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革,它在今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廣東考察時強調:“我們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習的講話再次提醒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才能凝聚起最為廣泛的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

  通過這段時間我單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我按照大隊的學習計劃認真結合實際工作,覺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等執政理念話題幾乎貫穿群眾路線教育學習始終,作為一名城市管理人員,要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學習心中油然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要深刻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清醒認識“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四句話的總要求,集中解決“四風”的突出問題,充分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迫切性,通過學習對於自身存在的問題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通過這一階段群眾路線教育學習,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一、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認識

  黨的報告中強調,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這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戰略舉措。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意義深遠重大黨的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在全黨範圍內,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這是我們的黨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的

  狀況下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它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眼於黨的先進性和和純潔性,這是黨的做出的重大部署。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是黨的性質的體現,也是黨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匯聚群眾智慧力量的現實需要,貫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是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和重要舉措。

  二、城市管理工作要始終根植群眾。

  我們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源泉。這是我們黨不斷髮展壯大、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只有把根深深紮在人民群眾之中,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們黨才能充滿活力,黨的事業才能充滿生機、蓬勃興旺。

  結合我們城市管理工作,我認為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最直接的就是要求我們貼近群眾,嚴格按照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式,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貫徹一個總要求。作為城市管理人員,要貫徹好“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個總要求。“照鏡子”主要是對照各項規章制度、查詢自身差距,尋找改進自身作風的切入點;“正衣冠”主要是嚴格執法、匡正言行,行政執法過程要嚴格在法治的框架內實施;“洗洗澡”主要是改正缺點、清除塵垢,提升依法行政之業務能力;“治治病”則主要是對症下藥、治病救人,一是治理自身之頑疾,二是醫治好群眾之困疾。 二是找準一個突破口。作為行政執法人員就是要以改進工作作風為突破口,集中解決自身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真正把自己擺進去,學到位,做到位,做到真學、真改、真用,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切實應用,以文明高效的執法理念,以務實管理、重在服務的執法方式,讓百姓受惠,讓城市變美。

  三要注重上下求索,尋求實用溝通方法。只有在溝通的基礎上,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待問題,才不會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才能達到群眾與城市管理者的相互理解。人民群眾匯聚了好多好的點子,作為城市管理者要走到群眾中去,善於叢集眾之智,聚群眾之策,凝群眾之力。通過溝通交流,瞭解群眾想法,從而解決群眾難題。

  四要注重服務實踐,樹立隊伍親民形象。城市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歸根到底就是服務。不斷增強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是每一位城市管理工作人員的必修課。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從管理層面轉向服務層面,管理是手段,服務才是目的。尤其要注重在細節上下功夫,面對每一件大小事情,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堅持認真再認真,細緻再細緻的原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不斷改進和加強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方式和能力,熱情幫助、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有效加強群眾與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絡,建立起領導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新橋樑和紐帶,時刻把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銘記在心,事事做到想在先、跑在前、服務跟得上。

  在日常管理中,不斷推進文明執法、柔性執法等人性化執法手段,強化服務意識,善用文明之語,勤用服務之手,逐漸培養城管人員親民、愛民、助民的良好形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只要始終堅持好、實踐好黨的群眾路線,真正深入基層,走進群眾,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堅持走群眾路線,那麼我們的城市管理工作定能做得更穩當,更厚實。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城市管理人員我要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繼續加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工作中法律知識的學習,培養法治思維,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依法行政,不管大事小事做好每一件事,為新堯都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