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洗澡溫度應該是什麼比較適合

  一年中在不同的時間段給新生兒洗澡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新媽媽不清楚洗澡溫度是多少,新生兒洗澡前準備什麼?新生兒洗澡怎麼洗?新生兒洗澡要注意什麼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新生兒洗澡溫度,僅供參考。

  適合新生兒洗澡溫度

  夏天是38-39攝氏度 冬天是40-41攝 氏度。

>

  新生兒洗澡前要準備啥?

  首先要做的,是將沐浴中需用的物品備齊。例如消毒臍帶用物***新生兒臍帶未掉落之前***、預換的嬰兒包被、衣服、尿片,以及小毛巾,大浴巾、澡盆、冷水、熱水、嬰兒爽身粉等物。同時檢查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以免擦傷您的寶寶,再用肥皂洗淨雙手。

  新生寶寶是嬌嫩的,他剛離開最安穩的母親子宮不久,所以得十分細心地為他設想一個理想的環境和適宜的溫度。最好使室溫維持在一般覺得最舒暢的26~28℃之間;水溫則以37℃~42℃左右為宜。可在盆內先倒入冷水,再加熱水,再用手腕或手肘試一下,使水溫恰到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沐浴時要避免陣風的正面吹襲,以防著涼生病。沐浴時間應安排在給嬰兒哺乳1~2小時後,否則易引起嘔吐。

  洗澡時如何給新生兒洗臉和頭?

  出生後第一週內,寶寶臍帶未脫落時,可採用“分段沐浴法”:

  脫下寶寶衣服,並將此衣服包裹於胸腹上,暫以保暖。開始洗臉、洗頭及頸部,注意勿使水流入耳內。用左肘部和腰部夾住寶寶的屁股,左手掌和左臂托住寶寶的頭,用右手慢慢清洗。

  洗面——用洗臉的紗布或小毛巾沾水後輕輕拭擦。

  洗眼——由內眼角向外眼角擦。

  洗額——由眉心向兩側輕輕拭擦前額。

  洗耳——用手指裹毛巾輕輕拭擦耳廓及耳背。

  洗頭——將嬰兒專用、對眼睛無刺激的洗頭水倒在手上,然後在寶寶的頭上輕輕揉洗,注意不要用指甲接觸寶寶的頭皮。若頭皮上有汙垢,可在洗澡前將嬰兒油塗抹在寶寶頭上,這樣可使頭垢軟化而易於去除。然後將新生兒頭上的洗髮水洗乾淨。

  洗澡時如何給新生兒洗身?

  若新生兒的臍帶尚未脫落,應上下身分開洗,以免弄溼臍帶,引起炎症。先洗上身,取洗頭時同樣的姿勢,依次洗新生兒的頸、腋、前胸、後背、雙臂和手。然後洗下身,將新生兒的頭部靠在左肘窩,左手握住新生兒的左大腿,依次洗新生兒的陰部、臀部、大腿、小腿和腳。

  由於新生兒的臍帶斷端是一個創面,如護理不當,細菌可以通過臍部進入人體內造成敗血症,威脅新生兒的健康。所以臍部的護理主要是保持清潔乾燥,沐浴時不要碰溼臍部,然後用75%酒精棉棒消毒臍帶根部和周圍面板,再用消毒紗布覆蓋***臍帶乾燥後無需蓋紗布***。

  若寶寶的臍帶已脫落,那麼在洗淨臉及頭頸部之後,就可將寶寶頸部以下置入浴盆中,成仰臥的姿態,由上而下洗完後,將寶寶改為伏靠的俯臥姿勢,以洗背部及臀部肛門處。最後,以雙手為支託並抓穩寶寶肩部,抱離水中,置於大浴巾上,抹乾全身。

  整個過程中,身體的皺摺及彎曲部位,應特別注意洗淨擦乾,且動作要輕柔,使寶寶有安全感。

  新生兒洗澡後如何做護理?

  用浴巾裹住寶寶的全身時,可留出臍部,用酒精棉棒從中間向外清洗臍部,注意保持臍部的乾燥和清潔。如果臍部發紅、出膿液或有難聞的氣味,就應該找醫生處理。

  通常在面板折皺處,可替寶寶抹些爽身粉,使他感到乾爽舒適。在寶寶的臀部塗上護膚油,防止尿液刺激面板產生尿布疹。

  給寶寶圍上尿片,穿上衣服。但寶寶不宜緊緊地裹在“蠟燭包”中,應放鬆他的手腳,讓他自由地活動,這有利於呼吸和血液迴圈,以促進生長髮育。

  如果寶寶臉部面板乾燥,還可以在臉上塗少量的滋潤油,使面板保持溼潤、光滑。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護膚油、爽身粉等嬰兒用品,只有當寶寶面板上沒有任何疾病時,才可以適量使用。而且這些油或粉不可直接灑於新生兒面板上,要先灑在您的手上,再抹在寶寶身上。

  若肌膚有疹塊、紅臀等情形時,應保持乾燥、按醫生囑咐塗藥才是最重要的,這時若用這些油或粉,對寶寶等於是種多餘的刺激物,反而有害無益。

  給新生兒洗澡要注意的細節

  一、選擇適合寶寶的沐浴露

  寶寶面板表層有一層對保暖、防止感染和外部刺激都有很重要的皮脂。成人的沐浴露,就算價格再貴再高檔,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都不適合寶寶使用。不少沐浴露含鹼性,會消除寶寶身上起保護作用的皮脂,降低面板的抵抗力。所以,應選用嬰兒專用的沐浴露,並且每週使用一次就可以了。

  二、水溫不能過高

  不要因為害怕寶寶著涼而使用溫度過高的水來洗澡,寶寶面板很嬌嫩,很容易燙傷,給寶寶的洗澡水溫應控制在38~41攝氏度之間。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這樣有利於把握和控制水溫。用手背或手腕試水溫,這兩個部位比較敏感,可以感知適合寶寶的水溫。

  三、用柔軟的毛巾洗浴

  在毛巾的選擇上,應選用柔軟的毛巾,因為寶寶面板比較嬌嫩,粗硬的毛巾或浴球容易擦傷寶寶的面板。為了保持面板的清潔,可以備用兩條毛巾,一條用來擦臉一條用來擦身子,特別是女嬰,要避免因身體部位的細菌感染到臉部。

  四、洗澡時間不能過長

  有人會認識,洗澡時間,就洗的越乾淨,其實並非這樣。如果寶寶長時間泡在水裡,反而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面板乾燥。特別是對於面板本來就比較乾的寶寶來說,更容易造成脫水。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還會降低面板的抵抗能力。

  五、用棉籤沾75%醫用酒精清潔肚臍

  寶寶出生後,肚臍還是藏有排洩汙物和血痂。無論寶寶的臍帶是否已經脫落,都應該每天給寶寶洗完澡後,用毛巾或棉籤沾75%醫用酒精,從肚臍中間從內往外打圈輕輕擦洗,重複三次,保持寶寶肚臍部位的清潔。

  六、分步給寶寶洗澡

  給寶寶洗澡,特別是臍痂未脫落的新生兒,不要將新生兒的身體全部放入水中清洗。應先洗寶寶的上半身和上肢,再洗下肢、下腹和臀部,以防止弄溼寶寶的臍部。寶寶的外陰和臀部應最先清洗,防止感染其他地方。

  七、洗後按摩寶寶身體

  給寶寶洗澡後,擦乾身體,用寶寶專用爽身粉塗抹寶寶身體,但要注意用手擋住寶寶臉部不讓爽身粉飛入寶寶鼻子嘴巴;後可以對寶寶身體進行撫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