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薰艾條是艾灸的一種方法,而艾灸是中醫養生的療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是你知道艾灸需要注意什麼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項

  1、在艾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後,不宜馬上施灸。

  2、施灸後,要樂觀愉快,心情開朗,精心調養,戒色慾,勿過勞,清淡素食,以助療效。

  3、使用灸法調理要有耐心,勿急於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於養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恆。

  4、艾灸的時間,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較好。

  5、艾灸的不良反應,一般無不良反應,但由於體質和症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6、一般艾灸後,要避免著涼,秋冬季待穿戴整齊後,頭上和身上的汗出去後,再出門。春夏灸後,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當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風寒。

  7、一般在艾灸之前後,都要喝一杯溫白開水,有利於灸後排毒。

  孕婦胎位不正薰艾條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1、孕婦胎位不正薰艾條的步驟

  1.1、孕婦排空小便後取仰臥位,寬衣解帶,脫去一側襪子,放鬆全身肌肉,保持平穩均勻呼吸,雙眼自然閉合意想腹內胎兒轉動。

  1.2、另一人如持筆寫字狀將灸用艾條點燃端對準孕婦足小趾外側趾甲角後約1分處施溫和灸。

  1.3、待到孕婦感覺有溫熱感從足小趾延腳外側面向外踝方向傳導,胎兒在腹內頻繁活動並有轉動時計時艾灸20分鐘。

  1.4、術畢孕婦保持原位仰臥60分鐘。每天施灸一次,婦檢一次,胎位轉正即停施術。

  2、注意事項

  2.1、艾灸時需排空小便,放鬆褲腰帶,以利胎兒活動。

  2.2、艾灸時艾條點燃端與孕婦足小趾外側的距離約1寸,以孕婦覺足小趾外側溫熱但不灼痛為度,避免燙傷面板。

  2.3、艾灸後,準媽媽不要立即洗澡,避免著涼感冒。

  2.4、艾灸後,準媽媽會出現口乾、口苦、眼乾等症狀,可飲用少許淡鹽水。

  2.5、艾灸完後,孕婦還應配合做膝胸臥位,以幫助糾正胎兒胎位。

  孕婦艾灸有什麼注意事項

  懷孕早期的女性不宜薰艾,但是如果有必要薰艾的話,孕婦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在薰艾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細節。孕婦薰艾不能在過飢或者過飽的情況下進行,疲勞的時候也不宜艾灸。孕婦艾灸的部位也是有很大的講究的,比如腹部,陰部,心臟,血管處是不宜進行艾灸的,否則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發育,還可能會增加流產或者早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