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秋天不能吃薑

  生薑性溫,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民間卻有“秋不食姜”的說法,那麼呢?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秋天不能吃薑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秋天不能吃薑的原因

  之所以秋天不能吃薑是因為秋季氣候比較乾燥,燥氣容易傷肺,久服易出現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而且,生薑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迴圈;同時含有薑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所以人們會認為,在秋季人們身體本就容易上火,再吃薑,無疑是給身體“火上澆油”,加重秋燥對我們身體的傷害。

  但事實秋天並不是一點姜都不可以吃,中醫學理論認為,生薑辛溫無毒,歸五臟,益脾胃,除風邪寒熱,頭痛鼻噻,咳逆上氣,止嘔吐,去痰下氣,散煩悶等等。而現代醫學認為,生薑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迴圈;同時含有薑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還有抗菌作用;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秋季吃薑只要注意一個適度的原則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另外如秋季治風寒咳嗽經常用姜。中醫認為應該“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即熱病用寒涼藥物治療,寒病用溫熱藥物治療。患寒性疾病的人,在夜間因受涼而加劇咳嗽、腹痛、嘔吐,此時雖是半夜也應該急服熱的生薑湯,可以起到溫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嘔止痛的良效。另外,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一次吃太多。

  生薑治療感冒的偏方

  1、姜數片,白蘿蔔250克,紅糖適量,煎湯趁熱飲下,出汗即解。

  2、姜6克,蔥白5根,紅糖適量,煎湯熱服,對感冒初起或症狀輕有效。

  3、姜90克,白蘿蔔60克,荸薺60克,搗爛取汁,分3次用開水沖服,每日一劑。

  4、姜5克,蔥白1根,綠豆15克,蘿蔔30克,大棗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開水沖服,對感冒發燒、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5、姜、蔥白各30克,食鹽6克,白酒一盅。將生薑、蔥白、食鹽共搗成泥狀,加白酒調勻,塗擦前胸、後背、肘窩、手心、腳心,對感冒身疼、關節痠疼、發熱不降有效。

  6、姜10克煨熱,切開擦百會、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門,以面板微紅為度,可消除惡寒怕冷、全身痠疼。

  姜的食用方法

  1.生薑汁

  將生薑洗淨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藥。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噁心嘔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沖服。

  2.生薑皮

  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3.煨姜

  將原只鮮生薑洗淨,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溼,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4.生薑和薑片用於烹飪,可以去腥羶,增加食品的鮮味。

  5.不要去皮

  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鮮姜洗淨後即可切絲分片。

  6.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型別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7.不要吃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中含有毒物質黃樟素、其對肝臟有劇毒,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所以一旦發現生薑腐爛就一定不能食用。

  8.吃生薑並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煩渴、咽痛、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

  吃薑的禁忌人群

  1、胃熱者:中醫認為,過量食用煎炒燥熱的食物,會出現口渴、口苦、口乾等症狀,即是胃受了熱邪。由於生薑性溫,胃熱者吃薑後會加重原症狀,故不宜食用。

  2、內熱較重者:肺熱燥咳、口臭等症狀,即為內熱較重,不宜食用生薑。若一定要吃,則要配伍寒涼藥物,以中和生薑的熱性。

  3、陰虛體質者:陰虛即燥熱,其主要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出汗、口乾、眼乾、鼻幹、面板幹、心煩易怒、睡眠不好等。中醫認為,姜性辛溫,辛味耗氣傷陰,故陰虛之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症狀。

  4、肝炎病人:中醫認為,吃薑會引起肝火旺盛,故肝炎病忌吃薑。若要吃薑,可搭配疏肝、理氣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等,可中和因吃薑引起的燥熱。

  5、脫髮者:中醫認為,頭髮與腎密切相關。老人腎精不足,腎陰虧虛,頭髮得不到充分的滋養,即會脫髮,而生薑性溫,脫髮之人常大量食用,會加重腎陰虛,進而使脫髮更為嚴重。

  6、常喝酒者: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喜歡在酒裡放姜飲用,姜、酒同屬熱性,這容易導致體內形成積熱,會使眼部出現問題,還會加重痔瘡等病症。

  7、眩暈耳鳴者:眩暈耳鳴多是由肝火過旺所致,有此症狀者原本就陽火亢盛,若過多吃薑,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