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說話不清楚是什麼原因

  有家長問“寶寶說話不清楚,是舌繫帶過短的原因嗎?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小孩說話不清楚的原因

  先天性生理缺陷

  比如先天性脣裂和顎裂、牙齒缺失或畸形、舌繫帶過短等。

  後天疾病所致

  比如寶貝因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準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

  發育尚不成熟

  3歲以前的寶貝詞彙量逐漸增多,他們很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也常常有發音不準的現象,特別是一些較複雜的音。這是因為他們剛學會說話不久,而且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不成熟,或是在學說話過程中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而引起的。

  小孩說話不清楚怎麼辦?

  1.構音器官的發育缺陷。

  構音器官的發育缺陷診斷起來比較容易,家長們往往在孩子出生的第一時間就能知道。這些發育缺陷以先天性脣顎裂最為多見。先天性脣顎裂根據裂開的部位和嚴重程度分為幾類,比如不完全性脣顎裂***含顎垂裂,即小舌裂開***、完全性脣顎裂;單側脣顎裂,雙側脣顎裂等等。

  治療的方法主要是手術。手術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關閉裂開的縫隙,二是為恢復顎咽閉合創造條件。一個成功的脣顎裂手術可以關閉裂隙***牙床部分除外***,但是不一定能直接恢復顎咽閉合功能,這一點類似於先天性顎咽閉合不全的患兒。沒有恢復顎咽閉合功能的患兒,可能還要進行縮小咽腔的手術——咽成形術。

  2.先天性顎咽閉合不全。

  上面說到,有脣顎裂的患兒,要靠手術恢復顎咽閉合功能。先天性顎咽閉合不全的患兒也是如此。那麼,什麼是顎咽閉合功能?它為什麼這麼重要?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軟顎的作用:我們的上顎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硬的,叫做硬顎;後半部分是軟的,叫做軟顎。軟顎裡面是肌肉,可以運動。它向下運動時,可以讓鼻子吸進去的空氣通過咽喉進入肺裡面;它向上運動時,和咽腔的肌肉一起堵住鼻腔後面,讓肺裡面撥出的空氣只能從口腔出去。這樣,我們說話的時候,才有足夠強的氣流形成語音。軟顎分隔鼻咽腔和口咽腔的功能,稱為顎咽閉合功能。所以,沒有正常的顎咽閉合功能,就沒有正常的語音。

  醫生檢查孩子顎咽閉合功能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是醫生用耳朵聽、X線顎咽側位片、纖維鼻咽鏡檢查、計算機語譜分析、鼻音計等等。這些檢查有時用一兩種就可以做出判斷孩子的顎咽閉合功能,有時要多做幾種檢查才能判斷。不能完成顎咽閉合功能的孩子可能要做上面提到過的咽成形術。但也有部分患兒可以用非手術方法獲得顎咽閉合功能。獲得顎咽閉合功能的孩子並不一定能夠正常發音,這一點類似於先天性構音障礙的患兒。他們都要進行語音矯治。

  3.先天性構音障礙。

  先天性構音障礙的孩子多數沒有生理上的或者器質上的問題,可是仍然說話不清楚。其原因可能和語音發育期相關教育不足有關。醫生檢查的方法以耳朵判聽和語譜分析為主。治療上就主要依靠語音矯治了。

  總之,相當一部分有構音障礙的孩子最終是需要進行語音矯治的。

  小孩口吃怎麼辦?

  首先要接受孩子的口吃,在家裡營造出安靜寬鬆的交流氣氛,幫助孩子克服對口吃的恐懼和自卑。

  不要為難孩子,避免“做給我看,說說!”習慣,因為這樣干擾了孩子的思維過程,讓孩子過分關注語言的形成。隨時隨地與孩子談論當時發生的事情,談論擺在他面前的物體和事情,孩子語言流暢性會更好。不要說“告訴爸爸,你去過那裡?”“告訴奶奶,你生日得到了什麼?”等,因為這些需要大量記憶,可能干擾語言形成。如果大人在描敘過去的事情時,孩子願意插嘴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可以的,否則不要逼迫孩子說這類話。與孩子交流時,留一定的“暫停時間”,使孩子在想插話時能輕鬆插上話。但要注意不要沉默長到雙方感到不自然,沉默時間太長,讓孩子感覺已經失去了輪到他說話的機會,這一方法就失效了。

  第二,減慢語速

  兒童經常加快語速以跟上成人的語言節奏,當孩子加快語速時,一部分孩子的嘴脣和下巴不能同時快速移動,或者呼吸調整不過來,都可能出現口吃。如果我們能減慢自己的語速,孩子就有可能相應減慢語速。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不必急,我們有很多時間聽”。我們不應該說:“慢慢說,放鬆點”之類的話,因為這樣會使他感到說話時犯了錯誤,以後應該閉嘴。在他努力修正“錯誤”時,他會更緊張,口吃反而會增加。

  第三,減少提問次數,最好減少一半提問數量

  許多成人與孩子交流時,喜歡提問,而且喜歡連續提幾個問題,而這些問題常常把孩子卡住。父母改變口語交流的方式,減少一半提問數量,使用陳述句式,對孩子口吃的改善非常有益。跟孩子玩時,父母用一些簡短的句子跟孩子討論他在做什麼,想什麼,有什麼感受,說話語氣要適中,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跟他做訓練。

  第四,即刻重複

  在兒童口吃時,父母小心地簡單重複孩子剛剛說的話而不引起孩子對口吃的注意,可以使孩子知道我們已經明白他的意思,同時可以使孩子感到大人在認真地聽他們講話而沒有改變話題,這時他們就能放鬆愉快地交流。建議只有父母用此技巧,且使用2~3月後逐漸停止。一旦孩子消極抵抗“重複”技巧,或者認為這是對他的取笑,那麼就應該立即中止。

  第五,傾聽和關注孩子,教會孩子使用簡短句子

  孩子說話希望引起父母100%的注意力,如果當時我們不注意聽,孩子在要求我們注意聽時,口吃會增加。教會孩子將長句子分成幾個短語,用“3`4個單詞”的簡單句子說話,孩子說話的流暢性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