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方姑歷史原型是誰

  電影明月幾時有為了紀念香港迴歸20週年,特地定檔7月1號上映。裡面的方姑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很多人好奇方姑的原型是誰。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明月幾時有方姑歷史原型,一起看看吧。

  明月幾時有方姑歷史原型

>

  歷史上著名的“東江縱隊生死大營救”事件是電影《明月幾時有》重要的敘事線索。1941年,日軍攻佔香港,城內到處漢奸,城外遍地土匪,百姓舉步維艱,知識分子成了被通緝和追殺的目標。

  方蘭,原名孔秀芳,廣東順德人,1921年生於香港。上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她年小志大,一心想多讀點書,多學點本事。但由於家境貧寒,不得不借債讀書。以至於待她從香港崇德學校畢業兩年後回校當幼兒班助教時,才償還六年級的學費。後以小學教師為業。方蘭的母親馮芝是一個非常有民族氣節的女性。“九。一八”事變後,香港同胞同仇敵愾,憤然搗毀日本人的商店,馮芝帶著方蘭姊妹為之助威。方蘭從小受到母親的影響,有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她於1937年參加中共影響下的香港學生賑濟會,併成為兒童團長。由於她工作出色,主意又多,很有號召力,許多熱血沸騰的男女青年都凝聚在她的周圍,多次完滿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1938年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香港淪陷不久.黨組織根據鬥爭的需要,決定調她迴游擊區工作,她先後擔任過東縱女子中隊指導員、華南隊支部書記、東莞路西敵後工委委員等職。“方蘭”就是她到游擊區改用的名字。在游擊隊裡大家都習慣稱她“方姑”。在當地的傳說中,“方姑”有時是身穿白緞旗袍的富家少奶奶,有時是頭戴大斗鉸身穿黑布衣褲的客家女。她居無定所,來去無蹤。

  根據抗日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方蘭於1943年潛回香港,組建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市區中隊,並擔任中隊長兼指導員。這個中隊主要活躍在香港市區內和九龍半島一帶,積極展開政治攻勢、收集情報、搞爆破、埋地雷、破壞敵人生產線,被稱為“內線中的外線包圍與反包圍”。由於任務異常艱鉅,市區中隊開始只有十多個游擊隊員,後在鬥爭中逐步發展壯大,到1945年春,在方蘭的領導下已發展成300多人的隊伍,分佈在敵人的各個要害部門。市區中隊被當地百姓稱為“方姑游擊隊”,成為日軍的心腹之患,敵人曾數度搜捕“方姑”,終不得其蹤。她領導的隊伍一直戰鬥至抗戰勝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明月幾時有方姑歷史事件

  1944年3月18日,方蘭的母親馮芝,在渡海執行送情報的任務時被日軍憲兵逮捕。游擊隊員們摸清了情況,制定了行動方案,準備武力強行營救。為了儲存革命的力量,避免游擊隊同志的更大犧牲,為了在市區長期隱蔽的地下鬥爭,方蘭壓抑著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強忍悲痛,果斷地制止了要付出極大代價的營救行動。馮芝媽媽在獄中堅貞不屈,當敵人問她是“什麼人”時,她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國人”。最後被日本海軍刑事部以“間諜罪”處予死刑。方蘭得知母親英勇就義的訊息,儘管事先早有心理準備,但仍心如刀絞,淚流滿臉。

  母親的犧牲,給方蘭的心靈留下了終生的疼痛,但也使方蘭更加堅強,成為地下鬥爭年輕而老練的領導者。她領導市區中隊採用“紙彈戰”,即編印《地下火》,散發傳單,對敵人開展政治攻勢,一方面分化瓦解敵人,另一方面宣傳國內抗日戰爭的戰績和國際上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好形勢,宣揚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作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凶殘和垂死掙扎,從而教育廣大同胞,鼓舞群眾的鬥志,動員了更多愛國青年參加抗日武裝隊伍。她領導隊員們千方百計刺探情報,通過特殊渠道送達美英盟軍指揮機構;他們炸燬鐵路橋樑,破壞軍工生產,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市區中隊象一把尖刀插進敵人心臟,牽制了敵人的力量,使日本侵略軍不得不把一定兵力投放、消耗在市區內。在整個太平樣戰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日本投降後,方蘭獨自一人來到香港最高的扯旗山上,在母親的墓前,她報告了抗戰勝利的訊息。她匍匐在墓前,猶如投身母親的懷抱, 盡情痛哭。此後,方蘭仍然以教師為職業,在香港工作和生活。1945年至1947年先後任香港地下黨區委書記、九龍職工小組長、女工工作組長等,繼續從事地下工作。

  1948年,中共黨組織調方蘭到廣東工作,從此離開香港。她一度擔任過雷州地委副書記。由於她不但能堅定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堅持原則,敢講敢做,而且接受新鮮事物敏捷,嚴於律己,平易近人,生活簡樸,因此深受群眾喜愛。她注意到,當時女幹部大多主要從事衛生和群運工作,未有一定的地位和職務,有些女幹部即使與男同志有同等能力,也未能得到重視和使用,為此,她多次在縣區工作會議上積極提倡使用女幹部,強調在整黨建黨時注意提拔使用女幹部的重要意義,使不少優秀的女同志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並著手組建了縣區婦委機構,從此,女幹部像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她們勇敢地活躍在各條戰線上,為婦女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明月幾時有孔秀芳人物生平歷史事件

  周迅飾演的方蘭原名孔秀芳***1921-1998***,外號方姑。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香港兒童團總團長、港九抗日遊擊隊女子隊長、幹部隊長、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市區中隊中隊長兼指導員。方蘭的丈夫是著名的政治經濟學家、廣州日報第一任社長、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冬垠先生。1998年5月,方蘭病逝於廣州,享年77歲。

  方蘭後因工作需要,調到廣東省婦聯工作。歷任廣東省婦聯祕書長、副主任、主任、全國婦聯、廣東省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78年9月任廣東省婦女代表團團長,出席全國第四次婦女代表大會。1981年當選為中共十二大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方蘭在省婦聯的工作,開創了她人生的又一次事業高峰。80年代初,正是中國走向新世紀的開端,配合改革開放的形勢,她為婦聯的工作做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1980年11月,在方蘭的領導下,成立了廣東省兒童福利會。為了廣泛開發和充分利用檔案資訊資源,滿足近、現代史和婦女問題的研究需要,也為了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的革命傳統教育,1981年3月,又成立了廣東省婦女運動歷史編纂委員會。方蘭從省婦聯抽出專人負責日常的管理和史料收集、編纂工作,編輯出版了《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彙編》等。1982年,在方蘭的領導下,又成立了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翌年,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更貼近婦女群眾的現實生活,方蘭又提議將原《廣東婦女》更名為《家庭》,《廣東婦女》雜誌社同時更名為《家庭》雜誌社。改刊後的《家庭》雜誌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以戀愛、婚姻、家庭為報道和研究物件的綜合類月刊,發表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佳作,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應,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為“全國綜合文化生活類優秀期刊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入選“中華之最”。這一時期,方蘭還撰寫了《刺向香港日寇的一把尖刀——港九大隊市區中隊概況》、《從東江縱隊女戰士的成長看民族解放運動與婦女解放的關係》、《敵後工委》等文章,深情回憶了難忘的烽火歲月。這些材料,成為後人研究廣東近代革命史和婦女運動史的珍貴史料。

  不但在工作上出色,在生活上也堪稱女性典範。1955年,方蘭與著名的政治經濟學家、廣州日報第一任社長、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冬垠先生結婚。她對趙老與前妻的女兒視如己出。

  在方蘭身邊工作過的人員,都認為她是一位難得的婦女領導幹部。她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對工作認真負責;她關心群眾疾苦,關心部下政治上的提高,對文化低或沒文化的同志,十分強調個人素質的重要性;她經常教育身邊的工作人員要遵守黨的紀律,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她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艱苦樸素。方蘭的以身作則,給廣大婦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稱為“偉大的女性”、“偉大的繼母”。

  方蘭的一生,歷經傳奇。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日子裡,年近七旬的老作家李樺先生,把不畏艱辛多年尋蹤採訪得到的珍貴史料重新進行了整理核實,寫出了近10萬字的人物傳記《香港往事:“方姑”的故事》。


1.明月幾時有電影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2.楚喬傳楚喬的歷史原型是誰

3.軍師聯盟歷史原型介紹

4.軍師聯盟是歷史正劇嗎

5.電視劇軍師聯盟人物原型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