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老人有心理問題的因素

  人到老年總會由於各種原因而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具體有哪些因素可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導致老人心理問題的因素,希望能幫到你。

  導致老人心理問題的因素

  ***1***各種生理功能減退。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各種生理功能都有所減退表現出一定的老化現象,如腦細胞會逐漸發生萎縮並減少,導致精神活動減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尤其在近期記憶方面。視力及聽力也逐漸減退。面板會出現老年斑、毛髮變白並減少。由於骨骼和肌肉系統功能減退,運動能力也隨之降低。

  ***2***社會地位的變化。

  由於社會地位的改變可使一些老年人發生種種心理上的變化,如產生孤獨感、自卑感、抑鬱、煩躁、消極等。這些心理因素均會加速身體的變化。

  ***3***家庭人際關係。

  退休後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由工作崗位轉為家庭。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對老年人就會有很大影響。如子女對老人的態度,“ 代溝”產生的矛盾等,對老年人的心理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思想意識、修養、道德倫理觀念、理想與信仰等,都會影響老年人心理狀態。文化水平高、信念堅定、事業心強,可造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推遲老化保持身體健康。

  ***5***營養狀況。

  為維持人體組織與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老年人同樣需要充足的營養補充,如蛋白質、糖、脂肪、水、鹽類、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是老年人必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神經組織及腦細胞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更甚。當老年人營養不足時常會出現精神不振、乏力、記憶力減退、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甚至發生抑鬱及其他精神及神經症狀。

  ***6***體力或腦力過勞。

  老年人體力及腦力過勞均會使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產生錯覺、幻覺等異常心理。

  ***7***疾病。

  有些疾病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如腦動脈硬化會使腦組織供血不足,造成腦功能減退,晚期甚至會發生老年性痴呆等。再如腦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長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產生悲觀、孤獨等心理狀態。

  因此,為了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保持良好,應鼓勵他們加強鍛鍊以減慢各種生理功能老化,同時要使他們經常保持心情舒暢,堅定個人信念,培養高尚情操,合理安排生活等。

  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1.黃昏心理

  因為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

  由於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產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或是自暴自棄。

  3.無價值感

  對退休後的無所事事不能適應,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

  4.不安全心理

  有些老年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很少與人效,同時,也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懼怕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礙

  有些老年人,假如缺少規律的生活,又很少參加群體活動,或是家庭中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不和,生活沒有愉悅感,就可能誘發各種精神障礙,如神經衰弱、焦慮症、抑鬱症、疑病症、懼怕症、強迫症、癔症等。總的看來,老年期的精神障礙發病率略高於其他年齡裡。

  6.老年性精神病

  近年來,老年性精神病發病率也有增加趨勢,常見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於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腦衰退和心理變態等。

  讓老人開心的5大方法

  1、多陪伴老年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也是一種普遍的社會要求。當人的飲食溫飽等生理需求得到了解決之後,人類最難忍受的大概就是孤獨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有與接近他人、避免孤獨的傾向。幾乎是沒有人是願意獨自一人,與外界不相往來的。子女們平時應該多陪伴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不要讓老年人獨守空巢。

  2、常和老人一起吃飯

  有空就去陪陪她們吃頓飯,不需要很豐富的菜,只需要清淡,簡單,家常就好。跟她們一起吃飯你還會很幸福。因為她們會怕我們吃不飽,時常往我們碗裡夾菜,看到她們開心的樣子,你的心裡也是暖暖的。

  3、鼓勵老人發展自己的興趣

  鼓勵老年人發展自己的興趣,把夢想變成現實。為培養興趣,可以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例如爬山,或是從事一些志願者活動,或是學術研究,這些都可以填補因不上班所造成的精神空虛。在退休之前,就要認真思考一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等真正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時候,就不會因沒事情做而閒著無聊。

  4、鼓勵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老人要快樂,就要調整自己的認識與態度。如何讓老人開心?快樂的老人善於適應困境,能在黑暗中尋求光明。老年人要使自己快樂,必須心胸開闊,以現實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封閉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能自知、自信、知足,順應自然,自己能力達不到的事不去強求。

  5、多與老人溝通

  子女們平時不僅要多與老年人溝通,還要與父母達成有效的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表達要清晰、具體,在共同面對和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但是往往有許多人在處理問題時語言表達不明確,就使問題無法得到解決。許多問題和誤解就是因為模糊不清的溝通而產生的。因此,交流彼此的想法,學會傾聽老年人的心聲也是讓老年人快樂起來的一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