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

  有的朋友說,自己在一個單位,或者部門習慣了,人際關係和工作內容都熟悉,不願意再調動,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

  誰想離鄉背井的去走動呢?除非你自己是個不安份的人,不想有什麼收穫,就想尋求刺激。我說這個話一定有人不同意,好象常常調動工作的人都是不安份的人!不同意!

  是的,不同意,連我都不同意。這個社會變化太大,變數也就更大。我們在其中那麼渺小,自己哪裡還能保護自己?一個單位垮了,不管是經營原因還是政策變化,我們都不得不變動,許多過去紅的發紫,富的流油的單位,在社會變化中頃刻間就變成了虧損和破產企業,職工也就跟著變成了下崗待業人員。

  因此在大環境變動的情況下,我們也只好被逼著變動了。

  另一種是人為的變動,那就是自己內心的感受。這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已經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看問題,純粹想尋求自己內心的精神家園,打起揹包做驢友、開著一個破吉普跑去看西藏,每天都在路上奔波;有的人不斷地調換工作,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系統、行業的管理,不在乎一時一事的得失。這些都是自願的。

  另外一種就是被逼無奈的變動了。一個人在單位上不光是想掙錢,更重要的是想要發展自己.知識分子更是想有創造性的勞動,還希望得到尊重.這些願望的滿足有的時候超過了掙錢的慾望。

  如果這些想法不能實現,內心就會感到壓抑,《心態決定一切》,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其實,這個時候一個人,要想調整心態。還需要理解,支援,和發展的希望。一個有事業心有抱負的人,誰不想做出點成就來呢?!想混下去,得過且過的人總是少數的了。

  但是客觀上人際關係也許不允許,單位發展也許不如意,自己內心的強烈召喚是如此的明確,一個有頭腦的人就會陷入痛苦。內心常常掙扎與現實和理想之間。

  許多剛從學校出來的人一腔熱血,但是在工作了以後漸漸地冷卻,最後居然用酒吧的酒把自己灌醉而麻木不仁,這樣的經歷相信許多人都有。

  醉酒醒來,一切都沒有改變,你第二天照樣面對你昨天所痛苦的一切.還要強裝笑臉。

  我想,在苦苦掙扎的內心和殘酷不如意的現實中間“遊走”***哈,時髦的名詞***,許多人每天都在進行著。

  我認為有的事情,是需要忍耐的.有些事情,是需要改變的。有的人會問,那麼你會怎麼界定這條線呢?

  我想說,其實社會中生存不外乎幾點:掙錢、發展和人際關係。想在三個方面都佔齊了,那當然是好的。問題往往沒那麼完美。

  在一個單位你假如有機會發展,人際關係也不錯,那麼掙錢少也是可以忍耐的。假如可以掙錢、發展,而人際關係暫時遇到了問題,也是可以忍耐的。一個單位可以掙錢,人際關係也過的去,就是自己也許永遠不能發展,那麼你也可以安心地吃這個“安泰飯”,反正你也無所謂是不是想要當個什麼。

  可是,假如在一個單位,掙錢少,人際關係緊張,更別說發展了,那麼,你就要堅決地離開!那不但是個是非之地,並且還耽誤你自己一生,並且永遠地窮著,並且還會無窮無盡的窮下去。***我這裡用了好幾個並且,不是語病,是同時存在的狀態***

  與其屈辱地讓靈魂“死”去,不如奮起而一博。“樹挪死,人挪活”,“”,“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就是吊死,也要找一棵大樹來吊”這些警句這個時候都用得上,你這個時候需要做的,就是要用大無畏的精神鼓勵自己打破自己已經熟悉了的習慣,敢於走出這個熟悉的“籠子”,飛出去尋找新的棲息之地。也許,新的地方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可怕。

  以上就是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