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虛詞解析彙總

  高考語文考試中,文言文閱讀是難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是高考語文的必考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因字解析

  ***一***介詞。

  1.依照,根據。

  ①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②變法者因時而化。

  ③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2.依靠,憑藉。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③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3.趁著,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②因擊沛公於坐。***《鴻門宴》***

  4.通過,經由。

  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鴻門宴》***

  5.因為,由於。

  ①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書》***

  ***二***副詞。

  1.於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2.原因,緣由,機緣。

  ①於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三***動詞

  1.根據

  ①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五蠹》***

  2.沿襲,繼續。

  ①蒙故業,因遺策。***《過秦論》***

  ②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以字解析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

  2.表示憑藉。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物件。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遊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係,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餘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鐘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3.表示目的關係,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餘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範圍***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

  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以為】

  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

  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②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⑵把......作為或製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

  ①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麼辦法用來......""沒有什麼辦法用來......"

  ①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

  ②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莊暴見孟子》***

  ③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勸學》***

  ④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陳情表》***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於字解析

  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前一個"於":從******《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遊褒禪山記》***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赤壁之戰》***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赤壁之戰》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一個"於":比******《勸學》***

  【於是】

  1.相當於"於+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對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於是餘有嘆焉。***因此******《遊褒禪山記》***

  ⑤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后》***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愚溪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