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關節疼什麼原因

  不少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就會感覺自己身體的部分關節總是隱隱作痛,出現這種情況很多產婦都疑惑不已,自己在哺乳期間已經萬分小心了,也沒有吹風,為何還會出現關節疼痛的毛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哺乳期關節疼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哺乳期關節疼的原因

  1.神經壓迫。妊娠期間,在體內迴圈的水分整體增加。所以手腕等處的韌帶出現水腫,壓迫了支配手指的神經通道——正中神經,因此會感到麻木,疼痛,即造成了腕管綜合症。

  2.維生素B12不足。缺少這種維生素會引起末梢神經障礙引起關節麻木,疼痛。

  3.過早做重體力活,受涼。媽媽如果在產後過早、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或過久地抱孩子,或接觸冷水,就會使關節、肌腱和韌帶負擔過重,引起手腕部及手指關節痛,患上最常見的“媽媽腕”,臨床上又被稱為“手腕狹窄性肌腱滑囊炎”。

  4.月子期間活動少。產後媽媽坐月子期間,由於活動減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會使足跟部的脂肪墊發生廢用性退化而變得薄弱,其對體重的支援和運動時震動的緩衝作用大為減弱。

  哺乳期關節痛的護理工作

  1、避免受風。雖然說避免受風但是並不代表不開窗戶不通風,產婦的房間還是應該多通風讓通氣流通的,但是開窗時不要讓風直接吹向產婦和寶寶,通風換氣的時候產婦和寶寶可以暫時離開房間,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溫度變化而著涼導致關節疼痛。

  2、產後不能捂。很多老人怕產婦涼著,多給產婦穿衣服、褲子,即使在夏季也穿長衣長褲關窗關門,這樣是不科學的,如果選擇長衣褲,應該選擇輕薄布料,產後出汗多,應該經常更換衣服,如果產婦一直處在出汗的狀態,稍加不注意就會著涼,引起關節痛。

  3、避免勞累。產後因為照顧寶寶的原因,大多數的產婦都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在可以休息的時間儘可能的多睡一會,保持體力,過度勞累也是因為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要養成寶寶自己入睡的習慣,不要總是抱著寶寶或者悠寶寶,這樣媽媽們就是想休息也難,寶寶睡著之後一定要將寶寶放在小床上睡覺,很多媽媽怕寶寶醒就一直抱著寶寶,這樣寶寶不舒服,媽媽也會因為勞累生病,完全不值得。

  4、飲食要注意。在飲食上也要忌生冷的食物,例如冰水、飲料、冰淇淋、寒涼水果,更不要吃剛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任何食物,產婦產後應該吃常溫下的食物或者加熱過的食物,冷藏的食物一定要遠離。

  5、產後不宜久站久立。產後適當的運動是有必要的,但是應該適可而止,不要因為覺得運動可以減肥恢復身材,就沒完沒了的做運動,產後體力恢復還需要一定的過程,不要著急,一點點的慢慢進行。否則就會引起腰肌勞損、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