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人體的體溫高於正常,就是發燒。那麼,?孩子發燒怎麼辦?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外源性致熱源***exogenouspyrogen***:外源性致熱源的種類甚多,包括:①各種微生物病原體及其產物,如細菌、病毒、真菌及支原體等;②炎性滲出物及無菌性壞死組織;③抗原抗體複合物;④某些類固醇物質,特別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代謝產物原膽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體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細胞啟用因子等。外源性致熱源多為大分子物質,特別是細菌內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

  於體溫調節中樞,而是通過啟用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使其產生並釋放內源性致熱源,通過下述機制引起發熱。

  ***2***內源性致熱源***endogenouspyrogen***:又稱白細胞致熱源***1eukocyticpyrogrn***,如白介素***IL一1***、腫瘤壞死因子***TNF***和干擾素等。通過血一腦脊液屏障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的體溫調定點***setpoint***,使調定點***溫閾***上升,體溫調節中樞必須對體溫加以重新調節發出衝動,並通過垂體內分泌因素使代謝增加或通過運動神經使骨骼肌陣縮***臨床表現為寒戰***,使產熱增多;另一方面可通過交感神經使面板血管及豎毛肌收縮,停止排汗,散熱減少。這一綜合調節作用使產熱大於散熱,體溫升高引起發熱。

  發燒的發熱程度分級:

  ***1***低熱:37.3℃-38℃

  ***2***中等熱:38.1℃-39℃

  ***3***高熱:39.1℃-40℃

  ***4***超高熱:40℃以上發燒超過105華氏度,就能威脅重要蛋白質的完整性和功能。細胞應激、梗塞***心臟病發作***、組織壞死、痙攣和神志失常等都是潛在的不良後果,還可以出現寒顫頭痛頭暈,等其他不適症狀。

  孩子發燒怎麼辦?

  1、 孩子發燒即使找到了最可靠最高明的醫生,也並不是說不管什麼發燒,看一次病、打一針就退燒了病好了。有些病,尤其是病毒感染的疾病,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把它克服消滅。碰到這些病,小兒科醫生們也只有告訴你這是什麼病,要燒多久,愈後如何,再給你一些小兒護理方法和注意事項,不使他發生嚴重的合併症,使病程順利過去。但有些家長們對醫生們希望過高,對小兒疼愛如命,恨不得一針見效,萬一這個醫生不能如願,馬上又去找第二個醫生,甚至第三個第四個醫生,等這些醫生都沒有辦法在一定時間內將退燒退掉,便又去最貴的醫院花最高的費用去解除心中的焦慮與困擾。正好這時病程也快到好的時候了,燒也該退了,這個最貴的醫院也就成為最好的醫院。或者有些鄉村醫生會給孩子使用靜脈激素,雖然高熱退下去了,但也許掩蓋或者加劇了病情,比如粟粒型結核。

  2、 對於一些病毒感染,有其固定的病程和發熱時間,比如麻疹,典型的麻疹需要高燒4-天疹子出來以後才會退燒,幼兒急疹也是需要高燒3天才會退燒,任何好的醫生也不能使他的溫度退掉或縮短髮燒的過程。

  3、 對於細菌感染的發燒,由於抗生素的應用,都會因病源細菌的被消滅而獲痊癒,發燒過程也就會縮短。例如傷寒,從前非要三四個星期才能退燒。但是也因為這些抗生素或化學藥劑是消滅細菌的利器,人們也就毫無限制的使用,不管是不是細菌感染,不管是那種細菌感染,反正小兒一有發燒,就使用一種或幾種抗生素,第二天再換一種或另加一種。這樣會使細菌出現耐藥,長此以往,超級細菌就會出現。

  4、 退熱方法的選擇:出汗當然是散熱的最好方法,最快最有效。但要注意脫水現象,宜小心利用,最常用的就是退熱藥。其次使表皮血管流量增加,也是放散熱量的好辦法,可以用溫水拭浴,使表皮血管擴張,或者用溫水加一點酒精,但只用酒精拭浴比較危險,以來酒精揮發比加快,孩子容易寒戰,也容易導致孩子通過面板吸收酒精。再次就是周圍環境溫度不可太高,空氣要流通,可用電扇但不要直接吹到病兒身上,室內溼度低一點,病兒少穿點衣服少蓋厚被子,這都可使熱量放散增加,但要注意別使小兒發冷打顫,以免產生反效果。最後就是多飲溫水,這既可使小兒退燒,又可預防脫水現象。若是高燒不退,又無法喝水解決,就要用靜脈灌注液體到小兒體內以補充水分。通便也是退熱的很好選擇,通過通便可以帶走大量積熱,可以使用開塞露,也可以通過鹽水灌腸的方法,後者需要在醫院護士執行,但也更有效。

  退熱藥的選擇:使用退燒藥或打針,對治療小兒發燒既快速又便捷,又能迎合家長心理,但不管那種退燒藥都其副作用與不良後果,應該權衡利弊得失。在嬰兒退燒藥的選擇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的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第一種是對乙醯氨基酚,它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嬰兒和兒童高熱時的首選退熱藥。它的解熱作用緩和而持久,以療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為特點。第二種是布洛芬,退熱速度快,效果顯著,且退熱持續時間可維持6~8小時,副作用小,可以減少服藥的次數。副作用相對較小。服用退熱藥,可以單獨使用一種退熱藥物,也可以交替使用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給孩子退熱時,可以選擇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這樣不但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在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後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後6-8小時可選擇對乙醯氨基酚。當孩子服用一種藥物如果在5分鐘內出現嘔吐,應該選擇另外一種藥物。。其他的退熱藥物在臨床中也有使用,需要的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越強的藥物一般副作用也比較大,特別是很多退熱藥物會對肝臟、腎臟、血液系統造成損害,千萬不要單純為了退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為孩子選擇退熱藥物時,我一般不建議家長選擇中藥退熱藥,雖然很多中藥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熱作用,但由於中藥退熱作用緩慢,而且所含藥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家長最好不要選用中藥作為退熱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