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尿都能檢查出什麼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專案之一。檢查身體驗尿的同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尿檢查相關事項,希望對你有用!

  尿常規檢查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顏色檢查

  在尿常規檢查時,首先應觀察尿液的顏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尿液透明的檢查

  正常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則出現輕度混濁。

  3、酸鹼度

  在尿常規檢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應該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為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型別出現中性或弱鹼性。

  4、細胞檢查

  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和少數白細胞以及小圓形上皮細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大量白細胞、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徵兆。

  5、管型檢查

  正常尿液中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

  6、蛋白質檢查

  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比較少,尿常規檢查中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

  7、比重檢查

  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可以看出生殖感染疾病中的某些資訊。

  8、尿糖定性檢查

  正常的尿液中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則可能是出現了某種疾病。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1、尿量***Vol***

  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一晝夜***24小時***排尿0.8~2.0升。但飲水量、運動、出汗、氣溫皆可影響尿量

  一晝夜尿量>2500毫升為多尿,<400毫升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時內完全內完全無尿為尿閉,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為夜尿量增多

  2、尿色***Col***

  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即膽紅紊尿,但如服用核黃素、複合維生紊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結核或外傷及急性炎症時***如急性膀胱炎***出現血尿,外觀呈紅色,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微生物、上皮細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及尿酸鹽時呈乳白色。此外還可見醬油色、紅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顏色尿,除外藥物影響後,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3.相對密度***SG***密度原稱尿比重,主要用於瞭解腎臟濃縮能力。

  【參考值】

  成人隨機尿液:1.003~1.035。晨尿:>1.020。 新生兒隨機尿液:1.002~1.004。

  【臨床意義】

  ***1***密度升高:表示尿液濃縮,見於①生理性:禁水、大量出汗等。②病理性:蛋白尿、驚厥、腎脂肪變性、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力衰竭、高熱、脫水、周圍迴圈障礙及使用造影劑等。

  ***2***尿密度降低:表示腎濃縮功能減退,見於①生理性:如大量飲水。②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腎炎、尿毒症、急性腎炎多尿期、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膠原性疾病、蛋白營養不良等。等張尿:腎實質有嚴重損害時,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張尿,主要見於尿毒症。

  4.尿蛋白***PRO***

  健康成人24小時尿中排出蛋白質總量為***80±24***mg,如24小時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過1 50 mg,稱為蛋白尿,分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統無器質性病變,尿內暫時或一過性出現蛋白質。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統發生器質性病變,尿中蛋白質持續超過l 50 mg/24 h’。病理性蛋白尿是腎臟疾病的可靠依據。

  【參考值】

  定性:陰性。定量:10~150 mg/24 h尿。

  【臨床意義】

  ***1*** 生理性蛋白尿

  ①功能件蛋白尿:劇烈運動、高熱、寒冷、神經緊張等引起的蛋白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一個“+",多由於腎缺血、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所致。②體位性蛋白尿:脊柱前凸或長時間站立時,在腎靜脈受壓導致腎靜脈壓升高.通過腎小球濾過的蛋白質吸收不良引起,體位性蛋白尿定性試驗有時高達“++”,此種蛋白尿經臥床休息後可消失,多見與兒童和青年。部分病例是早期腎炎的反映。③攝食性蛋白尿:如注射小分子量蛋白質或一次食人大量蛋白質。

  ***2*** 病理性蛋白尿:

  ①小球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糖尿病腎病等。②腎小管疾病:如活動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妊娠高血壓綜合徵、重金屬***汞、鎘、鉍。中毒及應用某些藥物等。③腎臟病變同時累及腎小球和腎小管時,尿中低分子和高分子蛋白質均大量增多,是腎功能不全的指徵,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等。④嚴重泌尿系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等。

  5.尿糖***GLU***

  生理情況下,正常人血糖濃度維持在相對穩定水平,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濃度為0.3~0.8 mmol/L,由於腎小管近曲小管對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晨尿或空腹尿定性試驗陰性,尿糖定性陽性稱為糖尿,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線索。

  【參考值】 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於腎小球濾過增加,腎小管相對吸收減少所致,見於一次攝人大量糖類,靜脈注射葡萄糖、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妊娠等。

  ***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②腎性糖尿:見於家族性糖尿、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新生兒糖尿等。③其他: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垂體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出現尿糖陽性。尿糖檢測的假陽性或假陰性:尿液被強氧化劑、雙氧水等汙染時可產生尿糖假陽性大量Vc、水楊酸鹽、高比重尿、尿酮體>400 mg/L或久置的標本可引起尿糖假陰性,應特別注意高濃度維生素C對葡萄糖造成的假陰性。

  6.尿酮體***KET***【參考值】 尿酮體定性:陰性。定量:丙酮3 mg/24 h。

  酮體是脂肪酸的分解產物,包括丙酮、乙醯乙酸、p一羥丁酸。正常人尿中酮體含量極少,一般定性試驗為陰性。

  【臨床意義】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病一般尿酮的升高先於血酮,故尿酮檢查對診斷重症糖尿病極為重要。

  ***2***非糖尿性疾病:嚴重飢餓、劇烈嘔吐、嚴重腹瀉、脫水、子癇、營養不良、劇烈運動、全身麻醉、腎小管功能不全等病人,因鹼質丟失過多、有機酸相對增多,可大量縮合成酮體,由尿中排出,使酮體呈陽性。

  7.尿膽紅素***BIL***【參考值】 定性:陰性

  膽紅素為橙黃色化合物,血漿中有3種:未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和δ-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相對分子質量小,溶解度高,可通過腎小球濾膜由尿排出。正常人血中結合膽紅素含量很低,濾過量極少。

  【臨床意義】

  尿膽紅素檢測主要用於黃疸的診斷和黃疸型別的鑑別診斷。尿膽紅素陽性,常見於肝實質或阻塞性黃疸病。

  8.尿膽原***UBG***

  結合性膽紅素排入腸腔轉化為尿膽原,從糞便排出為糞膽原。大部分尿膽原從腸道重吸收經肝轉化為結合膽紅素再排

  尿常規檢查的注意事項

  一般尿常規的首要就是留取尿液標本。最好的尿液標本就是採用新鮮的晨尿。一般夜間飲水非常少,甚至不飲水,所以,尿液儲存在膀胱內進行濃縮,有易於我們查到是否有疾病因素的存在,提高陽性檢出率。若是其他時間段的尿液一般留取中段最好。

  1、尿常規檢查時,留取尿液不少於10毫升。

  2、女性若是處於經期期間最好不要做此項檢查,避免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之中,影響的檢查結果的正確性。

  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腎病病人曾問,為什麼在尿常規檢查中要有意識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後次序,可將尿液分為前段、中段、後段。因前段尿和後段尿容易被汙染,因此,做尿常規和尿細菌學檢查時,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應使用清潔乾燥的容器,即醫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試管。

  5、所留尿液應儘快送實驗室檢查,因為時間過長會有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驗尿留取注意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