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面膜的美容知識

  美女們每天都用面膜,但未必對面膜真正熟悉。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面膜的美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面膜的美容知識

  面膜從形態上看有膏狀、膠狀、粉狀和膜狀等幾種,還有除皺紋用的拉皮面膜和用於治療多種面板病的中草藥面膜。當臉部面板塗上面膜後,水分蒸發會產生收緊面板、刺激面部血液迴圈的作用。帶有營養物質的面膜能促使面板細胞直接吸取營養,而膜顏膜麗以植物精華的面膜還可對臉上的色素沉著、痤瘡、雀斑起到減輕、消退的作用。當去除面膜時可清除面部表皮脫落的細胞、汙垢,因而面膜還有清潔面板、收縮毛孔之功效。

  使用面膜前要用潔膚產品把臉洗淨,然後用蒸氣或熱毛巾敷面部面板五分鐘,使毛孔張開,這對於有痤瘡的人更為必要。痤瘡較重者還可用酒精消毒患處,再使用痤瘡針排出成熟的粉刺和黑頭,切忌用手擠壓或亂摳。塗面膜的順序一般為頸部→下頜→兩頰→鼻→脣周,最後是額部。要避免在眼睛、脣紅周圍塗面膜,必要時可放上眼墊保護。

  膜顏膜麗溫馨提示:使用面膜的注意要點:

  1、做面膜前的清潔工作非常重要。

  2、放鬆心情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3、多喝果汁對保養面板很重要。

  4、敷面膜時不宜說話或做其它任何事情,應該讓肌膚全面地放鬆。

  美容面膜的相關問題

  Q:敏感肌最建議用什麼材質的面膜?

  A:啫喱。因為它本身就有清涼感,可以幫助肌膚降溫鎮定。

  Q:面膜真的可以不用洗嗎?有人建議即使標註免洗也最好洗掉,是這樣嗎?為什麼?

  A:如果標明免洗就不用洗,面膜其實和麵霜同理,特別是保溼型的啫喱狀面膜,本來已經夠輕薄,也沒什麼過多營養,你還把它洗了,那不等於沒用嗎?

  Q:疊加面膜的話,應遵循什麼順序才不易對肌膚造成負擔?您能給我們舉個例子嗎?

  A:其實沒必要連軸轉似地敷面膜,敷完這個又敷那個,先用一個具有減法效果的面膜,例如去角質的清潔面膜開啟吸收通道,再用一個“加法面膜”例如美白或抗皺的就可以了。如果要疊加,應該是抗皺—美白—保溼這個順序,分子最小的最先敷。

  Q:既然不能全吸收,那殘留的精華液有沒有更好的利用方法?

  A:全身擦,直到一滴不剩。從脖子開始,然後是手臂、大腿,最後再為手肘、關節、腳背做個去角質,它就算功德圓滿了。

  Q:現在面膜都打著含多少ml的精華液,而面膜裡的精華液和真正的精華液有區別嗎?動不動20ml,30ml,一口氣敷在臉上,肌膚是否受得了並能充分吸收呢?

  A:當然有區別,你可以算一下一瓶真正的精華液多少錢,每片面膜裡如果真的都含有一整瓶精華的量,那每盒又該是多少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面膜中的精華液在精華用料上必然會有折扣。它基本上會採用肌底液加水這樣的調配方式,如果是凝露質地,則會再新增一些增稠劑,而那種溼溼滑滑的,往往加了矽油。好的面膜倒不容易給你的肌膚帶來負擔,至於能否完全吸收,每當敷完後,你可以像擰毛巾一樣擰一擰面膜,看還剩多少精華液就知道了。

  Q:面膜相較於其他護膚產品,是改善肌膚質地和狀況的超級功臣,還是隻是即時效果最佳?

  A:主要還是即時效果,敷完面膜後,你的肌膚就像剛洗完澡時很水、很光潔,但你必須得趕緊塗上保養品把水分鎖住,否則效果甚微,可能還會更糟。像深層清潔類的面膜,它主要是吸附多餘油脂,讓堵塞的毛孔暢通呼吸,而營養型的面膜,天天堅持用對滋養肌膚的確效果不錯。

  Q:面板什麼情況下不建議用面膜?

  A:過敏的時候,尤其是又癢又痛時,即使是抗敏消炎的面膜也儘量別用,畢竟面膜裡面多少含有防腐劑,用礦泉噴霧打溼化妝棉溼敷就好。

  Q:如果每天都敷一片保溼面膜,沒問題吧?

  A:沒什麼問題,不過如果只是單純補水,你也可以用紙膜泡化妝水,效果一樣。

  Q:面膜是不是價格真的越貴越好,價格差的最大體現往往在哪裡?

  A:不一定越貴越好,只要不是便宜到離譜。價格差首先在材質上,最普通的如布織布、棉布,好一點的到有機纖維、生物纖維,這就造成了成本的差別;其次裡面所含精華液的質素也是原因。

  Q:片狀面膜的提拉效果好還是膏狀的好?

  A:不存在差別,還是要看功能,況且膏狀面膜發揮作用的也只是最緊貼在你面板的那一層而已。不過油性肌膚建議用膏狀,因為造成油肌老態的原因常是因為出油使角質層增厚,毛孔變粗氣色也晦暗,膏狀的清潔力度很夠;而幹皮用膏狀的,會不如片狀那麼溼潤。

  Q:睡眠面膜可以每天用嗎?幹了之後會不會氧化?

  A:可以。如果要說氧化,那面霜同樣會氧化,什麼都會氧化,所以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更何況睡眠面膜通常都是凝膠狀,分子比較大,它會在臉上形成了一層包覆膜,有助於令毛孔張開,把營養都吸進去。而睡眠面膜裡本身的營養滲透進面板後,其實在表面留下的就是一層蛋清狀的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