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慢性胃炎的原因

  生活中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而患上胃病,而慢性胃炎是常見的胃病,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慢性胃炎的原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慢性胃炎的原因

  1、未及時治療胃病

  急性胃病治療不恰當、不及時、不徹底導致病程纏綿。

  2、過度勞累

  體力勞動過度,發力過猛,不正確強身鍛鍊,損傷脾胃。

  3、X線照射

  深度X線照射胃部,可引起胃粘膜損害,產生胃炎。

  4、細菌、病毒或其毒素

  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粘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5、過度緊張

  七情不遂,精神過度緊張,長期憂愁思慮、暴跳如雷,影響胃分泌運動功能。

  6、刺激性物質

  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粘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7、藥物

  有些藥物如水楊酸鹽、洋地黃、保泰鬆、消炎痛、辛可芬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損害。

  8、膽汁反流

  膽汁中含有的膽鹽可破壞胃粘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粘膜而引起炎症。

  9、大地物理變化

  如環境改變,氣侯變化,人若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便胃液分泌和胃的運動不協調,產生胃炎。

  慢性胃炎怎麼引發的 慢性胃炎的原因 哪些不良習慣會得胃病

  10、不良的飲食習慣

  生活中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出現胃病,如飲食長期不規律、不潔淨、不合理、暴食偏食、菸酒糖茶無度等等,致使胃不負重堪。具體的如下:

  ***1***、酗酒無度

  每天喝少量的紅酒有利於身體健康。但如果酗酒無度,酒精不但會損傷肝臟、導致面板脫水、殺死腦細胞,還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出現炎症、糜爛、潰瘍或出血。

  ***2***、狼吞虎嚥

  咀嚼不細、狼吞虎嚥,粗糙的食物就會直接磨損胃黏膜,並增加胃的負擔,使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從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

  ***3***、晚餐過飽

  晚飯過飽或臨睡前吃夜宵,不僅會影響睡眠、導致肥胖,還會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中,胃液分泌過量會腐蝕胃黏膜,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4***、食不準時

  “廢寢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習慣,然而就是無意間的飢一頓、飽一頓,會慢慢侵蝕胃的健康。專家解析,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5***、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是許多慢性胃病發生、發展中的一種重要致病因子,大多是由於飲食不潔、相互傳染所致。幽門螺桿菌會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腸的黏膜中,使黏膜發炎,引發胃病。患者的口腔和唾液中也存在這種細菌,因此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上胃潰瘍和胃炎時,分餐制就顯得更為重要。

  ***6***、嗜煙成癖

  菸草中的尼古丁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傷害胃黏膜:促進血管收縮,使胃黏膜的血液供應減少。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一種對胃黏膜有修復作用的保護因子。干擾胃的排空功能,容易造成膽汁反流到胃裡,而膽汁中的膽鹽等成分對胃黏膜有很強的損傷作用。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直接腐蝕胃黏膜。

  11、其它臟器病變的影響

  如慢性腎炎、尿毒症、潰瘍性結腸炎、貧血、慢性心衰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胃炎病因簡單,治療起來不復雜,只要按下列措施進行救護,很快恢復正常。

  ***1***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

  ***2***鼓勵飲水,由於嘔吐腹瀉失水過多,病人在儘可能情況下多飲水,補充丟失水分。以糖鹽水為好***白開水中加少量糖和鹽而成***。不要飲含糖多的飲料,以免產酸過多加重腹痛。

  ***3***止痛,應用一些止痛藥均可。還可區域性熱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瀉、發燒者可適當應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菌藥物。病情較輕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5***嘔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應及時送醫院靜脈輸液治療,一般1-2天內很快恢復。

  ***6***預防為主,節制飲酒,勿暴飲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急性單純性胃炎要及時治療,愈後防止復發,以免轉為慢性胃炎,遷延不愈。

  治療慢性胃炎的食療方法

  ***一***參芪大棗燉瘦肉

  原料:黨蔘30克、黃芪30克、大棗20枚、豬瘦肉250克、鹽3克、生薑5克、蔥10克、蜂蜜適量。

  製作:將黨蔘洗淨切片。黃芪洗淨瀝乾水分切片,黃芪片蜜漬後與黨參片、大棗、豬肉塊、生薑片、蔥段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用武火燒開後轉用文火慢燉到豬肉熟爛,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補血養血。用於臟器下垂、胃潰瘍、慢性胃炎的輔助治療。注意此方不宜與藥物藜蘆、維生素K同用,不宜與黃瓜、蘿蔔、動物肝臟、黃豆、甲魚、牛肉、田螺等同食。

  ***二***黃芪薯葉泥鰍湯

  原料:黃芪30克、甘薯葉100克、泥鰍200克、鮮湯適量、料酒10毫升、蔥10克、生薑5克、鹽3克、五香粉2克。

  製作:將黃芪洗淨,切片後放入紗布袋內,紮緊口備用;將甘薯葉洗淨、切段,蔥切段、生薑切末;泥鰍放清水靜養吐泥汙;將泥鰍放入沸水鍋中焯殺,去腸雜,投入沙鍋,加鮮湯適量,武火煮沸,加料酒及蔥段、生薑末,混合均勻,加黃芪袋,改文火煮40分鐘,待泥鰍熟爛,取出藥袋,加甘薯葉、鹽、五香粉,煮沸即成。

  功效:補養氣血、健脾和胃。用於胃腸功能下降、慢性胃炎等病症的輔助調養。注意泥鰍不宜與保鉀利尿劑螺內脂、氨苯蝶啶、補鉀藥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