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麼

  每年,黃河的水土流失都很嚴重,黃河水土流失已經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了。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黃河水土流失的原因,僅供大家參考!

  黃河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黃土高原地區處在我國第二級階梯,及由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

  2、黃土高原還是我國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影響的邊緣區,從而使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東北遞減.黃土高原南北地跨亞熱帶、暖溫帶、溫帶三個溫度帶;東西跨半溼、半乾旱和乾旱等乾溼地帶,氣候的地域差異性和過渡性十分顯著.本區位於季風的尾閭區,乾旱與半乾旱範圍大,降水不穩定,乾旱、風沙頻繁,天然草地與旱作農業生產能力低且不穩定.氣候的乾旱與降水不穩定、黃土及風沙物質的不穩定相結合,使得本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3、從土地利用形式上看,這裡是農業耕作區和畜牧區交錯的地區.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動和歷史上農耕、遊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響,在農牧交錯地帶表現為有農有牧、時農時牧的變動,導致土地退化加劇.

  黃河水土流失的治理

  1、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以縣為基本單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溝壩地等基本農田為突破口,綜合運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2、堅持以退耕還林還草為基礎,著力建設區域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以林草建設為重點,抓住蓄水、節水這個關鍵,走綜合治理的路子.一是因地制宜,抓好造?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要根據實際,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特別要引導群眾發展適銷對路的經濟林果,讓群眾得到實惠.二是實施雨水集流工程.採取多種形式,蓄存降水,發展窖灌等節水農業,解決好農村飲水和基本農田的補水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三是合理配置資源,調整農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搞好產業開發.促進一批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的形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改變毀林開荒、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改變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換取眼前經濟效益的短期行為,加快恢復植被程序,使生態環境儘快向良性轉變.

  3、堅持治理與開發相結合,突出經濟效益,走優質高效之路.大力發展集雨節水灌溉,推廣普及旱作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4、堅持把治理開發和預防保護緊密結合起來,制止破壞林草植被的勢頭,依法保護水土和林草資源,把已建成的爛沙、治水工程管護好、經營好,使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最後,從減少江河水患壓力出發,整體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按照自然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全面推進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提高治理規模、質量和效益.實行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統籌安排,集中連片治理,發揮整體功能和綜合效益.逐步實現水不亂流、泥不出溝,在較短的時期內,使省內河流泥沙含量明顯降低.造福本地群眾,惠及下游人民.

  保護黃河環境的措施方法

  一是要堅決查處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行為。對於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開礦、挖沙等《自然保護區條例》明確禁止的活動和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的違規資源開發活動,要堅決予以取締;對於自然保護區內和涉及自然保護區的未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建設專案,要依法責令停止建設。

  二是要對自然保護區內造成的生態破壞,必須採取補救措施,限期治理,恢復原有生態環境。對於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進行資源開發和建設,造成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的,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制定生態恢復和治理方案,限期恢復原狀或採取其他補救措施。

  三是要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加強責任追究。對於嚴重違反《自然保護區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違規開發和建設,並造成自然保護區嚴重破壞的環境違法行為,按照中紀委、監察部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責任追究的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將協調監察部門,依法追究有關地方政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和有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要達到保障黃河飲水安全的目標,只有採取綜合措施。首先要健全我國和黃河的水法規與標準體系。其次要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型社會。其三要切實加強水汙染治理和環保監督。第四是要形成水利和環保等部門“團結治汙”的工作配合機制。第六要重建黃河生態平衡。保衛母親河,就必須改善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中游下游的水利樞紐工程,進一步提高黃河的水沙調節能力。一是要繼續做好常規水質監測、省界水體監測工作。二是增強應對突發性水汙染事件的意識,提高應對突發水汙染事件的能力。三是積極開展黃河干流、窟野河、皇甫川排汙口及區域取退水水質監督、監測。 四是嚴格執行《質量手冊》、《程式檔案》和《作業指導書》,確保質量保證體系正常執行,防止發生質量事故。做好有毒有機物監測前期工作。 五是承擔水質取樣任務的水文站,要嚴格按有關規定要求取樣、存樣、送樣,不允許變通,禁止違規行為的發生,確保水樣的真實和完整。各有關單位要主動承擔其管理職責。其三要切實加強水汙染治理和環保監督。第四是要形成水利和環保等部門“團結治汙”的工作配合機制。第五要構建完善的水功能區管理體系。第六要重建黃河生態平衡防洪:規劃在上中游興建一批水利水電工程,形成以龍羊峽、劉家峽、大柳樹、磧口、古賢、三門峽和小浪底7座骨幹水利樞紐工程為主體的黃河水沙調控工程體系;在下游,建成以堤防、河道整治、河口治理工程為主的下排工程和配套完善的分滯洪工程,結合挖河淤背固堤,淤築相對地下河;在幹流寧蒙河段、禹門口至潼關的小北幹流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點防洪河段建設標準河防工程;加快三門峽庫區治理。同時,進一步完善水文測報、洪水排程、交通、通訊等非工程措施。結合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黃河防洪減淤體系。

  水資源:以上游寧蒙平原、中游汾渭河盆地、下游豫魯平原等引黃灌區為重點,全面推行農業、工業和城市節水措施。實行計劃用水,合理調整產業佈局,加強需水管理。利用幹流骨幹工程充分調節徑流,實現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運用。積極做好南水北調和黃河干流待建骨幹工程的前期工作,逐步實施。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建成黃河干流主要斷面***含省界斷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汙口和支流入黃口水量和水質統一監測網路,建立水資源統一管理排程新體制。把黃河水資源保護工作列為國家重點,加強

  保護力度,實行入河排汙許可制度和汙染物入河總量控制。逐步形成黃河水資源合理開發、科學配置、有效利用和管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