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積液治療方法

  膝關節積液是指膝關節腫脹明顯、痠痛甚至不能行走,B超檢查示膝關節內大量關節積液。那麼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膝關節積液病因: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和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由於膝關節滑膜廣泛並位於肢體較表淺部位,故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膝關節滑膜炎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症。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內損傷和脫位,膝關節骨關節炎繼發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關節遊離體等。另一種原因是感染,其中常見的是滑膜結核,一般講,滑膜內血管豐富,血液迴圈良好,對細菌抵抗力較強,但在感染結核菌的情況下,病情進展較緩慢,其症狀表現時好時壞,此為膝關節慢性滑膜炎之一。

  膝關節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繼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因軟骨退變與骨質增生產生的機械性生物化學性刺激,繼發膝關節滑膜水腫、滲出和積液等。在青壯年人多因急性創生和慢性損傷所致。急性外傷包括有: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側副韌帶或交叉韌帶損傷,關節內積液或有時積血,表現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有時也可因單純膝關節滑膜損傷所致,如外傷較輕,或長期慢性膝關節勞損。加上風、寒、溼邪侵襲,可使膝關節逐漸出現腫脹和功能障礙者,則形成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關節腫脹型主要是過度運動後腫脹為主,疼痛輕重不一。非腫脹型,以關節疼痛為主,常伴有輕度腫脹。研究證實,兩種型別實質相同,只是滑膜病理改變程度不同而異。研究者發現,當膝關節長時間單一動作超量運動之後,滑膜組織充血水腫,紅、白細胞及纖維素滲出與關節腔內壓升高及氧分壓下降呈正相關係,且當滲出速度超過滑膜代償性吸收速度時,關節積液,進而使關節腔內壓繼續升高,氧分壓繼續下降的惡性迴圈,久之滑膜退變脂肪化生等慢性無菌炎症形成,從而認為,超量運動之後,創傷性滑膜炎的發生,不僅與關節面的重複揰擊,關節囊的損傷有關,而且在病程的發展及轉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穿刺療法:關節積液較多、張力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抽淨,並向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它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

  固定與康復訓練:早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並禁止負 重。治療期間可作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鍊,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伸 鍛鍊,這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滑膜炎反覆發作, 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著積極作用。

  區域性封閉治療:封閉療法也叫“局封”,是由區域性麻醉演變而來的一種治療疼痛的方法。封閉療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將局麻藥和激素類藥物的混合液注射於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鎮痛的目的。封閉療法是一種簡單、安全、療效可靠的緩解骨質增生患者疼痛或不適的治療方法。

  運動療法:患者應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但要注意運動不要過度。因為膝部是人體承重最大的關節,負荷過量易造成關節炎,一旦發病也不應完全停止運動,只要根據情況調整運動量就可以了,其實一定量的運動對膝關節炎還是很有利的。

  藥物治療:急性期滑膜損傷,瘀血積滯,治以散瘀生新消腫為主,如有炎症,需同時進行抗炎治療。

  微創治療:滑膜炎的微創治療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治療各類骨科疾病的技術,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幫助患者早日擺脫疾病的糾纏。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微創手術治療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不破壞椎管內正常結果及不影響脊柱生物力學穩定性等優點。

  膝關節積液注意事項: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滑膜退變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區域性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滑膜炎,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 及時治療關節的損傷

  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骨質增生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係。由於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