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霧霾我們能做什麼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於秋冬季節***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國大面積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減少霧霾個人能怎麼做?對於霧霾我們能做什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減少霧霾的具體措施以及減少霧霾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對於霧霾我們能做什麼吧!

  ,減少霧霾的方法

  1、短距離出行,儘量選用公交、地鐵、自行車、拼車。

  2、開車時,發動機空轉不要超過30秒。儘量選擇高標準汽油。

  3、看到餐館直排油煙,勸導他們裝油煙過濾裝置,或在點評類網站差評。

  4、家用廚房選用清潔能源、清潔灶具。

  5、遇到以下情況及時記錄投訴:***環保局投訴電話12369***:

  a冒黑煙的柴油車

  b工地土堆裸露***應該被遮蓋***

  c加油站有油氣洩露***能聞到較強汽油味***

  6、隨手拍工業汙染,並在微博等處@當地環保部門

  7、拒絕購買汙染企業生產的產品。

  減少霧霾的具體措施

  一、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一是下大力氣搞好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煤炭佔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近70%,短期難以大幅改變。因此,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為重中之重。

  二是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各地制定煤炭消費總量實施方案,把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政府,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加大考核和監督力度。

  三是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大力發展水電、常規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加大管輸天然氣、LNG等進口。

  四是繼續控制煤化工發展。煤化工屬於高能耗高水耗高汙染產業,其產生的廢水***COD很高***和爐渣極難處理。

  二、關鍵是解決煤炭燃燒汙染問題

  一是強制要求所有燃煤電廠、燃煤鍋爐、煤化工裝置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在現有大部分獨立火電廠已安裝脫硫設施的基礎上,將進一步要求所有獨立火電廠、自建火電廠、燃煤鍋爐以及煤化工裝置儘快安裝脫硫設施。同時,還將要求所有大型燃煤電廠、燃煤鍋爐及煤化工裝置安裝脫硝和除塵設施。

  二是加快出臺火力發電、煉焦、建材、燃煤鍋爐等燃煤設施汙染物排放新標準,增設汙染物排放指標,進一步嚴格汙染物排放限值。同時,通過線上監測大力加強汙染物達標排放檢查。

  三是加強脫硫脫硝和除塵等環保設施執行檢查,確保相關環保設施正常執行,起到應有作用。

  三、加強鋼鐵、煉油等排放管理

  加強鋼鐵、煉油等行業主要汙染物達標排放監督檢查。強制要求鋼鐵行業燒結機、煉油行業燃煤/燃焦鍋爐及催化裂化等主要汙染物排放源加快建設脫硫脫硝和除塵等環保設施。

  四、加大機動車汙染治理

  一是儘快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和提前實施下一階段國家油品質量標準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步伐,落實《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供應國IV車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應國IV車用柴油。

  二是嚴格加強成品油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和地方標準要求車用油品的行為。

  三是加快新車排放標準實施程序。實施國家第IV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適時頒佈實施國家第V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鼓勵有條件地區提前實施下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大幅降低新入市汽車尾氣排放。未達到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不得生產、銷售。2015年前全面淘汰黃標車。

  四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降低城市道路擁擠,降低尾氣排放。

  五、加強環境汙染監管工作

  一是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必須作為,切實擔負起嚴格的環保監管職能,特別是加強對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的密切監管。

  二是修訂環保法規相關處罰條款,大幅提高懲罰力度,徹底改變過去環保處罰無關痛癢的局面。對於敢於違反相關環保法規的行為,果斷加大懲罰力度,大幅提高其違法成本,使其不敢再犯,直至取消經營資質或追究刑事責任。

  三是狠抓環保大案、要案、典型案例。深深刺激和觸動違規超標排放廢水、廢氣和廢渣企業的神經,促使其加快環保治理設施的建設,努力實現達標排放。

  四是嚴格控制建築施工場所揚塵。如,施工現場必須全封閉設定圍擋牆,嚴禁敞開式作業;施工現場道路、作業區、生活區必須進行地面硬化;市區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杜絕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等。

  五是控制道路揚塵汙染。推行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增加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次,切實降低道路積塵負荷;減少道路開挖面積,縮短裸露時間;加強道路兩側綠化,減少裸露地面;所有城市渣土運輸車輛實施密閉運輸等。

  六是全面推行排汙許可證制度。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汙染物的重點企業,必須在2014年前向環保部門申領排汙許可證。排汙許可證將明確允許排放汙染物的名稱、種類、數量、排放方式、治理措施及監測要求,作為總量控制、排汙收費、環境執法的重要依據。未取得排汙許可證的企業,不得排放汙染物。

  七是加快推動排汙權交易。針對電力、鋼鐵、石化、建材、有色等重點行業,建立區域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用市場手段降低汙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