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是什麼

  動脈硬化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導致這一疾病的發生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解答。

  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

  1、高脂血症

  鄭院長說: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2、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3、抽菸

  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菸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4、缺少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餘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動脈粥狀硬化。

  5、肥胖

  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臟負荷加重,血脂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動脈粥狀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

  6、壓力過大

  鄭偉建院長特別強調 ”人會因為壓力而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於是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內壁 “。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人們的壓力不斷增大,導致身體不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

  7、家族史

  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其原因仍未明確,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癥,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有的是早發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生血栓等。

  動脈硬化吃什麼好

  1、宜多吃些水產海味食物,如海帶、海蜇、淡菜、紫菜、羊棲菜、海藻之類,這些海產品都是優良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各種無機鹽的良好來源,在人體內具有阻礙膽固醇在腸道內吸收的作用。中醫認為這類食物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故經常食用,可以軟化血管。

  2、適當控制總熱量:可使體重保持在正常標準範圍。超重和肥胖者,應控制好每天的進食量,但控制飲食應逐漸進行,可結合運動療法,每月體重減輕0.5~1千克即可。糖和含糖量較高的糖果、糕點應儘量少吃。

  3、少吃高膽固醇食物: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皮蛋等應儘量少吃,特別是血漿膽固醇升高者,更應嚴格控制,但要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蛋黃雖然含膽醇較高,但其中含有卵磷脂,對動脈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適當食用,但每天不宜超過2個。

  4、少吃動物油***豬油***:防治動脈硬化應多吃不飽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為主。因為動物油中主要為飽和脂肪酸,所以應儘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動物油,否則會給全身帶來一些其他的不良影響,一般應使動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1:3左右為宜。

  5、宜常吃紅辣椒、牛奶和魚。尤其是高膽固醇者宜常吃紅辣椒、牛奶和魚。科學家們發現,紅辣椒中含有一種番椒素的物質,它能有效地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牛奶中含有一種乳清酸物質,能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而且牛奶營養豐富。魚內含有魚肝油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6、少吃多餐、禁菸酒、常喝茶:進食次數多些有利於降低機體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證每天進食總量不變的情況,可安排一天4~5餐。此外由於菸酒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故動脈硬化患者應戒除菸酒,但適量飲用紅葡萄酒能防治動脈硬化。經常喝茶是可以預防血管硬化的,因為茶葉中含有的兒茶酸,能減輕血清膽固醇濃度和膽固醇與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韌性、彈性和滲透性的作用,能預防血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