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什麼原因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那麼,呢?

  1、糖尿病:約有半數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現障礙,大多數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臟內轉變成脂肪,最終使脂肪在肝記憶體積下來,引發脂肪肝。

  2、高脂血症: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血漿中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它們在血液中是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當血液中脂類過多超過了肝臟所能處理的限度,便會造成脂肪在肝內的堆積,引起脂肪肝。

  3、肥胖:肥胖不僅是指體重的增加,而且還是指體內過剩的脂肪組織蓄積狀態。國內有學者調查發現: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有合併脂肪肝的傾向,10個“胖墩兒”中就有8個患有脂肪肝,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遊離脂肪酸,源源不斷地運往肝臟,大大超過了肝臟的運輸代謝能力,引起肝臟脂肪的堆積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所含脂類主要為三酸甘油酯,肝活檢還證明超過標準體重的50%時,絕大多數患者有明顯的肝臟脂肪性變。


脂肪肝

  4、物中脂肪含量過高時,超過了肝臟處理的限度,使肝臟負擔增大,干擾了對脂肪的代謝,打破了肝臟的輸入輸出平衡,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5、營養不良:有人或許會奇怪,營養過剩會造成脂肪肝,那營養不良為什麼也會造成脂肪肝呢?其實很簡單,營養過剩屬於原材料太多,而營養不良屬於加工過程中的輔助材料不夠,同樣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當營養不良時,蛋白質缺乏,而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這樣造成肝轉運甘油三酯發生障礙,脂肪在肝內堆積,引起脂肪肝。

  專家提醒:

  6、酒精:酒是引起脂肪肝的最常見病因,中國人的感情似乎是在酒席上促進的,長期飲酒導致酒精中毒,對肝內甘油三酯的代謝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致使肝內脂肪氧化減少,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積。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每日飲烈酒80~120克持續10年以上時,10%~35%的病人患有酒精性肝炎與肝硬化,90%的人可能有脂肪肝。慢性嗜酒者近60%發生脂肪肝,20%~30%最終將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7、藥物: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礆以及砷、鉛、銀、汞等。

  8、妊娠: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臨床表現為嚴重嘔吐、黃疸上腹痛等,很難與暴發性病毒肝炎區別。及時終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轉,少數可經自然分娩或剖腹產而脫險。

  脂肪肝食療

  ***1***控制熱量攝入,以便把肝細胞內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應逐步減肥,使體重降至標準體重範圍內。以標準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可給熱能84~105千焦***20~25千卡***。標準體重***公斤***=身長***釐米***-105***或100***,男性165釐米以上減105,而女性和男性165釐米以下者減100。

  ***2***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按標準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每天可給脂肪0.5~0.8克,宜選用植物油或含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等;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體重可給2~4克,食用糖的攝入不宜過多。

  ***3***高蛋白飲食,每天每公斤體重可給1.2~1.5克,高蛋白可保護肝細胞,並能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蛋白質供給,優質蛋白質應占適當比例,例如豆腐、腐竹等豆製品,瘦肉、魚、蝦、脫脂奶等。

  ***4***保證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供應,以滿足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進食過多。

  ***5***適量飲水,以促進機體代謝及代謝廢物的排洩。

  ***6***含有甲硫氨基酸豐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麥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頭、海米、乾貝、淡菜等食品可促進體內磷脂合成,協助肝細胞內脂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