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體疼痛是因為什麼原因

  老人身體疼痛很是常見,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了解老人身體疼痛的原因了。只有清楚原因才能治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身體疼痛原因,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人身體疼痛的原因

  老人出現身體疼痛的原因往往是氣血不足,治療的關鍵在於補氣血,使用按摩椅效果很差。

  很多老人都容易感到疲乏,或是有腰腿疼痛等問題,而各種按摩放鬆裝置深受老人們青睞。但是,醫師指出,很多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問題,如果盲目接受來自按摩椅等裝置的外來治療或外力過大,則可能造成身體損傷,得不償失。

  此外,很多老人都存在氣血不足的問題,因為經脈不通而出現身體各部位***如四肢、肩、腰、背***的疼痛。這類問題關鍵在於調理身體、補氣血,使用按摩椅來按摩效果較差。對於氣淤血滯的年輕人來說,按摩椅還是有一定疏通經脈的作用。而一些具備活血化淤、疏通經絡作用的按摩器械,往往對於外傷、軟組織挫傷等效果更好些。

  醫師指出,由於氣血不足造成的身體某個部位的疼痛,老年人要健脾胃、補氣血,脾胃健康、氣血足了疼痛自然會消失。補氣血關鍵是食療,要多吃山藥、蓮子和薏米、大棗等食物,還可以少量使用豬肉、牛羊肉和海蔘等。

  老人身體疼痛緩解方法

  1、緩解疼痛是首要:無論何時,當您感到疼痛時,尋找疼痛緩解的治療方法和確定其原因是一樣重要。

  2、請用醫生提供標準的疼痛衡量方法向醫生描述疼痛,標準衡量是指衡量疼痛的系列問題序列***疼痛的評分值***,所有這些您一定要提供給醫生,由此讓醫生評估疼痛的嚴重程度及疼痛對治療的反應。

  3、消炎止痛藥物不能作為常規使用:非甾體的消炎止痛藥物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對老年病人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如消化道副作用等。

  4、對輕至中度的肌肉骨骼疼痛,首先考慮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是用於緩解輕至中度肌肉骨骼疼痛的首選。

  5、對重度的疼痛,可使用鎮痛劑:鎮痛劑對緩解中度至重度的疼痛,止痛作用是肯定的。不過,由於病人體質及個體對藥物反應的差異,選用此類藥物,還必須由醫生處方並判定藥物的療效。

  6、對神經病變性疼痛,醫生往往運用某些非鎮痛劑類的止疼藥物,由此會暫時性導致病痛的消失,這類病人需醫生的密切觀察。

  7、不能單獨依靠藥物止痛。非藥物治療很多時候是指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康復訓練,及其他相關的專案。前述方法可以配合藥物治療單獨或聯合運用。同時也必須是對許多慢性疼痛病人的健康保健計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當疼痛持續存在時,可考慮運用多種緩解疼痛的綜合方法,以達到緩解病人疼痛的目的。

  9、嚴格控制獲得純粹鎮痛劑的途徑。由於單純的鎮痛劑對病人會形成藥物的依賴性及其他的一些負面的作用,因此應該控制該種藥物獲得的途徑。

  10、疼痛個體的健康教育。作為病人,必須儘可能多學習疼痛的自我護理,而病人疼痛自我護理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向各級有經驗的專業醫務人員諮詢及閱讀保健方面、健康教育的書籍而不斷提高。

  老年人預防身體疼痛方法

  對於這種常年累月的疼痛,醫學上稱為慢性疼痛。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常具有典型的行為和情緒特徵:疼痛成了病人生活的中心和持久的注重點,病人總在設法試圖搞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質等。病人還常有急躁、易怒的表現,有時又消極、悲觀,特別不愛活動,常只因求醫才出門。這類病人還有一個顯著的行為特點就是總像在打盹,提不起精神來。

  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有組織損傷的急性疼痛遷延而成。急性疼痛當組織恢復後,疼痛自然也就終止,但如果遇到下列因素時,就易發展為慢性疼痛。一是病人把疼痛看成是某種嚴重疾病的訊號,因而出現焦虛、恐病、感到無助無望,進而行為紊亂、活動減少、濫用止痛劑;二是病人疼痛發作時,容易引起家庭、配偶、親友、同事和醫務人員的過度關心和重視,這些關心和擔憂,讓病人可感到生病的種種“好處”,使病人的疼痛行為不斷得到強化。上述兩種因素是導致病人出現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由於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因素偏多,因此患者往往用遍了中藥、西藥、鍼灸、按摩、推拿等常用的治療疼痛的方法,效果也不會太好。對於這類老人,在用傳統方法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行為治療,效果較好。具體行為治療可由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屬共同來完成。

  患者可通過深呼吸及自我催眠的方式,來改變對疼痛的認識,知道疼痛是不用藥物也可得到控制的,消除對慢性疼痛的無助無望心理,加速疼痛的緩解和消失。患者家屬、親友在病人疼痛發作時,表面上對病人不要太關心,即對病人想臥床、不想活動、愛服用止痛劑等行為不予理睬,有時甚至進行批評,而對他們的恰當行為進行獎勵。通過這些方法,可讓常喊疼痛的老人快樂地走出慢性疼痛的陰影,幸福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