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要在粽子裡邊加硼砂的原因

  硼砂,或稱四硼酸鈉,分子式Na2B4O7.10H2O,是非常重要的含硼礦物及硼化合物。通常為含有無色晶體的白色粉末,易溶於水。

  硼砂有廣泛的用途,可用作清潔劑、化妝品、殺蟲劑,也可用於配置緩衝溶液和製取其他硼化合物等。

  硼砂常指四硼酸鈉的十水合物,即Na2B4O7.10H2O,但市售硼砂往往已經部分風化。


粽子加硼砂

  

  硼砂到底為何物?為何商販熱衷在粽子中新增硼砂呢?由於硼砂加在食品中能起到防腐、增加彈性和膨脹等作用,而且新增後從外觀上很難分辨,因此國家從1992年開始就明令禁止其在食品中使用。但仍有不法商販違規使用。專家表示,加入硼砂的粽子更有嚼頭,保質期也更久。有實驗表明,加入硼砂的粽子外觀飽滿、顏色鮮亮、不粘粽葉、手感滑爽,咬進嘴裡很筋道。

  硼砂是生產藥的原材料,也是具有危險毒性的化工原料。硼砂進入人體,經胃酸作用變成硼酸,連續攝取會在體內蓄積,妨害消化道酶的作用,其急性中毒症狀為嘔吐、腹瀉、紅斑、迴圈系統障礙、休克、昏迷等所謂的硼酸症。據瞭解,成人攝入1~3克硼砂就會中毒,攝入15克即能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