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期骨盆疼痛是什麼原因

  孕中晚期的準媽媽臀部周圍常常會有一些不適,甚至疼痛。這些疼痛是正常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懷孕後期骨盆疼痛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懷孕後期骨盆疼痛的原因

  1. 盆區骨關節疼痛。這種原因導致的疼痛並不是很厲害,一般只是感覺到腰痠。通常發生在孕中期到孕晚期。與懷孕後韌帶鬆弛有關,是孕激素分泌導致的後果。可通過補鈣、晒太陽和適當的運動緩解疼痛。

  2. 恥骨聯合分離。這種原因導致的疼痛非常劇烈,甚至疼得不能動。一般發生在孕晚期。應該及時就醫。

  3. 異常妊娠導致的疼痛。如果發生早產、流產或是妊娠合併發生消化道疾病、闌尾炎等,會感覺腹部有下墜感,有時會伴有疼痛。孕期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4. 坐骨神經痛。是由於炎症或脊骨錯位時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而造成的,疼痛從臀部向腿部延伸,有時伴有刺痛感。一般發生在孕中期,孕晚期可能會好轉。研究顯示,大概有1%的準媽媽會在孕期出現坐骨神經痛。

  5. 炎症引起的疼痛。這種疼痛並不多見,一般發生在那些患有慢性盆腔炎或有過手術史的準媽媽身上。因為手術的傷口在懷孕後受到牽拉、導致粘連,所以會出現疼痛。一般發生在孕中晚期。

  如何能減輕盆區痛呢

  不要擠壓任何痛點。如果某個部位疼痛,儘可能不碰它。

  每次的運動量要小,但要經常運動。也許活動後,疼痛並沒有立即緩解,只有在晚上或上床睡覺以後,你才會感覺到當天的活動所產生的影響。

  起居要有規律,可以側躺,也可以在背部得到較好支撐的情況下適度坐直,這些姿勢都有助於緩解疼痛。

  避免仰躺或者癱坐,尤其不要讓腿伸直***如:坐在沙發裡將腿抬起放在椅子上***。

  不要舉重物或者推物體***在超市推手推車可能會導致特別疼痛***。

  穿衣服***如短褲或長褲***時,要坐著穿。先把褲管套到腳上,然後站起來穿上。不要試圖站著穿長褲、短褲或者裙子。

  有時候睡在軟一點的地方會感覺好一點。可以在褥子下面墊上一床羽絨被。

  要經常變換姿勢。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尤其是坐在電腦桌前或是看電視的時候,應該每隔45分鐘起來活動活動。

  進行有規律的骨盆底部肌肉練習和下腹部鍛鍊,有助於減少懷孕對背部和骨盆造成的壓力。下腹部鍛鍊要保證安全,不要太劇烈。手和膝蓋著地,使背部大致保持水平狀態。先吸氣,然後呼氣,呼氣的同時收緊骨盆底部肌肉,同時收縮下腹部。收縮要維持5~10秒鐘,收縮時不能屏息,背部不能移動。鍛鍊結束時慢慢放鬆肌肉。

  懷孕初期的運動方案

  1、散步

  很多專家建議孕婦進行散步運動。每天保證15-20分鐘的散步時間,對準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最好能在空氣比較清新的環境中散步,散步時間不要過長或走得太快。剛開始時,可以將步子放慢些,每日早上氣床後和晚飯後可以散散步,並適當增加些爬坡運動。散步的時間和距離以自己的感覺來調整,以不覺勞累為宜。散步時不要走得太急,要慢慢地走,以免對身體震動太大或造成疲勞。孕早期散步,開始的5分鐘要慢走,做一下熱身運動。最後5分鐘也要慢些走,使身體慢慢放鬆。

  散步時衣服穿著應便於行動,鞋跟不要太高,最好是軟底的運動鞋。夏天或冬天應該注意防暑、防寒。大霧或雨天、雪天時就不要再去散步了,以免發生事故。散步前要認真考慮好路線,避開車多、人多和臺階、坡度陡的地方。散步時要留意周圍的車輛、行人以及玩耍的兒童,不要被撞倒。散步途中感到有些不舒服時,應當找一個安全、乾淨的地方稍事休息。在散步的過程中還可以活動一下四肢,進行多方面的鍛鍊。

  2、游泳

  游泳是一項非常好的鍛鍊身體的運動,可持續到足月。游泳可以增加支撐體重的力量,有助於放鬆,還能提高耐力和柔韌性。孕期游泳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而且水的浮力大,可以減輕關節的負擔。同時,孕期經常游泳還可以改善情緒,減輕妊娠反應,對胎兒的神經系統有很好的幫助。游泳讓全身肌肉都參加了運動,促進了血液流通,能讓胎兒更好地發育。

  游泳時動作要輕且緩慢,時間不宜過長,水不能太冷,否則會造成肌肉痙攣。在水中,可以做一些身體的活動,藉助於水的浮力,能改善準媽媽的身體適應情況。游泳時應該注意不要過度勞累。專家提醒,游泳要選擇衛生條件好、人少的游泳池,下水前先做一下熱身,下水時戴上泳鏡,還要防止別人踢到腹部。

  3、其他

  除了散步、游泳,像慢跑、跳簡單的韻律舞、爬爬樓梯等一些有節奏性的有氧運動可以每天定時做一兩項。但是,像跳躍、扭曲或快速旋轉的運動都不能進行,騎車更應當避免。

  而日常的家務如擦桌子、掃地、洗衣服、買菜、做飯都可以,但如果反應嚴重、嘔吐頻繁,就要適當減少家務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