮詢者還要恰當運用封閉性提問。這類提問的特徵是以“是不是”、“對不對”、“有沒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詞語發問,讓來訪者對有關問題作“是”或“否”的簡短回答。輔導員使用這種封閉性的提問,可以收集資訊,澄清事實真相,驗證結論與推測,縮小討論範圍,適當中止敘述等等。回答這些問題,只需一兩個詞、字或一個簡單的姿勢如點頭或搖頭等,簡潔、明確。

  第二,善於運用鼓勵

  諮詢者要切實地、敏銳地從來訪學生身上發揚積極的、值得肯定的、有價值的地方,並對學生在諮詢過程中的進步給予及時的鼓勵。來訪學生一開始總是感到情緒混亂、沮喪不振,諮詢者不應對此指責教訓,而是要加以切實的安慰支援,激發他們積極應對的心態。例如,“我能理解事情給你帶來的煩惱,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能把它處理好”。支援和鼓勵也並不是說要對問題視而不見,而是要幫助學生正確地接納自我,不因為一時的挫折和困擾而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

  第三,準確運用說明

  說明最好是引用來訪者談話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詞語。說明使得來訪者有機會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擾,重新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關係,深化談話的內容,更清晰準確地作出決定。同時,也有助於輔導員確認一些關鍵的資訊與線索,為會談的深入打下堅實基礎。

  第四,避免傾聽時容易犯的錯誤

  初做心理輔導工作的老師往往不願意傾聽,不重視傾聽,喜歡自己不停地說,這是容易犯的錯誤。除此之外,易犯的錯誤還有:急於下結論;輕視來訪者的問題,不認真聽;干擾、轉移、中斷來訪者的話題,對來訪者話題作道德或是非的評判;不適當地運用參與技巧,如詢問過多、概述過多等等。

  三、學會尊重學生

  尊重來訪者,其意義在於可以給來訪者創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這樣的氛圍可以使其最大程度地表達自己,獲得一種自我成功的基礎。為了要表達尊重,需注意以下幾點:

  1.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一個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極面和缺點;

  2.尊重意味著以真誠為基礎,並非無原則的遷就;

  3.尊重意味著一視同仁,要尊重弱者;

  4.尊重意味著以禮相待,對來訪者熱情相待,禮儀周全;

  5.尊重意味著信任對方;

  6.尊重意味著保護對方隱私。

  四、學會真誠對待學生

  恰當地表達真誠,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因為那是真誠的一種自然流露。因此要注意:

  1.真誠不等於說實話,真誠與實話實說有聯絡,但不能相提並論。真誠應符合對來訪者負責,有助於來訪者成長的原則,所以真誠不是什麼都可隨意的、直接的說出來,有時實話未必要實說。

  2.真誠不是自我的發洩,應適度,過多地宣洩自己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果。真誠應實事求是,不必在來訪者面前過多表現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飾成分,要實事求是,既不誇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五、學會指導、忠告和提供建議等。

  1.指導

  就是直接指示來訪者做什麼和說什麼,或者如何說如何做,它是最具影響力的輔導技術之一。指導的本質在於直接造成行為改變,它明確地指示學習什麼、改變什麼,以及如何改變、如何學習,所以指導有強烈的行為取向色彩。指導方法有如下幾方面:

  其一,是指導言語的改變,就是指導來訪者改變言語表達。如要求來訪者把“我應該”改為“我希望”。

  其二,是給予特殊的建議和指導,如對考試焦慮的學生建議修改作息制度,每天堅持適量的娛樂和鍛鍊。

  其三,自由聯想式指導,如對有強迫觀念的來訪者,指導他用自由聯想的方法回想童年時的經歷等。

  2.忠告和提供建議

  是指對來訪者關心的問題提出建議和忠告,給予指導性和參考性的資訊,以幫助來訪者思考問題作出決策。在與來訪者面談時,提供資訊,提出建議,提出勸告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使用這一技巧時,需注意:第一,防止這一技術技巧給會談帶來潛在的危害。如來訪者對建議或忠告不以為然,這會妨礙輔導進行。第二,建議和忠告的話語要含蓄而委婉。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可能會……”。第三,提供的忠告和建議一般不宜太多,過多使用會失效。

  總之,學校諮詢工作是一項深入細緻而且頗具創造性的工作,面對形形色色的個案情況,輔導老師只有掌握工作規律,運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才能幫助問題學生應對挫折,走出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