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體型最小的毒蛇是什麼

  談及蛇的話題,難免讓人膽寒。 毒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世界上體型最小的毒蛇應該也很少人知道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體型最小的毒蛇,希望你們喜歡。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毒蛇:奈米比亞侏膨蝰

  奈米比亞侏膨蝰***學名:Bitis schneideri***:是最小的蝰科噝蝰屬蛇類,體長約為18至25釐米,最長達28釐米。身體短粗,頭三角型。和所有蝰亞科的物種一樣,眼與鼻孔之間不具有頰窩。眼位於頭頂部,瞳孔縱置,鱗片厚實具強稜,身體土黃色,和沙漠融為一體,並有大塊的淡褐色斑點,尾部黑色,可以引誘獵物。夜間出來活動捕食,白天躲在沙層下或植物陰影下,眼睛露出沙面。為劇毒蛇類,毒性很強。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如小沙鼠、鳥類和其他小的脊椎動物。卵胎生,每次產4-10個幼體。該物種適合極其乾旱的生境。分佈於奈米比亞和南非的沙漠地區。

  奈米比亞侏膨蝰的形態特徵

  奈米比亞侏膨蝰是最小的蝰科噝蝰屬蛇類,體長約為18至25釐米,最長達28釐米。身體短粗,頭三角型。和所有蝰亞科的物種一樣,眼與鼻孔之間不具有頰窩。眼位於頭頂部,這是蛇類中唯一有此特點的就是奈米比亞侏膨蝰,這樣的眼睛構造有利於他在沙層下觀察。爬行方式很特殊,在流動的沙丘上做對角向側行運動,留下J字形狀的痕跡,非常迅速,並可以迅速地把身體埋在沙中,隱蔽自己,只把眼睛露出觀察周圍的動靜。瞳孔縱置,鱗片厚實具強稜,身體土黃色,和沙漠融為一體,並有大塊的淡褐色斑點,尾部黑色,可以引誘獵物。

  具有空心獠牙,在咬住獵物時會注射毒液進入受害者的軀體,不使用時,這些尖牙可以折返,並靠在嘴的上顎處。

  奈米比亞侏膨蝰的生活習性

  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罕見的物種。夜間出來活動捕食,白天躲在沙層下或植物陰影下,眼睛露出沙面。為劇毒蛇類,弱毒性,毒液注入細胞會引起疼痛和腫脹,因生活在偏遠的沙漠地區,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危害。白天採用伏擊方式捕捉路過的小蜥蜴,晚上主動追捕獵物,主要捕食蜥蜴、石龍子和壁虎,也吃小型哺乳動物,如小沙鼠,及鳥類和其他小的脊椎動物。卵胎生,夏季繁殖,每次產4-10個幼體。平均壽命10年。

  奈米比亞侏膨蝰的毒性研究

  學者胡瑞爾***Hurrell, 1981***曾因左手食指遭奈米比亞侏膨蝰所咬,而作出相關的毒性研究。被奈米比亞侏膨蝰所咬後的即時症狀包括傷口疼痛、腫脹、肌膚褪色、流血等。被咬一天後,傷口附近會出現一塊寬約5毫米的血腫。根據胡瑞爾的情況,約於3至4天后,其傷口腫脹及痛楚均明顯開始平復;兩週後傷口痊癒。除了傷口肌肉組織的損傷外,沒有任何身體內部系統出現受創的現象。尚未有專治此蛇毒素的血清。

  奈米比亞侏膨蝰的分佈範圍

  分佈於奈米比亞和南非的沙漠地區,該物種適合極其乾旱的生境。主要生活在奈米比亞海岸沙丘地區和奈米比沙漠,亦分佈於南非納馬誇蘭的海灣。

  奈米比亞侏膨蝰的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99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毒蛇的辨別方法

  蛇類有毒蛇和無毒蛇之分,能夠辨別毒蛇和無毒蛇,這對捕捉蛇類時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比如一個捕蛇技術還不過硬的人發現一條蛇,如果辨認出確實是無毒蛇,便可立即用徒手方法去捕捉,即使沒有捉好被咬一口,也無關緊要。若是辨別時認出是毒蛇,特別是劇毒蛇,那麼無論如何都不能用徒手方法去捕捉,一定要利用捕蛇工具去捕捉。真正有經驗的人,只要瞟一眼蛇的外表或一小段就能辨別出是毒蛇還是無毒蛇。怎樣辨別呢?先從外表形態,然後從生態狀況,最後從毒牙構造等方面去辨別。當然,從外表、形態等方面去辨別也不是絕對的,也有例外。辨別毒牙的有無,才是最準確的方法。

  1.從蛇的頭部形狀來辨別毒蛇的頭部一般多呈三角形,如五步蛇、龜殼花蛇等。但也有少數的毒蛇如銀環蛇的頭部呈橢圓形。

  無毒蛇的頭部一般呈橢圓形,如烏梢蛇、灰鼠蛇等。但也有少數的無毒蛇如頓核蛇的頭部呈三角形的。

  2從蛇的全身斑紋顏色鮮明與否來辨別,毒蛇體背斑紋的顏色一般比較鮮明,如五步蛇、銀環蛇等。但也有極少數毒蛇體背斑紋的顏色不鮮明,如白腹眼鏡蛇就是全身灰色,一點斑紋都沒有。

  無毒蛇的體背斑紋顏色一般不鮮明,如烏梢蛇、翠青蛇等。但也有極少數無毒蛇體背斑紋的顏色很鮮明,如火赤鏈蛇的全身各有。80多個明顯的紅、黑環斑交錯了體背反兩側,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毒蛇[2] 。

  3.從蛇的尾部長短粗細來辨別毒蛇的尾部一般粗而短,但由肛門向後突然變細,如峽蛇、眼鏡蛇等。但也有極少數毒蛇的尾部細而長,如銀環蛇。

  無毒蛇的尾部一般細而長,由肛門向後慢慢變細,如灰鼠蛇、翠青蛇等。但也有極少數無毒蛇的尾部粗而短,如漁遊蛇。

  4.從蛇的生態來辨別 毒蛇發現人後,一般不逃跑,或逃跑時爬行的速度不快;盤卷著休息,或睡覺時,頭部多插到腹面面板下面***五步蛇除外***。驚動後速度起身,爬行的速度極快,如烏梢蛇、王錦蛇等。

  5.從接觸蛇作的感覺來辨別當徒手捕捉時,一接觸毒蛇便馬上感覺到其身體柔軟,如眼鏡蛇、銀環蛇等。當一接觸到無毒蛇時,立即感到其身體強硬,如灰鼠蛇、火赤鏈蛇等。

  6.最根本的區別毒蛇有毒牙和毒腺,無毒蛇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