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為什麼容易哭

  很多生產完的新媽媽很脆弱,容易哭泣,人們都好奇產後的新媽媽為什麼會這麼容易哭泣的。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產後新媽媽容易哭泣的原因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產後容易哭的原因

  1、當媽都是玻璃心:因為擔心寶寶而哭

  媽媽親身經歷 1:在醫院看到護士用力擠壓孩子的腳,擠出血來做遺傳病篩查,看到寶寶哭到好慘,我忍不住就哭了,太眼淺啦!

  媽媽親身經歷 2:我寶寶出生時缺氧,和我分開住在醫院裡,我沒法出去看他。聽說他頭頂一隻針,鼻孔插支管到胃裡***吃奶用的***,想起他一出生就要受這樣的苦,我心裡特別難受,晚上在醫院裡偷偷一個人在床上哭。

  媽媽親身經歷 3:寶寶一出世就肺炎,馬上送到兒科病房,我第一日都沒得見他,好擔心,哭了。

  媽媽親身經歷 4:寶寶黃疸進新生兒科的時候,我哭得肝腸寸短,覺得我很失敗,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孩子。

  小編Talk: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新生寶寶需要面對一些治療或者打預防針之類的,看到寶寶這麼小,就要獨自面對這些問題,玻璃心的新媽媽心理自然不好受,這種脆弱也只有當了媽才能體會。

  2 、月子是家庭矛盾集中期:因為婆媳關係而哭

  媽媽親身經歷 1:月子裡哭過好幾次,和婆婆的生活習慣差別很大,她給我準備的月子餐超級難吃,因為跟她相處時間不是很長,也不太好意思跟她說,那時候老公去外地出差,媽媽在幫弟弟照顧孩子,沒空過來,自己覺得特別委屈,就哭了。

  媽媽親身經歷 2:因為我不夠奶,婆婆每次聽到我不夠奶就給我臉色,還一直埋怨我吃得少導致沒有奶水,雖然我不是很餓,但為了寶寶我已經拼命吃飯,但是奶還是不多,本來已經覺得對不起寶寶,但是家婆還是老是埋怨我,我感覺十分委屈就哭了。

  小編 Talk:許多新媽媽都是坐月子才和婆婆共同生活,之前沒任何感情基礎的兩代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產生矛盾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新媽媽處於產後的敏感期,月子可以說是婆媳矛盾的集中積累和爆發期。

  3、身邊的人不夠關心:因為覺得委屈而哭

  媽媽親身經歷 1:哭過,坐月子感覺別人對你的關心不夠就會哭,再加上寶寶吵,自己一個人搞很累,想想就哭了。

  媽媽親身經歷 2:老公不夠體貼,也不懂。不像我隔壁床的老公,都不用老婆說就主動做好的,還有就是我在我孃家做月子,他和他媽就說只服侍一週就要回去,我覺得好委屈,就哭了。

  媽媽親身經歷 3:帶小孩已經夠辛苦了,老公又不體諒!實在忍不住,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哭了,而且還哭過好幾次。

  小編 Talk:男人沒有懷孕生孩子的經歷,他們永遠無法體會女人懷孕生孩子究竟付出了什當寶寶出生後,男人的表現往往會讓新媽媽感到失望。

  4 、帶孩子太辛苦:因為太累了而哭

  媽媽親身經歷 1:我哭是覺得辛苦,坐月子的時候,幾乎就是我自己一個人帶,白天我媽媽會過來幫我帶讓我睡一下,晚上就我自己一個人熬夜,小傢伙睡1個小時左右又醒,根本無法睡覺,老公要上班,為了他休息好,我都沒怎麼要他幫忙,但有時晚上一個人帶著兒子,特別是他哭鬧的時候,想想覺得好委屈,然後兒子哭,我也哭。

  媽媽親身經歷 2:我也哭過!我家寶20多天臍帶都沒掉,23天時和老公一起抱著寶回醫院剪臍帶,回來後全身上下每個關節都疼,當時怕落下什麼病,想想我媽來侍侯我坐月子,就只洗尿片和做飯,也不搞衛生,我的衣服、寶的衣服都是我自己洗,想想很傷心,就哭了!

  小編Talk:帶孩子本來就是件讓人心力交瘁的事,新媽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加上產後身體虛弱,面對新生寶寶一大堆的繁瑣事和困惑事,如果沒有人幫忙很容易出現崩潰的情況。

  5、其他各種:戳中淚點就哭

  媽媽親身經歷 1:哭了好幾次,說出來大家別笑我,因為剖腹產後刀疤好難看,快傷心死了……

  媽媽親身經歷 2:乳腺炎,痛得不行,哭了好幾次。

  媽媽親身經歷 3:乳頭內陷被婆婆當成是大新聞來看待,寶寶吃不好奶,哭!膽囊炎發作,痛得死去活來,吃藥寶寶沒有奶吃,哭!公公不講衛生,媽媽說他後他擺臉色,和公公吵架,哭!乳腺不通,怕得了癌症,哭!

  小編 Talk:總之,許多看起來也許根本都不是事兒的事,在月子都是能戳中新媽媽的淚點。

  雖然經歷了漫長的十個月孕期,從自由自在任性妄為的女孩子,成為一個身負重任需要照顧另外一個新生命的媽媽,這種角色的變化,還是要等寶寶出生後,才能真正體會。生活發生變化,身邊人的態度反差,這些或多或少會對新媽媽的情緒造成影響。加上,懷孕後期,準媽媽的體內的多種激素水平都會增加,分娩後又突然下降,這種激素的快速變化會影響新媽媽的情緒和腦部活動。新媽媽坐月子玻璃心就在所難免,那麼應該怎樣正確應對這種變化呢?

  讓媽咪情緒不低落的3種方法

  不要過分擔心未來和自責:產後媽媽常會自責,大多都是在於兩個方面,一是產後奶水不足,二是對剖腹產的片面認識給媽媽帶來心理負擔。所以媽媽們必須正確看待問題,調節自身心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撫養寶寶,才能給寶寶輸送正能量,防止產後情緒抑鬱。

  充實自我體諒家人:妻子坐月子期間,會覺得丈夫冷落了自己,繼而情緒抑鬱。所以媽媽要多體諒丈夫,不要把事情極端化。同時丈夫的體貼關心和溫情安慰是避免媽媽產後最好的預防針。丈夫也好儘量做好妻子坐月子期間的各項工作,能讓妻子安心的坐月子。這樣,媽媽們就不會感到孤單寂寞,而終日鬱鬱寡歡而導致產後抑鬱。

  產前充電產後輕鬆做媽媽:女人並非一夕之間就變成媽媽,懷胎那十個月正是學習當媽媽的最好時機。想要臨危不亂,做準備、下功夫是必要的。專家認為,懷孕期間,媽咪除了要把自己跟腹中胎兒照顧好,撥時間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母親,跟想要擁有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是很重要的。有備無患,當寶寶來臨的時候,才能應付自如。所以,要避免由於初為人母導致的產後抑鬱,媽媽自身的努力學習就很重要了。孕期就下足功夫,產後才能掌握寶寶的生活規律,自身才不會倍感壓力。

  產後抑鬱症的症狀

  1.情緒改變

  最突出的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鬱,無精打采、睏倦、易流淚和哭泣。常用“鬱鬱寡歡”、“淒涼”、“沉悶”、“空虛”、“孤獨”、“與他人好像隔了一堵牆”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鬱。但抑鬱程度一般並不嚴重,情緒反應依然存在。

  2.自我評價降低

  對嬰兒健康過分焦慮;自責,擔心不能照顧好嬰兒;自暴自棄,自罪感;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與家人、丈夫關係不協調。

  3.對生活缺乏信心

  不情願餵養嬰兒;覺得生活無意義;主動性降低,創造性思維受損;嚴重者有自殺意念或傷害嬰兒的行為。

  4.軀體症狀

  易疲倦;入睡困難、早醒;食慾下降;性慾減退乃至完全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